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西央宗,德 央,德 吉
西藏電視臺,西藏拉薩 850000
新媒體時代下新聞從業者的職業素養缺失及培養
扎西央宗,德 央,德 吉
西藏電視臺,西藏拉薩 850000
隨著網絡技術的快速發展,新媒體也由此衍生。如今新媒體也具有許多形式,且在信息媒體中占據主要位置。視頻傳播的方式和傳播主主體隨著新媒體的出現而發生了改變。面對新的媒體的出現,電視記者應具有什么樣職業素質,又缺失了哪些素質,怎樣解決這些問題是文章要探討的問題。
新媒體;職業素養;電視記者
隨著新媒體的廣泛應用,傳統的新聞、電視節目的傳播方式產生了變化。各種信息的傳播速度變快,傳播途徑增多,傳播的范圍也更加廣泛。但在這些豐富的信息中不乏虛假信息、侵權信息和重復的信息。面對這種情況對電視記者和編輯記者提出了新的職業素養。電視記者和編輯記者是文字工作者,是社會信息的傳播者,是社會的觀望者,是這個時代的眼睛,是正確輿論的引導者,所以提高文字工作者的職業素養是重要的工作核心,是眼下需要盡快尋找辦法解決的問題。
新媒體時代下電視記者職業素養的缺失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
1.1電視記者在采訪的過程中容易受到干擾
電視記者身處采訪現場,采訪現場有諸多不穩定因素,如事故現場場面慘烈駭人若記者不具備較好的心理素質而產生恐懼心理則會影響對現場采訪的效果,若是記者位于危險的境地如洪水、地震等,當記者處于這種環境中,感覺自己隨時會有生命危險,因為害怕出事故而產生的恐懼感會影響記者對現場情況的報道,他們如果沒有冷靜鎮定的頭腦就會影響他們的語言組織和表達能力,甚至造成采訪工作無法順利進行。
1.2面對突發狀況不能鎮定應對
采訪現場會隱藏很多隱患,如受訪者情緒不穩定,不愿配合采訪,處理事件能力低的記者不會對受訪者進行心理疏導,不能為事件的采訪爭取機會,這樣不僅不能采訪到事情的真相還很容易吃閉門羹。如在采訪現場有人強制抵御記者采訪甚至發生肢體沖突,職業素養差的記者處理不當很容易造成采訪中斷或工作人員受傷,所以面對這種情況需要記者擁有較強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對抗緊急事件的能力。
1.3有的電視記者道德素質不夠高
如今隨著新型媒體的出現,大眾關注的焦點也越來越難以掌握,所以有的記者為了抓住觀眾的注意力而對新聞事實進行大肆渲染,添油加醋,扭曲事件真相,向大眾傳達一種不好的社會思想。或在采訪中,一味追求事情真相,不顧及受訪人的心理感受,問許多受訪者隱私或不該問的問題,給受訪者帶來心理陰影。甚至有些記者為了報道新奇有趣的新聞而去捏造假的新聞事件,電視記者本就是社會現實的目擊者和傳播者,如果報道的都是虛假事件,那么就違背了記者這個行業的行為規則,沒有擔負起自己工作對社會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電視記者的政治修養和專業技能不夠高。許多電視記者都是中途應聘這個職業的,專業學習新聞并且是本科生的很少,所以他們缺乏新聞理論知識的思考,想的方面和角度過于單一,而且無法深層次的理解新聞事件對社會有怎樣的影響。寫出的稿子,報道的事件不能很好的反映事件的真實內涵,起不到教化民眾的作用。還有些電視記者在操作技能方面也比較薄弱,他們甚至不會熟練運用各種各樣的新媒體軟件,無法將新媒體傳播的優勢最大程度的發揮出來。
電視記者的職業素養培訓和媒體監管力量薄弱。據統計調查顯示我國大量高等學校每年都增加開設與新聞相關的專業和系別,在校學習新聞專業的學生多達十幾萬人。在這些對新聞專業進行知識教育的過程中老師只注重成績,不注重對職業道德和實際操作能力的教育。致使學生在工作以后不能將職業道德素養在工作中體現出來,不能很好地應付工作中所存在的問題。有人說過學習新聞最好的辦法就是實踐,加強在教學中的實踐活動有利于新聞從業人員提高工作質量和職業道德素養。此外,許多學校為了適應行業的快速發展,為了學校的經濟利益而開設新聞專業。由于媒體傳播專業開設的時間短,所以師資隊伍方面、教育模式方面都不夠完善,培養出來的學生或許也不具備比較優良的技能。另外,政府對媒體監管的力度不夠也致使新聞從業者的職業素養缺失。我國對新媒體傳播虛假不良信息等等不合理的行為的相關法律還不完善,一旦違反職業素養的事件發生之后,當事人很難得到應有的制裁,所以導致許多新聞工作者制造、夸大新聞事件進行報道,或扭曲事實誤導真相,給社會帶來了不好的影響。隨著媒體傳播的規范化,政府也加強了對媒體內部的規范化管理,并且制訂了實施規則,但由于缺乏監管力度所以還不能起到很好的規范效果。
3.1加強電視記者的思想教育和文化修養
電視記者的職業素養是一種社會意識形態,是一種價值觀念。這種職業素養是通過工作實踐形成的。作為電視記者要時刻明白自己所處行業的道德規范,加強自身的文化修養,明白自身工作對社會所產生的巨大意義。電視記者要在日常的生活工作中積極積累提高職業道德素質的知識,并以此作為自己的行業規則,要嚴格遵守行業道德規范。相關電視媒體的管理人員也要加強對電視記者的管理和培養。定時對電視記者進行員工職業道德素養的培訓。強調工作的自覺性和真實性。組織員工詳細學習中國社會注意核心價值觀和馬克思主義實事求是的精神。以此來促進電視媒體行業的規范化,提高電視記者采訪、報道新聞的質量。使電視記者學會自覺維護媒體隊伍的自身形象,更好的為人民服務。
3.2建立相關的監督機制
要建立規范科學的的媒體行業標準,制定職業道德評價制度。在電視媒體行業出現職業道德低下的主要原因就是相關部門的監管力度不夠。媒體各部門成員分工不夠明確,致使出現問題相互推給對方,也使得部門管理混亂,監督不能得到有效實施。在媒體的整個生產運營的過程中,媒體的運營與媒體的管理活動要劃分部門分開執行,信息的收集和整理,到編輯成視頻和文字都由電視記者和編輯完成,媒體的信息傳播則由宣傳部門進行,這樣分工合作,各司其職,并為這些部門制定行業道德規范,這樣就不會出現行業職業道德混亂低下的問題。另外,電視記者要與信息受眾群體保持密切的聯系,為的是保證可以隨時聽取受眾者對電視記者工作的看法和建議,主動接受人民的監督,確保工作具有良好的社會效應,有正確的社會輿論導向作用。
3.3建立社會誠信體系和個人職業素養檔案
誠信是金,良好堅固的社會信用是中國經濟快速有序發展的重要基礎。作為一名電視記者要遵循社會發展的重要基礎條件。在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上曾提到要把誠信建設放在所有建設工作中的首要位置,要加大力度促進政府誠信,商業誠信和司法誠信,要求盡快建立全范圍的社會信用體系。由此可見,對于電視記者人員要遵守職業誠信的重要性。我國媒體行業健康有序的發展當然也離不開社會誠信體系,這個誠信體系需要我們每一個電視記者的努力。這就需要每個電視記者建立個人職業素養檔案,以此作為自我監督的根據,促使每個電視記者按照職業道德規范來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讓自己時刻處于政府、部門、民眾、自身的監督之下,我們就會自覺遵守行業規范并提高自身的職業素養。
總而言之,在新媒體時代信息大量商業化的浪潮沖擊下,不少電視記者的職業道德素養低下,忘記了自己的社會責任和工作性質,致使電視這一傳統媒體的公信力遭受損失,所以我們要加強自身的職業素養建設,努力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腳踏實地的為人民服務,傳播真實有效的信息,為社會建設出一份力。
[1]劉冬妮.我國新聞從業者職業道德缺失原因探析——以電影《搜索》為例[J].西北人文科學評論,2014(00).
[2]周燕.從微博的興起解析新聞從業者的職業倫理道德和操守[J].中國報業,2013(8):87-88.
[3]王志起.學做一名合格的新聞人——給“80后”“90后”新聞從業者的建議[J].中國地市報人,2011(8):115-116.
[4]張志安,陶建杰.網絡新聞從業者的自我審查研究[J].新聞大學, 2011(3):153-157.
G2
A
2096-0360(2016)17-0176-02
扎西央宗,研究方向為電視記者采訪,新聞傳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