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曉芬 朱永芳 魏祥祥(九州職業技術學院公共基礎課部,江蘇 徐州 221116)
?
體育鍛煉對增強高職學生自我效能感的研究
——以九州學院為例*
宋曉芬朱永芳魏祥祥
(九州職業技術學院公共基礎課部,江蘇 徐州 221116)
摘要:運用文獻資料法、問卷調查等方法研究體育鍛煉有助于增強高職學生的自我效能感,目的在于提高高職學生的自我效能感。研究結果表明體育鍛煉有助于增加學生的自我效能感,提高自我效能的學生可能更努力地學習。
關鍵詞:體育鍛煉;自我能效;高職
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所面臨的壓力也在不斷變化,尤其青少年在選擇大學面前所面臨的心理壓力,人們總是把高職學生看成是高考落榜生,認為他們學習基礎差,不想學習,只是混日子混文憑等。特別是實行注冊入學以后,一些學生認為沒有學業成績要求的學校一定很差,入學后往往自暴自棄,久而久之就伴隨出現自卑、焦慮等不良心理狀態,最終導致學生的人生觀、價值觀出現偏差,體現在人格方面出現這樣或那樣的問題。自我效能感問題就是其中之一,因此本文主要研究體育鍛煉對高職學生自我效能感的影響。
在20世紀70年代著名心理學家所編寫的《思想和行為的社會基礎》書中提到自我效能感,這是最早出現自我效能感一詞,并對自我效能作出詳細定義,他認為自我效能感(Perceived self-efficacy or sense of self-efficacy)是指人們對自己實現特定領域行為目標所需能力的信心或信念[1]。但當時自我效能感并未得到廣泛發展,直到20世紀80年代人們才開始普遍認可得到廣泛推廣。
自我效能感是對自己的一種主觀感受,例如:一位大學生在學校頒獎儀式上臺領獎時,他對同學說幫我弄下頭發,同學問為什么,他回答我不弄下頭發不好意思上臺,這就是一種對自己的效能感。自我效能感在學生學習生活中起著一定的調節作用,自我效能感強有利于學生更容易完成目標。
自我效能感又分為3個自我效能分量表:(1)一般性自我效能感分量表;(2)學業自我效能感分量表;(3)自我調節學習效能感分量表。其主要測試項目數與使用領域如表1。

表1 自我效能分量表功能
本研究主要采用問卷調查的方式,研究體育鍛煉能否增強高職學生的自我效能感。通過分析問卷調查的數據,找出體育鍛煉與自我效能之間的關聯,提出相關建議。
2.1研究對象及方法
本研究主要以徐州九州職業技術學院體育社團為研究對象,為各體育社團制定學期活動計劃,提出科學鍛煉方法,并將每次活動計劃劃分成若干個小目標,通過小目標的實現,研究體育鍛煉對學生自我效能感的影響。學期開始進行實名制發放問卷,共發放100份,回收95份,其中有效問卷93份,學期末對此93名同學再次進行問卷調查,通過問卷前后的數據對比分析研究體育鍛煉對高職學生自我效能感的影響。
2.2體育鍛煉實施方案
2.2.1目標定向理論及分類[2]
目標定向理論的產生得益于Nicholls、Ames、Dweck和Dogbert等對學業情境中學生的成就動機和行為的研究。由Nicholls和Duda將其引入運動界,用于理解運動中的成就動機。目標定向理論認為,在成就情景中,有兩種主要目標定向,一種是任務定向,一種是自我定向。當個體被認為是任務定向者時,其由能力知覺與活動類型引起的成功感覺是以自己作為參照標準的。其目標組成是以發展個人技能、獲得洞察力和掌握所學知識為目的的。當個體被認為是自我定向者時,其中心是放在顯示超常能力上的,他們對自己的能力判斷是以社會常規為參照標準的。這部分人主觀成功的最終根源是在競爭中打敗或超越對手。目前大量的理論性和驗證性研究都表明,任務定向是一種積極、主動和比較理想的目標定向狀態,而自我定向是一種消極、脆弱、容易導致個體適應不良的目標定向狀態。兩者在本質上的區別就在于能力觀的差異。本研究主要從任務定向角度出發,對練習者進行目標定向——學習——接近目標——目標定向,讓練習者有充分的成就感。
2.2.2社團活動方案實施
根據各社團的實際情況,結合目標定向理論,制定相應的活動目標,詳見表2。

表2 練習內容
2.3處理工具
運用SPSS17.0統計軟件進行分析。
3.1實驗前高職學生自我效能感分析
運用問卷調查的方式對九州職業體育社團95名學生進行自我效能感調查,并運用SPSS進行數據分析,統計分析其自我效能感現狀,如表3所示。

表3 實驗前自我效能感分析
自我效能感綜合量表總分從31至155,均值從分數1-5分,分數越高自我效能感越強。從表3可以看出,學生自我效能感均分為3.61,說明九州職業學院學生自我效能感總體處于中等水平以上,自我效能感整體處于良好狀態。其中男女生值都是3.61,說明男女生自我效能感水平無顯著差異。但從表中可以看出理工類學生自我效能感與經管類學生自我效能感相比存在顯著性差異。
3.2體育鍛煉與自我效能感關系

表4 試驗后自我效能感分析
對該95名學生進行體育鍛煉試驗,并重新調查其自我效能感調查結果如表4。從表中可以看出中體水平為3.80,與實驗前相比,整體出現上升水平,說明在進行一段時間的體育鍛煉后,高職學生自我效能感水平有所上升,且對高職學生來說升高幅度相對較快;從表4中可以看出男女生自我能效感水平都有所上升,但是男生上升幅度比女生上升幅度較大,說明男生在進行體育鍛煉之后更容易提升自我能效感水平;其中理工類學生在試驗后自我能效感幅度出現大幅度上升。
3.3體育鍛煉對自我效能感的影響

表5 體育鍛煉對自我效能感訪談反饋表
從訪談的結果顯示,高職學生對于體育鍛煉增強自我效能感是有一定認可的,尤其試驗后學生對于體育鍛煉增強自我效能的一問題中有66%的學生認為,體育鍛煉能夠增強自我效能感。由此可看體育鍛煉與自我效能感之間存在一定的關系,并且對自我能效感有一定的提高作用,有助于學生更加積極的去面對一件事情。
從上述研究結果可以看出,高職學生自我效能感與體育鍛煉有一定關系。從實驗前后的對比可以看出,實驗前與試驗后自我效能感數值有一定的增加,并且在實驗鍛煉后對于體育鍛煉增強自我效能感的31個問題中都有增加,尤其在第8條“我能冷靜地面對困難,因為我信賴自己處理問題的能力”中,體育鍛煉完成優秀的學生基本都選擇5分,另外在對學生體育鍛煉對自我效能表中有66%學生認為“有”,因此體育鍛煉對自信方面有一定影響,提高高職學生體育鍛煉水平有利于增加學生的自我效能感。在學習中學生自我效能感水平較低的學生容易產生抑郁、自我否定,且學習效率較低,容易出現一系列問題,因此,對于這些學生應適當增加體育鍛煉;而自我效應感強的學生在學習、生活中更易取得成功。
*基金項目:大學生實踐創新項目:體育鍛煉對增強高職學生自我效能感的實踐探索(201512054012Y)。
作者簡介:宋曉芬(1982-),山西運城人,碩士,講師,研究方向:體育教學與訓練。
On the Enhancement of Students'Self Efficacy in Physical Exercise —A case study on Jiuzhou College
SONG Xiao-fen,etal.
(Jiuzhou College of Vocation and Technology,Xuzhou 221116,Jiangsu,China)
Abstract:This article using methods of literature material law and investigation questionnaire,studies on the physical exercise being helpful to enhance the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self efficacy,aims to improve the self efficacy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The results show that physical exercise helps to in?crease the students'self efficacy and make them study hard.
Key words:physical exercise;self energy efficiency;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