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權偉
(長訊通信服務有限公司)
對移動通信室內分布系統進行監控的解決方案
林權偉
(長訊通信服務有限公司)
隨著我國應用智能移動設備的人群規模不斷擴大,人們對移動通信的需求不斷增加,一定程度上推動了移動通信事業的發展?,F階段,我國移動網絡站點數量已經得到了大量的增長,相應的維護工作難度也隨之加大,尤其是移動通信室內分布系統方面,一旦出現故障問題,很難得到及時解決,而監控系統的運用,則能夠有效解決這一問題。本文基于移動通信室內分布系統進行監控的解決方案進行了研究。
移動通信;室內分布;數據節點;監控;解決方案
近年來,我國移動通信技術得到了快速的發展,為滿足人們與日俱增的通信需求,各大運營商也積極拓展移動通信網絡規模。監控工作是維護通信網絡正常運行,保證人們良好通信的重要工作,而通信網絡規模的擴大,監控工作就顯得尤其重要。目前移動網絡中的有源設備完全具備了監控功能,但對于占據很大投資份額的室內分布系統,仍然處于失控狀態。目前室內分布系統的故障只能被動等待客戶投訴,故障定位也很繁瑣,對于大型樓宇,故障處理時間將會極大地延長,極大地影響了客戶滿意度。對此,各運營商也開始引入監控系統,對室內分布系統進行監控。
室內分布系統是用于改善建筑物內移動通信環境的一種方案,其原理是通過各種室內天線將移動通信基站的信號均勻地分布到室內的每個角落,從而保證室內區域理想的信號覆蓋。
移動通信室內分布系統,主要涉及:
(1)大型場館、賓館酒店等人流相對密集的場所,從而確保能夠滿足人們的通信需求;
(2)彌補室外基站覆蓋方面的盲點。
室內分布系統主要由施主信源和信號分布系統兩部分組成。施主信源包括基站、基站拉遠設備、無線或有線中繼設備等。室內信號分布系統由有源器件、無源器件、天線、纜線等組成。

圖1 室內分布系統的構成
室內分布系統中施主信源部分已經形成了較為成熟的監控體系,而對室內信號分布系統的監控,欠缺嚴重。通常情況下,室內分布系統建設的場所都不是運營商的自有物業,受人為因素造成信號故障的事情經常發生,而在缺少監控的情況下一般只能被動等待客戶投訴,才能發現系統問題。
在中國,移動通信用戶經過前幾年的爆炸性發展,到目前用戶已經接近飽和,各大運營商想要留住或者增加更多用戶,只能通過優質的網絡質量取勝。因而,對網絡進行全面監控,實時發現網絡故障、及時解決,運營商才能確保網絡質量,提升用戶感受,贏取市場份額。
2.1 傳統對于室內分布系統的監控的幾種嘗試
(1)對信號分布系統的傳統器件進行改造,引入具有監控功能的有源設備。如:將室內天線改造為具有監控上報功能的室內天線(見圖2)。

圖2 改造后系統圖構成
缺點:有源器件的故障率比無源器件的故障率高,將有源器件加入信號分布系統中,極大地增加了系統的不穩定性,增加了維護成本。有源器件采用市電供電方式時,工程建設難度增加,不利網絡建設;采取用電池供電時,需要更換電池,維護成本高,不利后期運營。
(2)通過系統對室內分布系統的關鍵信號指標進行分析,對指標有異常的室內分布系統提出告警。
缺點:監控管理難:傳統DAS無法主動監控,目前只能通過投訴、話務分析、指標分析等被動發現問題;網絡測試難:傳統室分網絡需靠入場步測,物業難獲??;故障定位難:只能定位到站點級,難以進一步準確定位。
2.2 目前于室內分布系統的決解方案
(1)基于RFID的室內分布系統的監控方案。

圖3 RFID的室內分布系統監控結構圖
遠端監控主機信號與直放站輸出通過合路后共同進入分布網絡,末端監測單元直接串接在天線和分布網絡耦合器或功分器之間。
RFID監控是通過FR信號的收發來實現的。遠端監控機可以將讀到標簽的RF相關信息通過信號分布系統發送末端檢測單元。信號在某個位置的強度,一般來說,每個末端檢測單元發出的信號的強度都是一個定值,但是當讀寫器與標簽的距離不一樣時,接收標簽發送回來的信號強度也就不一樣。根據接收到信號的強度,利用理論和經驗傳播損耗模型,可以將傳輸損耗轉化為可用于分析監控的數據。式(1)是一種對數-常態分布傳播損耗模型:

遠端監控主機根據末端檢測單元的反饋,并通過算法檢查室內天線的輸出功率/駐波比,出現故障及時上報。
特點:施工簡單,末端檢查單元無需逐點單獨供電,每個監控主機只需要一個SIM卡就可以及時報告室分信號分布系統的故障,及故障位置,可以降低室分維護成本并提高故障響應時間。投資較小、施工容易,適合舊系統改造及話務量不高的場景。
(2)基于華為pRRU的室內分布系統的監控方案:LampSite解決方案。

圖4 LampSite室內分布系統監控結構圖
特定:器件少,都是電信級無需鏈路預算,設計簡單;節點少,工程易監控;多制式功率參數調整;KPI與話務分布一目了然,每個設備的工作狀態全部監控;網優及維護簡單。該方案的分布結構與傳統室分分布系統結構不同,投資造價較高,但優點明顯,適合中高價值區域。
我國應用智能移動設備,尤其是智能手機的用戶不斷增多,甚至一些小學生和老年人也開始予以應用,這就大大增加了我國通信壓力。為確保人們正常通信,移動公司也需要做好相應的基礎維護工作,加強對移動通信室內分布系統的監控。由于室內室內分布系統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因而,在監控工作中,工作人員還應結合實際情況,建設良好的監控體系,保證站點順利接入監控平臺。從而,在做好日常維護的同時,實現監控工作的經濟性、可靠性。
[1]郭長澤.移動通信室內覆蓋系統四網融合項目管理研究[D].中國科學院大學(工程管理與信息技術學院),2013.
[2]麥曉彬.移動通信室內覆蓋系統研究與實現[D].南京郵電大學,2012.
[3]胡宜雪.移動通信家庭室內分布系統的研究與設計[D].武漢郵電科學研究院,2012.
[4]廖鴻雅.移動通信TD室內覆蓋解決方案[J].通信與信息技術,2011(3):70~73.
[5]王鼎鼎.移動通信中室內分布覆蓋的優化研究[D].上海交通大學,2011.
TN929.5
A
1004-7344(2016)35-0235-02
2016-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