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興旺
(湖北省棗陽市第一人民醫院, 湖北 棗陽, 441200)
?
不同全身麻醉方式對老年消化道腫瘤患者術后早期認知功能的影響
李興旺
(湖北省棗陽市第一人民醫院, 湖北 棗陽, 441200)
關鍵詞:認知功能障礙; 七氟醚; 異丙酚; 消化道腫瘤
術后認知功能障礙(POCD)是老年患者麻醉后經常發生的一種并發癥,嚴重影響患者術后的康復[1-2]。POCD患者在手術前并沒有表現出認知功能方面的障礙,但是在手術后卻出現焦慮、失憶、認知以及行為方面的病理性改變,嚴重時還可能會發展成為癡呆[3]。POCD可能與麻醉具有密切的相關性。本文分析不同的全身麻醉方式對老年消化道腫瘤患者術后早期認知功能的影響,現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選取2013年1月—2015年6月來本院就診的消化道腫瘤患者共180例。納入標準: ① 患者年齡≥60~≤79歲; ② 所有的患者均因胃癌而接受消化道腫瘤的切除手術; ③ 患者不存在意識障礙,也不存在交流和閱讀的障礙; ④ 患者及其家屬對本次研究均知情,并自愿參與本次研究。排除標準: ① 患者患有或曾經患有精神類疾病; ② 近2個月服用過神經系統藥物或對神經系統可能產生影響的藥物; ③ 患有嚴重的肝腎、心血管疾病等其他系統嚴重疾病的患者; ④ 由于身體狀況不能耐受手術的患者; ⑤ 無法配合本次研究的患者。隨機分為異丙酚組、七氟醚組和聯合組。
所有的患者在進入手術室之前未服用過藥物,進入手術室之后建立靜脈通道,連接監測儀,對患者的血流動力學的各項指標進行監測。所有患者均采用相同的麻醉誘導方法,即一次給患者靜脈注射4 μg/kg的芬太尼、2 mg/kg的異丙酚和0.15 mg順式阿曲庫銨。用藥約3 min后,患者無意識后再對患者進行氣管插管,保持1 L/min的氧流量,并觀察患者的二氧化碳分壓(PETCO2)的數值,保持在40 mmHg左右,據此調節氧氣的流量。3組患者均給予0.04~0.4 μg/(kg·min)瑞芬太尼持續性泵注,根據患者的情況使用維庫溴銨進行間斷性的注入以維持肌松狀態。異丙酚組給予3~6 mg/(kg·h)的異丙酚靜脈泵注,七氟醚組給予1~3%濃度的氣體進行吸入麻醉,聯合組同時給予3~6mg/(kg·h)的異丙酚靜脈泵注和1%七氟醚吸入麻醉。
觀察指標: ① 記錄患者的性別、年齡、體質量、麻醉時間、并發癥等基線資料的情況。② 采用MMSE評分量表對患者的認知功能進行評分,該評分量表主要包括時間定向、地點定向、記憶和計算以及語言理解能力等11項內容,滿分為30分。如果患者術后的得分比術前的得分降低≥2分,則認為患者的認知功能有所下降;如果患者的得分在23分以下,則認為患者存在認知功能缺陷的情況。③ 根據患者Z計分法對患者的認知功能障礙進行判定,Z=(△X-△XC)/SD(△XC),公式中的△X是患者的MMSE評分與術前的變化值,△XC為沒有進行麻醉的患者相同時間的MMSE評分的變化值。本研究采用60例未進行手術的胃癌患者不同時間MMSE評分作為對照。如果患者最終計算所得的Z值為1.96或者在1.96之上,則認為患者出現了認知功能障礙。
2結果
3組患者在性別比、年齡、體質量、并發癥和麻醉時間等基線資料方面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見表1。3組患者麻醉蘇醒時和手術后第1天的MMSE評分均顯著低于手術前1 d(P<0.05);3組在術后第3、7天與手術前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且3組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異丙酚組麻醉蘇醒后及術后1、3、7 d的認知功能障礙發生率依次為40.00%、30.00%、13.33%、0%,七氟醚組依次為40.00%、33.33%、16.67%、3.33%,聯合組依次為36.67%、26.67%、16.67%、0%。3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表1 3組患者基線資料情況比較

表2 3組患者不同時間點MMSE評分的比較
與手術前1 d比較, *P<0.05。
3討論
術后認知功能障礙是老年患者在手術后早期最常見的一種不良反應,研究[3]證明老年患者術后認知功能障礙的發生可能受多種因素的共同影響,其中主要與老年人的身體狀況、手術方式的選擇、麻醉時間的長短以及文化水平等有關[4]。臨床研究[5]表明,全身麻醉后大多數老年患者都可能出現不同程度和不同時間的認知功能障礙,嚴重的患者可能會發展成為癡呆。理想的麻醉方式是減少老年患者術后認知功能障礙的必要條件[6]。
本研究結果顯示,胃癌患者手術后的前3 d,認知功能均存在不同程度的下降,其麻醉蘇醒后的認知功能障礙發生率最高,術后1 d的發生率也較高,直到術后3 d患者的認知功能才逐漸恢復到正常的水平[7]。異丙酚和七氟醚可以對大腦內包括腎上腺素、乙酰膽堿、天冬氨酸等在內的受體進行抑制或者激活,而這些受體活動的變化均與患者的認知功能具有一定的相關性[8]。患者術后麻醉蘇醒時,體內仍然殘留著一定劑量的麻醉藥物,對這些受體的活動產生一定的作用,因此此時認知功能障礙的發生率較高。隨著時間的延續,患者體內的麻醉藥物逐漸代謝[9],手術1 d后認知功能障礙的發生率明顯降低,術后7 d患者體內的麻醉藥物基本代謝完畢,各種受體的活動也逐漸恢復正常,老年患者的認知功能也逐漸恢復正常[10]。本研究中,七氟醚組在手術后7 d仍有2例患者存在認知功能障礙,原因可能為術后七氟醚的半衰期較長和患者身體因素。麻醉藥物在體內的存留可能與體內脂肪組織有關,年齡越大的患者,體內的脂肪組織所占的比重較高,脂溶性藥物更容易在體內存留,這也可能影響到老年患者藥物的代謝。
參考文獻
[1]關應軍, 陳勇, 蘇圣賢, 等.亞麻醉劑量氯胺酮與負荷劑量右美托咪定對老年人腹腔鏡術后認知功能障礙的影響[J].中國醫藥導報, 2015, (3): 61-63, 72.
[2]王羲鳳, 華福洲, 劉偉成, 等.不同劑量右美托咪定對老年脊柱手術患者免疫功能及認知功能的影響[J].廣東醫學, 2015(2): 308-310.
[3]李靈玲, 羅雄英, 陳濤, 等.不同麻醉深度對老年患者術后認知功能和血清S100-β蛋白水平的影響[J].西部醫學, 2015, 27(9): 1352-1355, 1358.
[4]徐忠厚, 鄭立東, 李家寬, 等.Narcotrend腦電監測全身麻醉對老年患者早期術后認知功能障礙的影響[J].中國老年學雜志, 2015(10): 2755-2756.
[5]朱茗, 李元海, 萬宗明, 等.小劑量利多卡因復合氯胺酮對老年胃腸道腫瘤患者術后早期認知功能的影響[J].南方醫科大學學報, 2015(7): 1076-1081.
[6]付征, 高金貴, 張韞輝, 等.烏司他丁對老年胃癌患者術后認知功能障礙的影響[J].重慶醫學, 2015, (6): 777-779.
[7]朱紅, 王新, 蔡云亮, 等.不同深度七氟烷麻醉對老年腹腔鏡手術患者術后認知功能的影響[J].中國醫藥導報, 2015(22): 105-108.
[8]阮緒廣, 江偉航, 程平瑞, 等.全身麻醉復合硬膜外麻醉對老年膽囊切除術患者術后認知功能的影響[J].山東醫藥, 2015(28): 69-70.
[9]雷學恒, 吳涯雯, 張雙全, 等.不同麻醉方式對骨科手術患者術后認知功能影響的薈萃分析[J].中國醫藥導報, 2015(16): 24-28.
[10]Meineke M, Applegate R L, Rasmussen T, et al.Cognitive dysfunction following desflurane versus sevoflurane general anesthesiain elderly patients: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J].Med Gas Res, 2014, 4(1): 6-17.
收稿日期:2016-03-06
中圖分類號:R 73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2-2353(2016)13-121-02
DOI:10.7619/jcmp.201613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