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亮
(中國水利水電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湖南長沙 410004)
簡述井點降水在大型渠道施工中的運用
曾亮
(中國水利水電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湖南長沙 410004)
南水北調中線引江濟漢渠道屬于大型渠道,底部寬大,資源投入量較大、功效較低且工程質量不易保證。為了對高地下水位渠道工程的施工質量進行有效的控制,本文根據實際的工程案例進行闡述井點降水在渠道施工中的運用,望今后在類似工程中,起到一定的參考價值。
簡述;井點降水;大型渠道;施工運用
南水北調中線一期引江濟漢工程渠道1標土建及金結、電氣設備安裝工程,工程橫穿荊州區李埠鎮、太湖農場、紀南鎮,樁號為4+085~9+909,地形平坦開闊,地面高差起伏不大,渠道的兩側均為菜地、農田和魚塘,地面高程在30~33m之間,渠道開口寬度為130~160m。本標段地質大部分為沙基,干渠上的穿渠建筑物有2座倒虹吸和1座分水閘。
2.1 水文氣象情況
引江濟漢工程區域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四季分明,具有霜期短,日照長,雨量充沛等特點,區內多年平均降水量1042.4~1079.7mm,多年平均蒸發量1285.8~1314.5mm左右,多年平均氣溫16.2~16.5℃,極端最高氣溫38℃以上,極端最低氣溫為-15℃左右,風向以東北風及偏北風為主,夏季以偏南風為主,年平均風速2.3~2.4m/s。
2.2 地質情況
4+100~7+400為長江一級階地,土層主要為第四系全新統(Q4al)沖積和沖洪積松散堆積物,土層結構比較復雜。工程地質分區為Ⅰ區。地層巖性如下:①粘土(Q4al):主要分布在該渠段前段地基上部。②壤土(Q4al):埋藏在粘土層下部。③砂壤土(Q4al):主要分布在上部壤土層之下。④淤泥質土(Q4al+l):呈透鏡體狀分布于壤土層中。⑤粉細砂(Q4al):主要分布在上覆土層之下。
7+400~9+909為長江二級階地,土層主要為第四系上更新統沖積物(Q3al),巖性以老粘土為主,局部夾壤土、砂壤土等,土層結構比較單一,砂性土埋藏較深。
該工程所處的地理位置區域,沿線魚塘較多,地下水位較高,土壤含水率較大,如何降低地下水位和土壤含水率將是本工程的施工重點和難點。
3.1 降抽水試驗
3.1.1 試驗目的及任務
進一步對場區地下承壓含水層進行水文地質勘察,以獲取相關水文地質參數,為后期降水設計及基槽開挖施工提供安全保障。且應盡量保證勘察試驗井與工程設計降水井,在深度、結構上相匹配,以便進一步核定水文地質參數優化和調整設計方案,具體任務有:
(1)通過擬定抽水孔及觀測孔作抽水試驗,求取試驗場地土層的主要水文地質參數(滲透系K值、影響半徑R)。
(2)查明地下水類型、埋藏條件、水位、富水性、補給來源。
(3)選建適宜的水文觀測點,進行動態觀測,對地下水、地表水及與周邊水體的水力動態聯系作出評價。
(4)抽水試驗時取水樣一組,對含砂量進行檢測。
3.1.2 試驗流程
抽水井與觀測井的施工→進行現場抽水試驗→記錄觀察數據→室內資料整理→編制報告。
至少布置1個降水井和2個觀察井,以最低標準為例,流程周期為12d。
3.1.3 試驗成果及分析
本次降抽水試驗布置1個降水井和2各觀察井進行試驗,根據實測數據進行過程計算,如圖1~2,表1。
圖1 單井抽水主井Q-t過程曲線
圖2 單井抽水主井及觀測井S-t過程曲線
表1 利用觀測井的觀測數據,按照均質含水層、承壓水、穩定流、非完整井計算公式求滲透系數K以及估算影響半徑R值
根據計算得出,滲透系數K為25.76m/d,影響半徑R為192.7m。
3.2 降水井施工
3.2.1 施工工藝流程
場地平整→井點測量定位→挖井口→安護筒→鉆機就位→鉆孔→吊放井管→回填井管與孔壁間的礫石過濾層→回填粘土球→洗井→井管內下設水泵、安裝抽水控制電路→試抽水→封閉井口→降水井正常工作。
3.2.2 降水井平面布置
根據本工程渠道斷面尺寸,結合降水井參數(滲透系數K為25.76m/d,影響半徑R為192.7m),降水井擬布置在渠道兩側背水面馬道處,左右岸相距122~140m對稱布置,間距20m,平均深度21~26m。
4.1 質量控制措施
(1)井點布置位置及井身應滿足設計及規范要求,做好充分準備方能開始施工。
(2)井點安裝埋設前,應檢查井管的密閉情況、管內有無堵塞,安裝完后采取試抽水,確保無出水不暢或死井等情況。
(3)降水井成孔后,應立即下井點管并填入豆粒石濾料,以防塌孔。特殊情況無法及時下井管時,孔口應采取保護措施,防止物件掉入井孔內堵孔。
(4)井管埋設后,管口要進行封堵,以防異物掉入管內損壞管內設備。
(5)降水井安裝完成后,應保持連續1h以上抽水,并配備應急電源,避免因停電無法連續抽水,造成泥渣沉淀淤管。
4.2 安全措施
(1)造井設備操作時應安放平穩,防止機具突然傾倒或鉆具下落及人員傷亡或設備損壞。
(2)成孔后未能及時安放井管,孔口應采取安全防護措施,以免發生人員安全事故。
(3)現場電器設備應配專人看管,設備必須采取一機一閘一漏保護,水泵和部件檢修時,由2名專業電工切斷電源,嚴禁帶電作業。
(4)施工現場應采用兩路供電線路或配備發電設備,正式抽水后干線不得停電停泵。
(5)定期檢查電纜密封的可靠性,以防磨損后水沿電纜芯滲入電機內,影響正常運轉。
(6)在渠道附近每隔500~600m設置一個觀測點,用以觀測地表沉降情況,在拌合樓附近需布置密度相對較大的觀測點,一周觀測2~3次,觀測地表沉降情況,并做好觀測記錄。
(1)成孔時,如遇地下障礙物,無法鉆進時,可與設計商議確定處理方法;井點管濾水管部分必須埋入含水層內。
(2)井點使用后,中途不得停泵,防止因停止抽水使地下水位上升,造成淹泡基坑的事故,備用一臺發電機。
(3)降水井正常抽水一般規律是“先大后小,先混后清”,如不出水,或出水一直較混,或出現“先清后混”等情況,應立即停機查找原因。井管淤塞,可通過聽管內水流聲,手扶管壁感到振動,夏冬季手摸管子冷熱、潮干等簡便方法檢查。如井點管淤塞太多,嚴重影響降水效果,應逐個用高壓水反復沖洗井管或拔出重新埋設。
(4)降水井設計必須確保降低地下水位在基底500mm以下,以保障邊坡不被地下水滲透,產生不穩定邊坡和使基面擾動。
TV52
A
1004-7344(2016)35-0151-02
2016-12-4
曾亮(1982-),男,中級,本科,主要從事項目管理施工方面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