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天璞, 張水定, 戴新剛, 黃柳柳, 沈立飛
(江蘇省溧陽市中醫醫院 呼吸科, 江蘇 溧陽, 213300)
?
健脾補肺納腎法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病緩解期的臨床療效
呂天璞, 張水定, 戴新剛, 黃柳柳, 沈立飛
(江蘇省溧陽市中醫醫院 呼吸科, 江蘇 溧陽, 213300)
關鍵詞:慢性阻塞性肺病緩解期; 健脾補肺納腎湯
本研究探討健脾補肺納腎湯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病緩解期的效果,現將結果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4年8月—2015 年8月本院呼吸內科住院后經對癥處理緩解出院的患者共60例,分為治療組與對照組各30例。參照中華醫學會呼吸病分會 2013年制定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診治指南》的診斷標準[1],確診為 COPD 并且處于緩解期。中醫辨證符合肺、脾、腎虛證者即可納入,排除處于COPD 發作期可造成咳嗽、氣喘或呼吸困難的其他疾病患者,合并有心、肝、腎和造血系統等嚴重原發病、精神病患者。2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無顯著差異(P>0.05)。
1.2治療方法
治療組予以健脾補肺納腎方顆粒劑(黨參3 g、炙黃芪1.5 g、白術3 g、防風1 g、五味子1 g、山茱萸1.5 g、山藥1 g、紫苑2 g、熟地黃1 g、丹參2 g,使用江陰天江藥業有限公司生產的免煎顆粒) 1劑/d,溫水沖至400 mL分2次口服。對照組給予信必可(阿斯利康生產,批號:XCWX),療程為9個月。
1.3觀察指標
① 平時感冒次數:≤30 d 1次計6分,30~40 d 1次計4分,40~60 d 1次計2分,≥60 d 1次計0分。② COPD急性加重次數:≥5次/年計6分,≤3~4次/年計4分,≤2次/年計2分,0次/年計0分。③ 平時咳嗽程度:整天頻繁咳嗽計6分,一日中時有咳嗽計4分,在早晨起床時咳嗽計2分,無咳嗽計0分。④ 平時咳痰情況:24 h痰量>50 mL計3分,>30 mL計2分,<30 mL計1分,無痰計0分,痰黃至綠色計3分,白黏液膿性色白兼黃計2分,白黏痰計1分,無痰計0分。⑤ 平時呼吸情況:安靜時即氣短計5分,稍動則氣短計3分,活動后氣短計1分,無計0分。⑥ 平時出汗情況:大汗濕衣計5分,自汗盜汗計3分,稍動多汗計1分,正常計0分。⑦ 肺功能:用力肺活量占預計值%(FVC%)、第1秒用力呼氣量占預計值%(FEV1%)、1秒用力呼氣量/用力肺活量占預計值%(FEV1/FVC)。
1.4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1.5統計軟件包進行處理,療效評定采用Ridit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行t檢驗;計數資料用卡方檢驗,等級資料用秩和檢驗。
2結果
治療組治療前后的平時感冒次數、COPD急性加重次數、咳嗽程度、咳痰情況、平時呼吸情況、平時出汗情況等癥狀比較有顯著差異(P<0.05或P<0.01);對照組治療前后COPD急性加重次數、咳嗽程度等有顯著差異(P<0.05或P<0.01)。治療組在平時感冒次數、咳痰、平時呼吸情況、平時出汗情況等方面改善顯著優于對照組(P<0.05或P<0.01)。見表1。治療組中臨床控制5例,顯效15例,好轉8例,無效2例,總有效率為93.33%;對照組中臨床控制4例,顯效10例,好轉10例,無效7例,總有效率為76.67%。治療組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1)。2組治療前后肺功能變化見表2。
3討論

表1 2組治療前后癥狀積分比較分
與治療前比較, *P<0.05, **P<0.01; 與對照組比較, #P< 0.05, ##P<0.01。

表2 2組治療前后肺功能變化情況比較
與治療前比較, *P<0.05, **P<0.01; 與對照組比較, #P<0.05。
對于COPD緩解期的治療,西醫治療經常應用氧療、長期聯合吸入長效β2受體激動劑、糖皮質激素和抗膽堿藥等藥物,但常常受多方面因素的影響,以致患者不能延續治療方案,使得病情急性加重,肺功能進行性惡化。中藥在COPD緩解期的治療中具有明顯的療效,能顯著減少和減輕急性加重次數和癥狀,保護肺功能,改善健康狀態和提高活動耐力。從中醫的辨證角度來看,COPD穩定期大都屬于肺脾和肺腎兩虛型,肺不主氣,腎不納氣,患者易出汗和感受外邪。本科自擬“健脾補肺納腎湯”,由黨參、黃芪、白術、防風、五味子、山茱萸、山藥、紫苑、熟地、丹參組成,主要功效是健脾補肺納腎,臨床療效肯定。
COPD患者的免疫功能降低是其易反復感染的原因之一。 藥理研究[2]證實,黨參、黃芪、白術、熟地藥物具有提高機體細胞免疫和體液免疫,增強機體對各種有害氣體的抵抗力,具有明顯抗氧化、增強機體免疫力及機體非特異性抵抗力,從而提高機體的抗病能力。防風[3]具有抗菌、抗炎作用,對綠膿桿菌及金黃色葡萄球菌有一定抗菌作用。五味子[4]提取物有較好的免疫興奮作用及抗菌作用,與紫菀[5]配伍具有明顯的鎮咳、祛痰之功,與丹參[6]配伍具有一定的抗菌作用,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傷寒桿菌等均有抑制作用[7-9]。
參考文獻
[1]中華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慢性阻塞性肺病學組.慢性阻塞性肺病診治指南[J].中國醫學前沿雜志, 2013, 6(2): 71-72.
[2]元藝蘭.黨參的藥理作用及臨床應用[J].中國中醫藥, 2012(19): 113-114.
[3]顧波.防風的藥理作用及臨床應用[J].首都醫藥, 2010, 10(22): 45-46.
[4]趙洪海, 王曉蕾, 張可興, 等.五味子的現代藥理作用研究進展[J].中醫藥信息, 2010, 27(4): 123-125.
[5]房慧勇, 單高威, 秦桂芳, 等.紫菀的化學成分及其藥理活性研究進展[J].醫學研究與教育, 2012, 10(29): 73-76.
[6]劉光穎, 李崢.丹參現代藥理研究概述[J].實用中醫內科雜志, 2013, 5(27): 153-155.
[7]趙新國, 張洪明, 陳季北.復方異丙托溴銨溶液聯合布地奈德混懸液霧化吸入治療D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臨床療效分析[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 2013, 17(9): 98-100.
[8]史鵬, 安東善.布地奈德混懸液和異丙托溴銨溶液霧化吸入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臨床觀察[J].吉林醫學, 2012, 33(31): 6740-6741.
[9]滕箭, 趙煒, 王建華, 等.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懸液和吸入用異丙托溴銨溶液霧化吸入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療效分析[J].中國現代醫藥雜志, 2013, 15(4): 18-21.
收稿日期:2015-12-16
基金項目:江蘇省常州市衛生局指導性項目(WZ2014028)
通信作者:張水定
中圖分類號:R 441.8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2-2353(2016)13-092-02
DOI:10.7619/jcmp.201613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