魯世明
高三物理后期的復習旨在幫助學生理解物理學的基本思想,掌握物理概念和物理規律及其應用方法并能熟練運用,在深厚的根基上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針對高考物理試題能力立意的特點和高三學生知識和能力不足的實際學情,我們物理教師在高三后期物理復習課中將采取怎樣有效教學策略呢?
1 回歸教材,建構知識網絡
高三后期,回歸教材,建構知識網絡非常重要.課本是高考命題的重要資源依據,從近幾年高考我們可以發現很多圖很熟悉,仔細查閱一下可發現很多都來自于課本.首先,通過回歸課本、查漏補缺、整合知識,才能使學生在老師的引導下將知識點串成線、拉成面、形成網,形成系統的知識結構,準確把握物理基礎知識才能提高學生分析和解決學科內綜合問題的能力,才能使學生在高考中取得更好的成績.第二,通過回歸教材,閱讀教材中與生活實際和現代科技聯系緊密的應用性、探索性的例子,才能使學生感受新科技,學會復習處理新問題.對教材中設置的板塊:“思考與討論”、“閱讀材料”、“演示實驗”、“探究實驗”、“研究性學習”等都要給予全面的重視和理解.例如:飛船問題,加速器、汽車的加速顯示儀,靜電除塵,電磁流量計,等離子發電機,磁單極,超導體,磁懸浮列車等問題,這些在教材中都有比較清晰具體的敘述,充分體現了物理學在現代科技中的支柱性作用.學生通過閱讀以上內容,既可以熟悉內容,又可以培養自己的閱讀能力,提高其獲取自然知識的能力. 因此,回歸教材是為了讓學生在掌握知識的同時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并緊扣高考的主題,培養考生的能力,所以在復習中要重視課本的作用.
2 關注實驗,提高實驗技能
物理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科學,重在“以物明理”,高考實驗考查占有一定比重,探究性實驗、設計性實驗已經成為高考命題的重要取向.有的學生到了高三后期畫實物圖時,還把導線聯接到滑動變阻器的滑片上,這都是平時紙上談兵的惡果;再如游標卡尺10分度、20分度、50分度的讀數問題以及對看原理簡化圖讀數,考生很容易將卡尺的邊緣作為讀數的點,這是長期紙上練實驗造成的.在高三物理后期復習中,實驗教學不能光靠黑板上講實驗、畫實驗,我們要給學生提供充分的實驗資源,要引領學生走進實驗室、具體操作,自主地將高中階段所有實驗都重新溫故一遍,重做實驗會使學生的觀察能力、思維能力、自學能力以及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都能得到提高,學生良好的實驗方法以及基本的實驗能力和動手能力也得以很好的培養,在此基礎上他們的實驗操作技能和創新能力也能得以提升,解決探究性實驗、設計性實驗能力得到加強,物理實驗在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高考復習效率方面起著不可估量的作用.
3 加強新情景教學,提高解決實際問題能力
縱觀近幾年高考試卷,高考題目重視能力立意,引人注目的新情境問題正以旺盛的生命力成為高考物理試題中的一個亮點.這類題多以當今社會熱點和最新科技動態為立意背景,在題干中給出解題所需的新知識、新情境、新方法等新信息.它要求學生將信息進行有效提煉、加工、聯想、類比等處理,并與原有物理知識銜接,進而遷移、創造,解決新問題.我們教師在最后這一階段要做這方面的有心人,多觀察生活,處處留心,注意收集和整理與物理知識相關的素材.在轉化過程中,要把握以下幾個原則:一是盡可能選擇身邊的事例,為絕大多數學生所熟悉,以期引起學生的共鳴;二是不能過難或過易,過難會使學生望而卻步,過易則缺乏探索性,激發不起學生的興趣;三是所需的知識與能力應與目前的中學物理的知識結構與能力要求相適應.例如2008年江蘇高考計算題第一題,本題的素材是學生熟悉的乒乓球運動,通過這樣一個熟悉的情景主要考查了平拋運動以及運動對稱性知識,將枯燥的物理模型與生活實際聯系起來了;2012年江蘇高考試卷第14題“彈簧緩沖裝置”、2014年江蘇高考15題“傳送帶”都是推陳出新的聯系實際的好題目;像“航模遙控飛行器”、 “電路保護器”蹦極跳、觀日出、估算心臟功率、百貨商場中的電動扶梯等,這些活生生的事例,已經出現在高考題中,并且對中學物理的教學改革產生了積極的影響.我們教師還應該具有一定的職業敏感性和洞察力,從報刊、雜志、網絡等媒體上,及時捕捉反映科學前沿與動態的最新信息.譬如2007年諾貝爾獎授予了法國物理學家艾爾伯·費爾和德國科學家皮特.克魯伯格,以表彰他們在巨磁電阻方面的突出貢獻,以此為背景的題目也出現在2008江蘇高考中;2009高考題中還對回旋加速器進行了考查,所以教學過程中一定要關注前沿科技.例如,超導磁懸浮列車這一高科技成果,與電學知識密切相關,可以結合磁場和電磁感應等電學知識進行命題;神州飛船航天員成功出艙、空中授課等等.這些可以結合萬有引力,圓周運動以及能量有關知識進行命題,通過研究這些問題,使高科技與學生所學物理知識拉近了距離,從高不可攀變為伸手可及.這既能極大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習物理的信心,又可以破除學生對科學的神秘感,堅定探索科學奧秘、獻身科學的信念.
4 總結科學方法,提高物理建模能力
物理的精髓在于其特有的思維方法.這些科學方法,是無數科學家的智慧結晶,是物理學的精髓所在;思維方法,也是打開新情境問題之門的金鑰匙.俗話說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美國心理學家布魯納認為,學會學習的實質就是掌握有效的學習策略方法.學會科學方法,學生會終生受益.滲透科學方法,可以結合教材和物理學的發展史,著重介紹與中學物理密切相關,符合學生認知水平,有利于理解物理知識和提高思維能力的典型方法.如觀察方法,實驗方法,理想化方法,整體法、隔離法、假設法、極限法、類比法、歸納法、圖象法、逆向法、實驗法、等量替換法及等效法等,在教學中務必有意識地將物理思想和物理方法貫穿始終,思想指導方法,方法體現思想.因此,我們在高三最后的教學中就要把這些方法進行歸納,讓學生加深體會和理解,并內化為自己的東西,這樣在考試中才能學以致用.
高三后期,培養學生構建物理模型的能力非常重要.從書本的理論知識到實際應用,關鍵在于從問題中抽象出物理模型.模型是連接理論和應用的橋梁;經驗材料、實驗事實和背景知識是構建物理模型的基礎;而抽象、等效、假設、類比等則是構建物理模型的基本方法.要組織學生梳理基本模型,如追擊模型、繩桿模型、質點模型、彈簧模型、類平拋模型、天體模型等等;模型還要相互滲透融合,例如以黑洞現象研究為背景,黑洞現象研究問題特點是:以研究天體對光的引力作用為背景;滲透了高中物理萬有引力、圓周運動、牛頓運動定律等知識,提供萬有引力勢能、黑洞模型信息,要求運用第二宇宙速度模型解答問題.
5 強化審題指導,掌握有效的審題方法
高考物理審題不過關是制約很多學生取得好成績的一個重要因素,也是一個普遍存在的實際問題.我們高三教師在高三后期要指導學生進一步過好物理審題這一關,掌握有效的審題方法,必須努力做到以下8個字:眼看、嘴讀、手畫、腦思.
5.1 眼看是前提,是從題目中獲取信息的最直接的方法
眼看一定要全面、細心.指導學生看題時對題中關鍵性詞語要多加思考,搞清含義,對特殊字、句、條件可以用著重符號批注;全面分析出已知、未知的物理條件,特別是一些隱含的物理條件,這是解決問題的關鍵.在看題的過程中,要邊看邊思索、邊聯想,弄清題目中所涉及到的現象和過程,正確還原各種模型,找準變量之間的關系.
5.2 嘴讀是內化,是強化知識、接受題目信息的一個手段
嘴讀是一個物理信息內化的過程,它能解決你漏看、錯看等問題.指導學生在平時學習中,拿到一道題目,不管是難是易,都要懷著輕松的心情去小聲讀或默讀,這是強化知識、接受題目信息的有效手段.特別是遇到一道陌生的題目,就會更加興奮,逐字逐句地研究,認真、仔細地完成它,把做出一道難題看成一種快樂;如果看到難題有畏懼感,腦中“我做不出”的意念纏住了自己的思維,這時就可通過用嘴讀的方法尋找一些靈感去解決問題.
5.3 手畫是方法,是結合信息直觀解題的突破口
草畫圖形就是對題目中出現的物理情景、物理模型畫一些必要的草圖和變化的過程,是搞清物理過程、還原物理模型、找出題目的關鍵之處.這是解題中很重要的一環,也是解題的突破口.搞清物理過程必須認真審題,根據題中告訴的各已知量的數量關系進行想像、分析、判斷,運用手畫的方法畫出草圖以展示完整的過程圖景,使物理過程更為直觀.
5.4 腦思是關鍵,是成功解題的保證
做到眼看、嘴讀、手畫以上幾點后,腦思就是成功解題的保證.要充分挖掘大腦中所有儲存的知識信息,準確思考、全面思考、快速思考,分析出解題的思路和方法.對于考查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不太難的題目,切忌掉以輕心,洋洋自得;遇到從來沒有碰到過的題型或一時無從下手的難題,可從簡單的方面考慮,將可以想到的步驟一步步清楚地寫下來、分段研究,或許會柳暗花明又一村,會找到靈感.
綜上所述,高三后期,我們物理教師只有不斷開拓創新、與時俱進,接納新的教學理念,尋求新的復習策略,指導學生全面掌握知識、方法,建構知識網絡,加強審題指導,才能提高學生應變能力,才能讓學生胸有成竹,充滿信心地走進考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