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忠岐



2015年6月,我們以“教師的因素對學生物理學習效果的影響”為題,設計了學生調查問卷,陜西省寶雞中學高二年級840名學生參加了問卷調查,問卷調查的結果,對提高學生物理學習效果的方法和途徑有了明晰的指向.
1 加強理想教育是提高學生物理學習效果的關鍵
問卷調查結果顯示,語文、數學、英語、物理、化學、生物這六科理科高考科目中,物理學科是最難學的,見表1.學生在回答“你自認為物理學得‘A很好、‘B一般、‘C較差、‘D沒感覺”時,只有6.2%認為物理學得“很好”,而高達54.6%的學生認為物理學得“一般”,30.4%的學生認為物理學得“較差”,這也再次印證了物理的“難學”.但有意思的是,這么難學的學科,絕大部分學生認為教師對學生物理學習效果的影響只有50%,學生自身的努力對物理學習效果的影響占50%,見表2.
可見,加強理想教育,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解決學生“為誰而學”、“為什么而學”是提高學生物理學習效果的關鍵.
作為物理教師,不能認為對學生的理想教育是政教處的事、年級的事、班主任的事,而要適時用偉人的生平感化學生,用英雄的事跡激勵學生,用名人軼事激發學生,使學生樹雄心、立大志、努力奮斗、頑強拼搏.如毛澤東在湖南長沙讀書期間,曾提醒并告誡同學把興趣集中在學習與國家大事上,不談金錢,不談女人……不要被瑣事、雜事所牽累;周恩來在中學時代就立下“為中華之倔起而讀書”的革命理想,因而他們能夠把興趣集中在革命工作上,最終為人類的解放事業做出了重大貢獻;如華羅庚、錢學森因“梁園雖好,非久居之鄉……為了國家民族,我們應當回去”、“人民中國才是我永遠的家”的愛國情懷而發憤圖強,為祖國的繁榮昌盛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又如牛頓如饑似渴地學習,廢寢忘食地工作,為人類科學技術的進步和發展做出了非凡的成就;如伽利略為追求真理與教會進行頑強的斗爭,布魯諾為堅持真理而獻身……
2 教師扎實的理論基礎、精湛的教學基本功、高超的教學組織能力,是提高學生物理學習效果的前提
我們知道,“學高為師,身正為范”. 但高中物理教師的“學高”與“身正”,那個對學生的物理學習效果影響更大?在優秀物理教師應具備的四個條件中(①教學中與學生溝通能力、親和力、感召力強,關愛學生;②教學組織能力強,對學生的學習過程調控、操作有序,能適時適度的教學介入;③具有扎實的理論基礎、精湛的教育教學基本功和優良的學科素養,能理論聯系實際、巧妙釋疑;④具有較高的師德修養,模范履行教師職責,教書育人,為人師表,對學生公正、公平、平等),學生認為最重要的兩項依次是②、③的選取率達21.0%(最高),最重要的兩項依次是③、②的選取率達19.0%(次高),也就是說:學生認為物理教師扎實的理論基礎、精湛的教學基本功、高超的教學組織能力對學生的物理學習效果影響更大,見表3.
可見,物理教師在加強師德修養的同時,必須加強專業知識學習、苦練教學基本功、努力提升教學組織能力.
3 教師的知識和能力、工作態度和責任心、博學和幽默,是提高學生物理學習效果的基礎
一個學生對老師的感情,直接影響著這名學生對這位老師所教學科的情緒.喜歡你這名教師,即使學習處于困難時期,他也會認真聽講、積極探索;反之,即便是學習內容簡單易懂,他也會無動于衷、不思進取……這就是“親其師信其道、尊其師奉其教、敬其師效其行”的道理.那么高中物理教師的哪些因素最能招致學生的喜愛與尊敬?在“你喜歡某個老師的兩個最主要因素”的問卷調查中,學生選擇最多的是M(④知識、能力;⑤工作態度、責任心)(31.2%)、N(④知識、能力;⑥博學幽默)(22.1%)和O(⑤工作態度、責任心;⑥博學幽默)(12.3%).有意思的是,學生選擇最多的三個選項中,知識和能力、工作態度和責任心、博學和幽默各重疊兩次,即知識和能力、工作態度和責任心、博學和幽默是學生喜歡某個老師的主要因素,見表4.也就是說,教師的知識和能力、工作態度和責任心、博學和幽默,是提高學生物理學習效果的基礎.
4 教師的授課方式是提高學生物理學習效果的保證
學生問卷調查顯示,學生青睞靈活多樣、隨機應變的課堂教學方式,見表5.
《新課標》理念的落腳點就是“一切為了學生,為了學生一切”. 既然學生青睞靈活多樣、隨機應變的課堂教學方式,教師就要認真研讀課程,有效整合資源,準確把握校情和學情,做到靈活多樣,做到隨機應變,做到以學定教……堅決杜絕“學生坐圈圈、教師靠邊邊、上課發篇篇、考試零蛋蛋”的固定、單一、無味的教學模式.
5 教師的“處事”方法和技巧是提高學生物理學習效果的倍增器
學生問卷調查顯示,學生具有強烈的公正、公平、平等的意識,他們希望老師對待學優生、學困生應“一視同仁”;學生最能接受的批評教育方式是“與學生私下溝通解決問題”;學生最喜歡與教師通過“面對面交談”的方式進行交流和溝通…….
作為教師,喜歡學優生無可厚非,但教師對學優生不能喜形于色,更不能因學優生學習好而“一俊遮百丑”;作為教師,擔憂學困生也無可非議,但教師對學困生勿怒喝于顏,更不能因學困生學習不好而“一丑遮百俊”.教師應找準自己的位置,平和自己的心態,正確對待學習成績,平等對待各類學生,這樣才能使學生產生親近感,學生也才能以一種主動者的心態成功地完成學習過程.
“學校是允許學生犯錯誤的地方”.學生犯了錯誤教師就應對其批評教育,這是教師的職責所在.但學生最能接受的批評教育方式是“與學生私下溝通解決問題”.因此,對待犯錯誤學生,教師從“解決問題、教育學生”的角度出發,按學生最能接受的批評教育方式“私下溝通解決問題”,要比粗暴的怒喝、簡單的叫家長、無能的上交學校、違法的體罰等行為更能達到“解決問題、教育學生”的目的.
教師的教育和教學活動,離不開教師與學生的交流.但出乎意料的是:我們一般都認為,在信息技術飛速發展的今天,學生會更喜歡老師通過打電話、E-mail、QQ或微信的方式與之交流和溝通,但問卷調查結果是78%的學生喜歡與教師通過“面對面交談”的方式進行交流和溝通,見表6.因此,教師應盡可能按學生最喜歡的交流和溝通方式與學生“面對面交談”,以達到提高教師與學生交流和溝通的效率,進而提高學生物理學習效果的目的.
影響學生物理學習效果的因素具有多樣性、個體差異性、地域性和時代性,提高學生物理學習效果的方法和途徑也就具有多樣性、個體差異性、地域性和時代性.因此,各地物理老師要結合校情、學情、地域特點和時代要求,認真分析影響學生物理學習效果的因素,積極探索提高學生物理學習效果的有效方法和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