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馨
摘 要 新媒體的興起與發展改變了原有的媒體格局,對傳統媒體產生較大的影響,但當傳統媒體與新媒體能夠實現優勢互補,并在內容采編、信息發布等方面進行全方位深度融合時,傳統媒體將贏得新的發展機遇。當融媒體已經成為廣播電視發展的新常態時,主持人必須對融媒體時代有系統的認識,并根據這些變化從播音主持的角度進行相應的變革定位,以自己能動的變化來充分適應融媒體時代發展要求。
關鍵詞 融媒體;主持人;變革定位;發展路徑
中圖分類號 G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6708(2016)166-0062-02
融媒體時代是指充分利用互聯網平臺,將傳統媒體與新興媒體的優勢充分融合互補,在內容采編上有機結合,衍生成不同的媒介傳播出去,使單一媒體競爭力變成多媒體共同的競爭力,最終實現共贏。主持人在融媒體時代,不單純是將節目音視頻傳播到多媒體平臺這種淺層適應,更要創新節目制作理念,在保持節目主持基本形態的大前提下,充分適應在融媒體時代主持人的媒介角色定位。
1 融媒體時代是媒體發展的必由之路
步入新媒體時代,網絡成為人們進行溝通交流必不可少的工具,隨著4G技術的廣泛應用,越來越多的人選擇通過新媒體獲取信息,以移動終端為載體的各類新興媒體也得到迅猛發展。新媒體的出現改變了媒體格局,不斷沖擊著以報紙、雜志、廣播、電視為代表的傳統媒體的壟斷地位,且呈現出不斷更新升級的迅猛發展趨勢。面對持續的挑戰與發展危機,傳統媒體唯有抓住機遇,發揮自身特點,主動推動與新媒體的融合,才能逆勢而上,在融合發展中尋找到轉型提升之路。
新媒體迅猛發展,并不等于說傳統媒體完全沒有了生存空間,相反傳統媒體具有許多獨特優勢,當這種優勢與新媒體相結合時,便能獲得全新的發展空間與機遇。雖然新媒體具有高度交互性、自主參與性、內容多元化等諸多優勢,但在迅猛發展的過程中,也面臨著內容趨同化、內容權威性不夠、缺乏深度報道、人員儲備不足等局限性,而這些缺點恰是傳統媒體的優點。
對于廣播電視來說,“融媒體”的概念不是將傳統媒體制作的節目內容上傳到各個新媒體平臺那么簡單。而是要優勢互補、借力發展,不斷找尋新的發展空間,實現節目內容的創新升級與信息的多元傳播,使各環節能夠高效運轉,提升媒體影響力,滿足受眾多層次的需求。
2 融媒體時代主持人所面臨的新機遇與挑戰
在21世紀初被當作新媒體的家用電腦,在很多年輕人眼中已經成為了傳統媒體,廣播和電視更是“老牌”的傳統媒體了。也許有人會說很久沒有打開收音機和電視機了,但他在生活中一定離不開音頻和視頻,這就說明在新的媒體環境下,傳播媒介正在逐步發生改變,但人們對信息的需求不降反增,只是在新的媒體環境下以一種適應新媒體發展的方式呈現給受眾而已。在這種背景下,廣播電視如果一意孤行走老路,不僅會越走越窄更會發現前方根本沒有路可以走。在前行的道路上,既不拋棄原有平臺及內容優勢,又要適應媒體發展新的思路,就需要在拐彎處做出新的轉型調整,結合二者優勢,走出一條融合發展的新路。
在融媒體時代背景下,廣播電視在與新媒體高度融合的過程中,廣播電視媒體人逐漸向新媒體轉型,制作節目的形式與內容也發生了相應的轉變。主持人作為廣播電視機構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更要主動“有所為”,以節目為中心,不斷樹立精品意識,成為媒體融合的推動者與實踐者。
近幾年,電視節目主持人也出現新的發展特征:非科班現象越來越突出,在節目中的作用逐漸弱化,各類自媒體平臺主播紛紛涌現,有人調侃在一些選秀類節目中主持人甚至淪為了“播廣告”的角色。這些說法固然有一定依據與道理,但廣播電視節目始終離不開引導節目進程的主持人,主持人要居安思危,要在新的媒體環境下逐漸成為與節目融為一體的不可分割的有機組成部分。
3 主持人在融媒體時代的發展路徑
對于主持人來說,不論媒體融合如何快速發展,對主持人的角色定位和基本要求都始終沒有改變。并不是說在融媒體時代主持人就需要完全改變主持方式,而是應在對主持人總體要求不變的基礎上順應新媒體發展特點進行相應調整應對。在融媒體時代,主持人應做到以下幾點。
3.1 熟練掌握各類新興媒體的特點
融媒體時代的關鍵詞是“融”,對于廣播電視媒體來說,這里的“融”主要是指將傳統媒體在保持自身發展特點的基礎上融入到新興媒體之中。各類新興傳播媒體都有著自身的特點,對于主持人來說,要熟練掌握這些新興媒體的特點,首先讓自己成為這些新興媒體的用戶,換位從用戶角度體驗使用功效,并在節目主持中針對這些特點有意識地進行調整。
各類新興媒體有著自身的傳播渠道及傳播規律。例如,很多電視臺或節目都有自己的微信公眾號,通過用戶關注、訂閱或轉發的方式傳遞信息,不僅可以進行圖文傳播,還可及時上傳音視頻乃至做節目直播。系統掌握了它的傳播途徑、方式特點才能知己知彼、理清思路,進而“為我所用”,及時利用新媒體平臺進行傳播。
3.2 充實節目內容,提升節目質量
不論傳播媒介發生怎樣的變化,對于受眾來說最關心的是還是傳播的內容。因為傳播媒介歸根到底只是一種形式而已,內容才是真正吸引受眾最重要的因素。近年來,一些傳統媒體做出的高質量的內容依然會受到廣泛關注。就如一家餐館,食客最為關心的首先是菜的味道,如果菜的味道不好無論其裝修多么豪華、服務怎樣貼心都無法最終使食客成為常客;同樣道理,只要菜的味道好,食客對裝修、服務都會降低要求。對于主持人來說,面對媒體融合,無論節目呈現方式如何改變,充實節目內容和提升節目質量才是贏得受眾最重要的因素。
《海陽現場秀》在各類脫口秀節目繁多且質量良莠不齊的大背景下,其節目播出時段及網絡電臺收聽率在廣播脫口秀節目中始終處于領先位置。成績的取得除海陽工作室的精心策劃與營銷外,節目觀點的獨特性與主持人海陽創意搞笑的語言表現力才是最終吸引聽眾的根本原因。
3.3 注重線上線下互動交流
通過新媒體平臺發布的內容絕大部分都為在傳統媒體制作的內容成品的基礎上進行二次加工后進行再傳遞。新媒體與傳統媒體相融合的最大變化在于傳播狀態由“一點對多點”轉化為“多點對多點”。在傳統媒體主持人只需按照廣播或電視傳播特點按部就班完成主持工作,當傳播媒介由“一點”變為“多點”后,主持人就應按照新的媒介形態傳播特點做出相應調整。
新媒體的最大特點是能夠隨時隨地進行互動交流,傳統受眾的身份也轉化為了用戶。在這種傳播環境下,主持人不僅僅要在鏡頭或話筒前主持,更需要走出演播室,通過各類自媒體工具與受眾充分互動交流,介入到節目運營之中。例如,主持人可在個人微博或節目微信公眾號中發布節目預告、征集節目話題,并經常參加一些線下活動與及時聽取受眾對節目的反饋或意見,并在節目主持中逐步完善自我。
4 結論
在融媒體時代,廣播電視發生著豐富而深刻的變化,主持人的角色定位也在發生著相應的改變。在這種變革影響下,主持人應客觀全面認清融媒體發展特點,并在保留原有優勢的基礎上發揮主動性,充分挖掘新媒體的發展潛力,不斷充實節目內容、提升節目質量,注重線上線下互動交流,在融媒體時代的大背景下進行自身的創新發展。
參考文獻
[1]孫海亮.融媒體時代廣播節目主持人的角色定位[J].中國廣播,2015(3):77-78.
[2]曹鋼.融媒體時代城市電視臺突圍路徑探析[J].當代電視,2011(3):4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