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洪波
高中物理新課標中指出,應該積極開展體驗式教學,鼓勵學生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理解和掌握核心概念,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實踐能力,提高物理教學的效率和質量.物理概念反映事物本質屬性或獨有特性,是對于物理現象或客觀事物的抽象與總結,是形成物理公式、原理、定律的前提.因此,概念教學是高中物理教學的基礎,核心概念則是基礎中的基礎.本文在分析核心概念教學重要性的基礎上,嘗試探討核心概念教學的方法和策略,力求提高概念教學效率,推動物理教學改革,促進高中生綜合能力的全面發展.
1 高中物理核心概念教學的重要性
1.1 夯實基礎知識
核心概念是物理學習和研究的基礎,教師通過加強核心概念教學,能夠幫助學生牢固掌握物理基礎知識以及公式、原理和定理的應用法則,為他們的物理學習和實踐奠定堅實的基礎.
1.2 完善知識結構
核心概念是物理知識的概括與總結,教師通過加強核心概念教學,能夠幫助學生實現認知水平由感性向理性、由直觀向抽象、由分散向系統的轉變,使他們更好的理清物理知識脈絡,完善物理知識結構.
1.3 提高學習效率
通過核心概念教學,能夠幫助學生發現物理現象和物理原理之間的內在聯系,實現物理知識的聯想與遷移,達到舉一反三、事半功倍的學習效果.
2 高中物理核心概念教學的方法
2.1 實施趣味教學 營造良好氛圍
在傳統高中物理課堂上,教師往往采取“填鴨式”教學,導致核心概念知識講解死板抽象,課堂氣氛沉悶壓抑,學生缺乏學習的積極性.針對這種情況,教師應該嘗試開展趣味教學,從學生的興趣入手,激發他們的學習熱情,營造良好學習氛圍.例如,在講解“牛頓第三定律”的時候,教師沒有采取生搬硬套、死記硬背的講解模式,而是給學生播放了一段反映“牛頓第三定律”的動畫視頻,并讓學生通過觀察和分析視頻內容體會作用力與反作用力之間的關系,變機械講解為趣味教學,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加教學的趣味性和實效性.
2.2 實施啟發教學 引發學生思考
為了響應新課標的號召,也為了滿足新課改的需求,高中物理核心概念教學要本著啟發性的原則,使學生通過動眼、動口、動手、動腦來獲取知識,使學生在思考與實踐中體驗知識、建構知識、應用知識,實現知識與能力的協調發展.例如,在講解“動量守恒定律”的時候,教師如果直接給出“動量守恒”的概念及條件,則很難調動學生學習與思考的積極性,無法通過啟發引導的方式幫助學生學習知識、鍛煉能力.相反,如果教師組織學生開展物理實驗,并讓學生根據實驗現象和數據來進行小組討論,共同總結“動量守恒”的概念及條件,則不僅可以激發學生參與核心概念學習的積極性,還能夠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合作學習能力,提高核心概念教學效率的同時,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發展.
2.3 實施遷移教學 發現內在聯系
高中物理的不同模塊之間看似彼此獨立,實則有著密切的內在聯系.在核心概念教學中,教師應該實施遷移教學,幫助學生發現不同模塊的核心概念和普通概念之間的內在聯系,在幫助學生完善知識結構、理清知識脈絡的同時,實現知識遷移,利用已有的知識幫助學生學習和理解新的核心概念,使學生發現和總結物理學習的方法和規律.例如,在講解“動量守恒定律”的概念的時候,教師可以引入之前學過的“機械能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的概念,并引導學生將三者進行對比分析,總結三者之間的區別與聯系.通過實施遷移教學,在幫助學生理解和接受新知識的同時,也鞏固和復習舊知識,更重要的是,通過知識遷移幫助學生發現不同的核心概念之間的內在聯系,幫助學生發現物理學習的奧妙與規律.
2.4 實施生活教學 拓寬學習渠道
物理是一門實踐性極強的學科,實踐既是高中生學習物理核心概念的目的,也是高中生學習物理核心概念的途徑.因此,教師應該積極開展生活教學,將核心概念教學與生活實踐結合起來,達到拓寬學習渠道、深化概念學習的目的.例如,“電磁波”是電學中的核心概念之一,在電學知識中占據舉足輕重的位置.同時,“電磁波”這一概念也與學生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因此,在學習“電磁波”這一概念的時候,教師就可以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入手,讓學生通過研究電磁爐、微波爐等家用電器的工作原理及注意事項,來了解“電磁波”的作用,加深對于“電磁波”這一概念的理解.同時,還可以鼓勵學生發現和鉆研電磁波在生活中其他領域的作用,啟發學生的思路、發散學生的思維,使核心概念教學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結束語:綜上所述,筆者在長期理論學習和教學實踐的基礎上,嘗試討論高中物理核心概念教學的方法及重要性.希望通過本文的論述,能夠引發廣大高中物理教師對于核心概念教學的重視與研究,大家交流溝通,共同提高核心概念教學效率,推動物理教學改革,促進高中生綜合能力的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