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潔勝
(中鐵上海工程局集團有限公司 上海 200436)
高速公路路基96區路拌改良土施工技術
李潔勝
(中鐵上海工程局集團有限公司 上海 200436)
介紹了某高速公路路基96區路拌改良土施工準備、技術要求及施工工藝、施工控aa制要點等,結合施工實際提出路基96區路拌改良土施工工藝,可供類似工程參考。
路基;路拌施工;施工工藝
某高速公路路基按照設計圖紙96區路基填筑總厚度80cm,分四層施工,分別為40cm下路床(20cm6%石灰土+20cm6%石灰土)+40cm上路床(20cm7%石灰土+20cm7%石灰土),采用路拌法石灰土施工工藝進行施工。
施工工藝流程主要有前準備、施工放樣、備料、松鋪素土、整平、拌合、靜壓、坡度控制、碾壓、自檢、、驗收等,見圖1,路拌法石灰土施工工藝流程。

圖1 路拌法石灰土施工工藝流程圖
熟悉設計文件,并進行現場核對和調查;對所有參與施工人員進行技術交底,明確各自在施工中的責任;施工前做好施工測量,其內容包括導線、水準點、中線的復核;施工前做好取土坑(外運土)的液塑限、顆粒分析、含水量、不同灰劑量標準擊實等試驗,滿足規范和設計要求;及時對進場石灰進行報驗,確保石灰質量達到設計要求的Ⅲ級灰要求。并提前3~5d對石灰進行充分消解,必要時過篩處理;對投入96區工程施工使用的機械進行全面檢查。
根據施工圖設計上路床40cm摻7%石灰分兩層施工,壓實度要求≥96%(重型擊實標準),下路床40cm摻6%石灰分兩層施工,壓實度要求≥96%(重型擊實標準)。
(1)放樣,在經檢測過的94區頂層上,按20m間距恢復路線中樁(匝道間距10m,縱坡較大或遇平曲線要素點加密中樁),根據設計寬度和填土高度推算施工寬度,兩側分別向坡腳外超寬50cm,畫出邊線。
(2)備土,根據設計要求96區壓實厚度為20cm,根據以往施工經驗,土的松鋪厚度控制在25cm,以保證最大壓實厚度在20cm左右。為保證土的均勻性和厚度一致,按照車輛運輸方量在路基范圍內用灰線布格,專人指揮運輸車卸土,為避免重車掉頭破壞下承層,采用倒車卸土,沿路線縱向向前推進的方式卸土。
(3)整平,用推土機進行整平,人工配和進行施工,平地機進行初平。
(4)含水量調整,在取土坑周圍開挖排水溝,隨時抽排溝內積水降低土的含水量,天氣較好時,一般只需經過2~3d時間的翻曬、粉碎,土含水量基本都在20%左右(雨天有條件的采用彩條布進行覆蓋),具備摻灰條件。
(5)布格、摻灰,根據設計摻灰量6%和施工厚度20cm,以及運輸石灰車輛的運輸能力進行人工布格控制摻灰量及均勻性。按照車輛運輸能力計算出石灰方格網縱、橫間距后,將石灰均勻布在網格之內。試驗人員隨時檢驗石灰攤鋪是否均勻,對不均勻處及時進行調整,以滿足摻灰的均勻性,圖2,畫格子控制填料層厚。
(6)拌和,石灰攤鋪均勻后即可進行拌和。96區石灰土的拌和,視土質情況采用鏵犁翻耕,旋耕機或穩定土拌和機進行粉碎。采用旋耕機粉碎遍數以滿足土層的拌和均勻為止,即達到土層顏色一致,無灰條形、灰斑、整體層位均勻一致,顆粒大小滿足規范要求。采用穩定土拌和機拌和時,在摻灰結束后,用振動壓路機快速以5~7km/h穩壓一遍,第一遍拌和時,下齒深度不得將施工層拌透(預留3~4cm),待第二遍拌和時下齒待下層面的1~2cm處進行拌和,以利于層與層之間的結合。
(7)石灰劑量和含水量調整,穩定土拌和機粉碎后,試驗人員及時現場取樣檢測石灰劑量,發現異常情況及時處理,直到各部位石灰劑量滿足設計要求為止。碾壓前試驗人員隨機取樣測定現場含水量。
(8)穩壓、整形,在施工土層含水量接近最佳含水量±2%時,采用振動壓路機以5~7km/h的速度快速穩壓,松鋪系數按照94區試驗段結果1.15控制,平地機整平,測量人員根據相應的縱坡、橫坡要求用灰點法,以指導平地機精平,重復以上整平工作,直到各點位高程和斷面橫坡滿足設計要求為止。
(9)碾壓,整形結束后的施工路段,采用三輪壓路機和振動壓路機,按照先兩邊后中間的行走路線進行碾壓,碾壓時速控制在1.5~1.7km/h。碾壓順序為:
①振動壓路機不振動靜壓一遍;
②振動壓路機振動壓二遍;
③18~21T三輪壓路機碾壓3~5遍,直到達到壓實度要求為止。
碾壓時先慢后快,橫向接頭對振動壓路機一般重疊0.4~0.5m,對三輪壓路機一般重疊后輪寬的1/2,前后相鄰兩區段縱向重疊1.0~1.5m,路基兩側為確保邊緣壓實,比相應的工作面增壓2~3遍,圖3,兩種壓路機配合碾壓成型。

圖2 畫格子控制填料層厚

圖3 兩種壓路機配合碾壓成型
(10)檢測,高程、壓實度、灰劑量等指標經自檢合格,報監理驗收通過后,進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
施工前清理好兩側排水溝,并與沿線排水設施相結合,保證通暢;拌和、粉碎過程派專人檢查拌和均勻性、深度以及粒徑滿足規范要求;若路基填筑分幾個作業段施工,兩段交接處,不在同一時間填筑,則先填地段,應按1:1坡度分層留臺階。若兩個地段同時填筑,則應分層相互交疊銜接,其搭接長度,不得小于3m;路基施工每層須進行削坡處理,確保邊坡順直、美觀,同時注意不同路堤高度的邊坡坡率;施工過程中,須加強沉降觀測和穩定觀測,嚴格控制填土速率,沉降應小于10mm/d,邊樁位移小于5mm/d,超過時應暫停填筑,待沉降及位移量小于規定值后再繼續施工。
嚴格按部頒《公路工程質量檢驗評定標準》(JTJ071-98)進行檢測評定。對每一層成型96區的試驗結果及施工記錄都檢驗認可后,才可以進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
通過施工效果看,高速公路96區路拌改良土路拌法施工具有施工靈活、施工速度快、作業面開闊的特點,同時從現場工序跟蹤檢驗看質量也得到了嚴格的控制,滿足“公路工程質量檢驗評定標準”要求。
[1]《公路工程質量檢驗評定標準》(JTGF801-2012)[S].
[2]《公路路基施工技術規范》(JTGF10-2006)[S].
U213.1
A
1004-7344(2016)12-0139-02
2016-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