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 維 闕永偉(廣州體育學院武術系,廣東 廣州 510500)
?
岳陽市平江縣城鎮初中武術教學現狀研究
程維闕永偉
(廣州體育學院武術系,廣東 廣州 510500)
摘要:學校是推廣武術的主要陣地,盡管國家先后下達了很多文件,然而效果并不樂觀。通過運用文獻資料法、問卷調查法和訪談法對岳陽市平江縣城鎮初中的教師和學生進行隨機調查,發現影響學生習武的因素主要有五方面:一是學校領導思想上不夠重視;二是學校武術場地太少,甚至沒有;三是學校教師的教學內容和方法出現問題;四是社會和學校的宣傳力度不夠;五是學校購置武術教材不夠合理、恰當。
關鍵詞:城鎮初中;武術;教學現狀
中國武術是民族傳統體育項目,是我國的國粹。經過數千年的歷史發展,武術蘊含了非常深厚的文化底蘊。它不僅有著健身效果,而且其教育價值也孕育了一代又一代優秀的中國人。隨著當今時代發展的腳步,爭取將民族體育——武術加入奧運會,成為當前武術發展的必然趨勢。在這樣的情形下,了解我國當前武術運動發展現狀,并采取相應對策顯得尤為重要。
學校開展武術教育是國家的要求也是促使武術發揚光大的必要舉措?!拔囊栽u心,武以觀德”,說明了武德在中國武術文化方面的重要地位,提倡武德要把習武同弘揚祖國文化聯系起來,培養強烈的民族自豪感,維護中華民族的尊嚴,建立起新型的社會主義道德觀[1]。武術的各方面都體現了中華民族深厚的傳統文化,在豐富中學體育教學內容,提高學生體育運動、學習興趣方面具有巨大的潛在價值,不容忽視。近年來,越來越多的社會各界人士關注學校武術教育的開展狀況。學校武術教育究竟該如何進行已經被推到了風口浪尖之上。本研究就是對平江縣城鎮初中武術教學現狀進行調查與分析,以期為武術在學校的更好發展提供一點參考思路。
2.1研究對象
研究對象為岳陽市平江縣城鎮初中武術教學現狀。根據初中體育設施以及在校人數,分別抽取了3所初中在校體育教師和學生作為本課題的調查對象(平江縣啟明中學、平江縣十一中、天岳中學)。
2.2研究方法
2.2.1文獻資料法
查閱學院圖書館和中國知網上的相關書籍與文獻,在進行收集、整理后作相應分析研究,從而為本研究提供理論支持。
2.2.2調查訪問法
走訪了岳陽市平江縣城鎮3所初中部分學校領導和18位教師及45位學生(男、女生各15個),就平江縣城鎮初中武術教學現狀進行了詳細的咨詢。
2.2.3實地訪談法
親臨岳陽市平江縣城鎮3所初中觀摩學生的體育課,了解中學武術的開展情況,并針對有關問題對學校教師進行訪問,為本研究提供“一線”材料支撐。
2.2.4數理統計法
運用Excel對問卷和訪談得到的數據資料進行數理統計,以此繪制表格進行分析。
3.1岳陽市平江縣城鎮初中武術課教學現狀分析
3.1.1平江縣城鎮初中武術課教學內容
3.1.1.1平江縣城鎮初中學生喜歡的武術課教學內容

表1 學生喜歡的武術課教學內容情況
平江縣城鎮中學開設武術課大多在初一、初二,對上過武術課的學生進行教學內容喜愛程度的調查,結果顯示:喜歡散打、攻防格斗的,分別占26.67%和28.89%,還有少數學生喜歡武術的基本功、長拳和太極拳,器械方面學生接觸的少,由于基礎差,學器械有點難度。由表1可以看出,大多數學生喜歡有明顯攻防技擊意義的武術內容,攻防動作易學且實用性強。長拳類的武術套路講究身體舒展,剛勁有力,節湊鮮明,體現動作美感,因此學起來難度較高,所以不受學生的喜愛[2];太極拳的動作輕柔緩慢,很多同學沒有耐心學,但太極拳健身效果好,易受體質較差的學生喜愛。
平江縣城鎮初中武術課教學內容以基本功、套路、散打、攻防格斗為主,選擇器械教學的極少,基本不開設器械課,主要原因是缺少專業教師和相關器械。另外,場地的局限使武術老師對學生的安全問題產生擔憂,致使其有意無意地放棄了武術器械教學。
3.1.1.2平江縣城鎮初中教師選擇武術課教學內容

表2 學校武術教師選擇的武術課教學內容的方式
從表2的數據看出,72.22%的教師由于安于現狀,完全按照大綱內容進行教學,初中教材主要包括五步拳、健身拳、健身棍術、少林拳。而僅有22.22%的教師會自己安排武術課的內容;此外,5.56%的武術教師會根據學生的身心特點和興趣愛好靈活的編排武術內容,以提高學生的上課積極性。目前的問題是,大部分老師都是為了完成教學任務采取照本宣科式,不能啟發學生的創造思維;內容和結構單一,在很大程度上難以滿足現在中學生實際所需,難以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勢必影響到武術的發展,所以,教學內容的選擇對于武術的發展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同時,在訪談過程中了解到,大部分教師認為原有的武術教學大綱有待完善,難以適用于當今學校教育。
3.1.2平江縣城鎮初中體育教師武術課的教學組織
3.1.2.1平江縣城鎮初中體育老師進行武術教學的示范方法
通過對武術課堂的觀摩和對武術教師的訪問中發現,大部分的老師在選擇教學方法時都只采用背面示范法,其教學也是沿用之前的老師示范學生模仿的模式。這樣的教學方法直接影響學生興趣,學生感覺乏味,老師亦覺得疲憊。對老師的訪談得知:平江縣城鎮很少開展武術老師交流活動,也很少開設武術老師的“教學比武”平臺,各校之間缺乏對武術教學方法的科學探討,從而直接影響學生對武術課程的學習興趣。
3.1.2.2平江縣城鎮初中學生對體育教師武術課講解示范評價

表3 學生對體育教師武術課講解示范評價情況
表3顯示,平江縣城鎮初中大部分學生對體育教師的武術課講解示范較滿意,對教師教學滿意人數所占比例有62.22%。武術教師在武術課教學內容的講解示范方面,有近15.56%的學生不喜歡武術教師的講解示范,認為體育教師的講解不清晰,示范動作不規范。另外,有22.22%的學生對武術課教師的講解示范則表示不表態,證明武術的發展空間大,這一部分學生很有可能發展成為喜歡武術。當前武術教學中對于講解的要求是:講解要做到目的明確,重點突出、用語簡練;要根據不同的內容,采取不同的方法;要富于趣味性和啟發性,并注意講解的效果。采用術語化、形象化等多種講解法對武術的基本技法、動作規格、攻防意義等內容進行語言講解[3]。一堂課的教學質量和學生習武興趣的提高受武術教師的上課水平決定。因此,教師的示范動作是重要且關鍵的。如果教師的演練動作規范、標準,那么,極具觀賞性的武術勢必會感染學生,從而提高學生對武術的學習興趣,促進武術更好發展。
3.1.2.3平江縣城鎮初中學生對武術課體育教師組織方法評價

表4 初中學生對武術課體育教師組織方法評價情況
從表4數據看,學生對武術教師的組織方法評價不高,不滿意的比例占17.78%,他們認為武術教師的教學組織方法存在不當之處,應當適當的改進;有48.89%的學生表示當前武術教師的教學組織方法較適合自己。調查證明,學生的需求滿足了,其學習興趣才能更好的調動。在武術課教學中,武術教師應采取靈活多變的教學手段與組織方法,貫徹精講多練的原則及準備階段的基本功練習,循序漸進,由淺入深,由易到難,不斷提高技能。武術教學理念上不僅要傳承和發揚傳統文化,而且要在傳承的基礎上攝取現代體育知識,對武術教學內容進行創新,使中學武術教學內容更加豐富。
3.1.3平江縣城鎮初中武術教師教學方法的現狀
被調查的3所初中體育教師在武術課教學中,采用最多的教學方法為重復練習法,其選擇率為97.62%;講解示范法與帶領法也經常使用,選擇率分別為88.10%和90.48%;其次是完整、分解法其選擇率為73.68%;還有“糾正錯誤動作與幫助法”、“口令提示法”、“表象訓練法”、“觀察法”、“記憶法”等。由此可知,大多數初中體育教師都以傳統的教學方法為主,缺乏新的教學手段,致使武術課堂缺乏輕松的氣氛,學生亦處于被動狀態。
3.1.4平江縣城鎮初中武術課的開設及課時數
3.1.4.1平江縣城鎮初中武術課的開設

表5 初中開設武術課的情況
從表5中發現,真正一直在開設武術課的學校只有一所,大部分都是曾經和正在(準備)開設武術課的學校,分別占22.22%和33.33%。而一直沒開設過武術課的學校占了33.33%。在與學校的體育教師的訪談中了解到:初中一、二年級開設的武術課相較初三多,初三由于升學壓力,時間比較緊,任務重,體育課都用來放松心情了,更何況武術課。據2000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制訂的九年義務教育全日制小學、初級中學、普通高級中學《體育與健康教學大綱》[4]規定,武術被定為中小學體育課的必修內容。然而,平江縣城鎮的初中武術課開設并不多,根據學校體育教師的反映,主要原因分別是:第一,學校領導對武術不重視,教學任務均是圍繞中考安排,一味提高升學率;第二,學校武術器械少甚至是沒有,嚴重影響武術教學內容的選擇;第三,專業武術師資較缺乏。
3.1.4.2平江縣城鎮初中武術課課時
在對學校的體育教師的訪談中得知,平江縣城鎮初中大部分體育教師和專職武術教師一致認為,目前武術課課時安排在中學體育課中所占的比例很低,是不能滿足學生的發展需要的,甚至有的學校根本沒有開設過武術課。從學校的課程安排以及學生的身心需要角度來看,學校對武術不夠重視。因此,適當增加武術課在中學體育課程中的比例是非常有必要的。
3.1.5平江縣城鎮初中武術教學場地及器械
3.1.5.1平江縣城鎮初中武術教學場地
武術場地是人們從事武術活動的基本條件。調查中的三所學校沒有固定的武術教學場地和室內武術教學場地。大部分安排在田徑場進行教學,這影響到教學實施,特別是武術中的難度動作不能很好地施展練習,學生也容易受傷,導致教學任務無形中減少,只能以基本功和基本動作為主,教學內容單一。
3.1.5.2平江縣城鎮初中武術教學器械
據所訪談的3所學校的體育教師和專職武術教師得知,個別學校有武術器械,但大多是體育教師和武術教師為自己配備的,因為怕學生的安全受到威脅,所以教學內容基本不安排武術器械練習,只是偶爾舉行武術表演就教個別學生進行器械練習,所以器械比較少。而器械練習是武術內容的重要組成部分,好的教學設施會提高學生的參與性和學習武術的興趣,使學生更深入地了解武術。由此可知,武術器材的配備不足是制約平江縣城鎮初中武術課開展的一大難題。
3.2影響岳陽市平江縣城鎮初中學生學習武術的因素
3.2.1學校領導思想上不重視
校領導是學校的重要靈魂,是學校工作的決策者。通過訪談得知,當前學校的體育課程安排都是一周兩、三節,武術的教學都是在體育課堂上完成,基本沒有特意安排武術課。大多時候的體育課還被文化課“頂替”,更別提武術教學。
3.2.2學校武術場地問題
學習武術必須要有適宜的場地。初中武術課程基本以套路為主,每個套路里面基本會涉及騰空、跳躍等離地動作,經常在水泥地等硬面場地進行練習,會造成中學生關節損傷的可能;在不平整地面或較滑地面進行練習,由于穩定性不夠,容易發生摔倒受傷的危險。調查數據
顯示,基本沒有哪所學校具備真正的武術場地,課程基本都是在田徑場完成。因此,學校應當采取措施積極改善學生學習武術的場地,以促進武術合理有效的開展。
3.2.3學校教師問題
經過調查得知平江縣城鎮初中3所學校的體育老師僅有3名是武術專業的,其他體育教師大多是田徑專業、籃球專業等,他們對武術是達不到較深層次認識的,盡管能應付式的完成教學任務,但是學生對武術的認識和技能的提高是不利的。面對數百人的學校,每個學校最多只有一名專業武術教師。可想而知,學校的師資力量存在嚴重的不足問題。
3.2.4社會及學校宣傳力度
對領導和老師的訪問看出,當前社會對武術所采取的發展措施太少,學校更是沒有采取相關行動宣揚武術的魅力。由于社會和學校沒有充分利用相關官方網站、微信平臺、講座等渠道擴大對武術的宣傳,導致學生對武術認識不到位,最終學生對武術學習興趣平平。
3.2.5武術教材購置
校圖書館基本沒有購置武術書籍,教師與學生均缺乏武術資源,教師教學所用平時都是直接通過互聯網,學生缺乏了解武術的途徑,對武術的發展極為不利。
學校教育是教育的主陣地,隨著新課程的改革,要加強武術教程的加工和匯編。根據學校的具體情況,校領導除了加強對武術的思想重視,還要積極擴大對武術的資金投入力度,用以購置場地、器械和書籍,同時還要利用多方關系,并結合各種網絡平臺擴大對學校武術的宣傳力度,讓更多人認識武術、喜歡武術。
教師是教書育人的引導者,課堂上,老師不僅對武術的技能進行傳授,還要傳授相應的武術文化理論課,尤其是武德的教育。為吸引學生自覺習武,教師在教授過程中應該選擇正確的教學方法和組織方式。教學內容適當增加一些娛樂性、表演性、競爭性的武術內容。教學方法上采取傳統教學法與游戲教學法相結合的方式,提高學生學習激情,有利于武術在學校的更好發展。
參考文獻
[1] 何滿龍.新疆北疆地區城市中學武術教學現狀調查與對策研究[D].新疆師范大學,2000,17:5-8.
[2] 田芳兵.中學武術教學現狀與對策[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03,4(2):9-12.
[3] 周義義.溫州市中學武術課教學的開展現狀及對策研究[D].北京體育大學,2007,14:4-6.
[4] 陳陽.《體育與健康》課中武術教學內容與方法的研究[J].體育成人教育學刊,2007,2(5):5-13.
作者簡介:程維(1991-),湖南株洲人,研究生,研究方向:民族傳統體育學。
The Status Quo of Wushu Teaching in Urban Junior Middle Schools in Pingjiang County of Yueyang City
CHENG Wei,etal.
(Guangzhou sport university,Guangzhou 510500,Guangdong,China)
Abstract:The school is the main position of promoting Wushu,although the country has issued a lot of files,but the effect is not optimistic.This article through methods of literature material law,questionnaire survey and interview,conducts a random survey to the teachers and students in urban junior middle schools of Pingjiang County of Yueyang city,it is found the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students’learning Wushu mainly include:first,school leaders paying not enough attention;second,school venue for Wushu being too little;third,there are problems in the teaching contents and methods;forth,the propaganda in social and schools is not enough;fifth,teaching material for school Wushu is not reasonable and appropriate enough.
Keywords:urban junior middle school;Wushu;status quo of teach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