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日至5日,天津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依法分別對翟巖民、胡石根、周世鋒、勾洪國顛覆國家政權案進行一審公開審判。法庭認定4人顛覆國家政權罪罪名成立,分別判處了他們從有期徒刑3年(緩刑4年)到7年零6個月的不同刑罰。
他們4人都是去年7月份被采取強制措施的,西方輿論將之稱為“709事件”,并定義成中國官方對維權律師的“大規模抓捕”。這一年多西方對中國人權的攻擊主要集中在了這個事情上,西方國家的政府不斷干預,一些力量煽動、組織被抓人士的家屬鬧事,制造新的輿論事件,試圖給司法機關審理案件的過程施壓,并抹黑中國的法律制度。
然而對上述4人的法律制裁堅決依法推進了下去,這是去年7月1日《國家安全法》正式實施以來,涉及顛覆國家政權罪的案件第一次突出進入公眾的視野。對這4人的審判對于在不斷遭到西方輿論攻擊的領域加強并堅持法治,對于幫助中國社會厘清重大是非,正確區分什么是多元化時代的正常意見表達,什么是法律決不容忍的危害國家的破壞性行動,還有對于打擊一些激進“推墻”者的囂張氣焰,都具有重大意義。
本案幾個被告人所從事的違法犯罪行為無疑有強烈的政治目的,但這不意味著對他們的追究就是“政治打壓”。維護中國憲法所規定的國家根本政治制度,這既是政治,也是法律。對4人的追究沒有繞到經濟等其他領域,而是直接制裁他們顛覆國家政權的罪行,這樣的明確和針鋒相對是中國國家體制正義和坦蕩的體現,也是中國全社會政治及法律信心的展示。
律師是法律工作者,極少數律師卻走向法律的對立面,還一度理直氣壯的,這反映出西方意識形態滲透的嚴重程度。以實際行動對抗國家根本政治制度,煽動民眾將現行法律體系當作“惡法”來抵制,他們竟然認為這“不屬于違法”,屬于“言論自由”,這樣的糊涂真是驚人。
如果任這樣的歪風邪氣在中國社會蔓延,那么我們就是在允許國家滑向由西方主導的“政治改造”非西方世界的所謂潮流,使走向復興的中華民族中途拐彎,面臨巨大的政治不確定性。
周世鋒等4人最終遭到依法制裁,西方對他們的支持受到中國法律的蔑視,顯示了中國主權的完整和強大。西方對中國社會的滲透雖然很活躍,但是在體現這個國家主權的核心領域,無西方立錐之地。一些曾試圖依靠西方庇護的激進對抗人士最好放棄幻想。
本周的上述一系列宣判是中國依法治國的一個堅實腳印,西方輿論把它們描述成對“言論自由”的打壓,有少數國內網絡活躍人士也跟著起哄。我們想強調,中國社會必須建立起把開放言論同放任破壞國家法治區分開來的直覺能力和司法判別能力,我們必須拒絕把“言論自由”當個筐,什么違法行為都往里裝的各種鼓吹。
互聯網時代的中國離不開對活力的釋放和保護,國家也必須一步步堅決地往前走。對于如何活躍社會,國家面臨長期探索,這是決不能松懈、簡單處之的領域。然而所有這一切都同把中國往失序、動蕩方向推,最終要搞垮社會主義制度是完全不同的兩回事。
周世鋒等那些人在思想上早已同中國根本政治制度為敵,對此他們自己很清楚,公眾也一目了然。政治上的錯誤選擇導致了他們對法律的錯誤解讀。他們在對抗憲法的政治方向上猛跑,怎么能不撞到法律的墻上?真心希望他們的教訓能被至今仍執迷不悟的人汲取。▲
環球時報2016-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