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后勝
學生在提問的過程中可以不僅能夠進行自主思考,還能向教師表達出自己不同的見解和疑惑,提高學習效率.然而在我國傳統的物理課堂教學中,灌輸式的教育較少給學生提問的機會.這樣的教學方式養成了學生不愛思考、不愛提問的習慣,對于培養學生的創新和發散思維十分不利,也不利于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新課程的改革要求教師要重視學生的個體發展,提高學生的發散思維能力.為了響應新課改的號召,提高學生學習物理的效果,我國高中物理教師必須要采取有效措施改進教學方法,著重培養學生的提問能力.
1 問題的分類概述
要培養學生提問的能力首先需要教師了解問題的類型.一般來說,我們將問題分成兩大部分,即開放性問題和封閉性問題.舉例來說,“是不是?”“會不會?”“對不對?”等格式的問題就是封閉式問題.這類問題的特征是回答較為簡潔,且有50%的正確回答率.而例如“萬有引力定律的主要內容是什么?”之類的問題即是指開放性問題.學生在回答這類問題的過程中必須要將答案敘述完整.開放性問題的主要特征在于答案不具備唯一性,甚至很多學生有可能會從新的角度思考和回答該問題,出乎教師的意外.
當然,問題的分類并不是一成不變的,部分國外學者曾經根據學生的能力水平不同而對問題進行分類,例如理解水平的問題分類,綜合水平的問題分類等.如何培養學生的提問能力需要教師在實際的教學中靈活選擇.
2 培養學生提問能力的意義和理論基礎
2.1 心理和生理學理論基礎
從生理學角度來看,人的智力是呈現倒U型,20歲之前人們的智力發展呈現上升趨勢,20歲之后智力發展緩慢,36歲之后逐漸呈現下降趨勢.高中學生的智力正處于發展高峰期,在這一時期加強對學生智力的培養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智商,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而從心理學上講,青少年時期正處于心理發展的矛盾期.一方面,高中時期的學生已經在不再以自我為中心,開始逐漸成熟化;另一方面,高中時期的學生開始突破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更加傾向于歸屬和愛的需要.在日常的生活和學習中,高中生對許多事物有了自己的了解,他們迫切的需要抒發自己的情感,同時渴望找到朋友、家人、學生、教師等人的認同感,提高其自信心.因此,高中時期的學生更加看重人們對他們的尊重和理解.對高中生進行提問能力的培養能夠幫助教師了解學生的心理世界,還能夠促進學生的正常心理發展.
2.2 教育學理論基礎
從教育學角度來看,國際上比較有名的教育學理論有布魯納的認知結構學習理論、班杜拉的自我效能感學習理論以及最近發展區學習理論、建構主義理論等,還有弗萊雷的“提問事教學”理論.這些教育理論分別認為:認知、自我建構的能力、自信心和成功的經驗等對于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有著重要的作用.提問式教學理論更是直接提出要通過提問的方式來提高教學的有效性.可以看出,培養學生的提問能力實際上是利用學生現有的認知能力來使學生不斷進行知識的自我建構,同時教師在學生提問的過程中多給予正面的回應,以提高學生的自信和成功的經歷即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促進學生的學習.
3 高中物理課堂教學中學生提問能力的培養策略
3.1 通過新舊知識之間的聯系,調動學生的思考能力
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認為,知識的建構需要依靠學生主觀完成.在學生原有的知識結構的基礎上,學生通過意義理解和學習,將新的知識與舊的知識進行連接則可以建構自己新的認知體系.維果茨基的最近發展區理論也認為,重視學生的學習發展區,將新的知識與舊的知識進行合理整合,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這給我們在物理課堂中培養學生提問能力的啟發即是:通過新舊知識的合理聯系,加強對學生提問能力的培養.例如,磁場的發展原理其實與電場的原理相似,所以教師在教授新知識的過程中可以引導學生對原有的電場知識進行綜合分析,然后利用其中的基本原理對磁場的相關知識進行教學.教學中教師可以讓學生進行小組合作等學習,這樣能夠方便學生相互之間探討所發現的問題,并針對這些問題各抒己見,從而培養學生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3.2 制作提問表格,為學生提問能力的培養打下基礎
傳統的教學方式使得我國學生的思維較為固定化,提問能力的培養需要以學生思維的活躍性和主動性為基礎.很顯然,長期受到我國教育模式影響的高中生并不能很快的適應這種教學方式,而是需要一個過程.這就需要教師有計劃的、逐步提高學生養成愛提問的習慣.因此,教師在每節課的課前應該要認真做好備課工作,針對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實際情況制定出提問表格.提問表格的主要目的是幫助學生找到提問的角度、提問的思路和提問的內容,因此,提問表格的設置需要一定的技巧.如:(1)我的名字;(2)我對本節課中的問題;(3)我對問題的解答;(4)我解決問題的思路;(5)最后的結果;(6)未來的學習規劃.通過這樣的表格形式設計,學生可以初步掌握提問的方法.需要注意的是,教師每天均需要給學生發放這樣的表格,次日收回.對于學生的解答教師要給出客觀且正面的評價,多以鼓勵為主,提高學生的提問自信,促進學生提問能力的發展.
3.3 創新實驗法,激發學生的提問興趣
實驗教學是高中物理教學中常用的教學方法之一,同時實驗教學也是激發學生提問的激情、促進學生提問能力發展的有效途徑.實驗的目的是解決問題、解釋物理現象,但是為什么要做實驗呢?這就是提問和實驗之間的聯系.利用二者之間的密切聯系,教師合理采用實驗法則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提問能力.例如,教師讓學生進行自由落體實驗教學時,可以先給學生進行分組.學生必須在進實驗室前要將所有想通過實驗獲得的問題寫在白紙或者表格上.然后在實驗的過程中學生需要針對這些問題進行實驗證明,獲得知識.當然,在實驗過程中如果小組成員產生了新的問題還可以在表格或白紙上增加.這樣的實驗教學能夠有效提高學生提問的能力,同時還能夠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和學生的學習效果.
綜上所述,根據國際國內的相關理論知識的分析,強化我國高中生的提問能力對于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促進學生的學習效率等有著重要的意義.因此,我國高中物理教師必須要積極通過新舊知識之間的聯系,調動學生的思考能力 ,同時通過制作提問表格的形式,為學生提問能力的培養打下基礎,最后創新實驗法,激發學生的提問興趣,強化學生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