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專題·首都特色【平谷】
平谷區總工會通過加強社區(村)工會服務站的建設,逐步建立了由區職工服務中心、鄉鎮街道服務站和社區(村)服務站組成的小三級服務體系,全力為職工提供全覆蓋、普惠制的服務,滿足不同職工群體多層次、多樣化的需求。
困難有幫扶。抓實抓好“春送崗位、夏送清涼、金秋助學、冬送溫暖”品牌幫扶,2015年全年推薦100余人再就業,送清涼慰問一線職工近萬人,幫助135名困難職工子女就學,兩節期間共慰問困難職工1139人,救助臨時致困職工162人,籌措發放慰問金、助學金共計334萬元。
醫療有互助。職工互助保障第二醫保作用的發揮,大大提升了職工因病或其他突發情況致貧致困的抗風險能力,“六項互助保障計劃”覆蓋職工達1.5萬人,2015年全年理賠884人次,金額71萬元。職工醫保二次報銷1.17萬人次,金額246.1萬元。
文體有平臺。推進《在職職工文化體育發展助推計劃》,以“勞動創造幸福”為主題,開展“五一”職工文化活動,推出了職工喜聞樂見的文體活動,職工參與率占職工總數的50%。包括全區范圍職工徒步大賽,組織6000人次職工優惠觀影等,各項活動贏得了廣大職工的熱烈歡迎和積極參與。
身心有關愛。推行《在職職工心理發展助推計劃》,實現職工心理疏導室在全區各級服務站的全覆蓋,做好職工心理知識宣傳、心理疏導服務工作,推進職工心理健康體驗和體質測試工作,邀請勞模走進基層企業,舉辦“關愛職工”勞模義診活動,為一線職工送健康。
提升有途徑。研究推出了“企業一線職工技能提升助推計劃”,依托“職工書屋”、“職工學習超市”以及“通用能力培訓”等培訓課堂,搭建職工學習平臺,讓廣大一線職工受益,培養出一批各類專業技能人才,在北京市技協杯提琴制造工藝競賽和汽車零部件行業職業技能大賽中,平谷參賽職工取得了較好名次。
創新有支持。發揮職工創新工作室帶動作用,舉辦技能競賽、技術創新、素質提升等活動,覆蓋企業3200多家,職工4.2萬人,全年綜合創效在億元以上。
2015年,全區有6人取得《一級企業人力資源管理》證書,2人取得《二級有機合成工種》證書,11人取得《二級維修電工》證書,34人取得《二級汽車駕駛員》證書,60余人取得《高級工》證書。在培訓課程設置上,注重職工培訓的實用性和時效性,在“市級技協杯提琴制造工藝競賽活動”和“北京市汽車零部件行業職業技能大賽”中,平谷參賽職工獲得了較好名次。
日前,平谷區世紀廣場燈火通明,歡聲笑語,充滿著歡樂祥和的氣氛。當晚,由區總工會組織的“在那桃花盛開的地方——勞動創造幸福”五一勞動節文藝晚會在這里舉行。
形式多樣的文藝節目,耳目一新的表演風格、豐富的表演內容,唱響了勞動光榮的時代主旋律,傳遞了接力奮斗的正能量。整臺晚會把“勞動創造幸福”的美好愿景精彩的呈現出來,唱出了廣大職工的心聲,詮釋了全區各行各業職工在區委、區政府的正確領導下,以飽滿的精神風貌和昂揚的斗志投身平谷區建設的情懷。
據悉,該晚會也是平谷區總工會2016年開展的系列文體活動的首場演出,為豐富職工文化生活,平谷區總工會還將面向全區職工舉辦“書香工會”誦讀比賽、國學與養生大講堂、“休閑請到平谷來”工間操舞小教員培訓及比賽、“121”健步走,倡導職工綠色出行以及開辦舞蹈、國畫、太極拳職工培訓班等活動。預計服務會員近3萬人次,團結凝聚全區職工力量,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推動“休閑平谷”建設。
特約欄目主持 付曉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