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揚省
(廣西河池水利電力勘測設計研究院 廣西河池市 547000)
河池飛機場工程懸崖邊危石處理技術
韋揚省
(廣西河池水利電力勘測設計研究院 廣西河池市 547000)
河池機場地處云貴高原邊緣,地形、地貌、地質結構非常復雜,高擋墻和高邊坡開挖防護工程較多、范圍大、技術難度高,其中,場道工程的懸崖巖石爆破安全施工,無論是從技術上還是從組織管理上,都是極大的挑戰。河池機場懸崖邊的爆破總長2285m,機場圍界長7450m,占機場圍界的30.6%。懸崖巖石巨大,有的呈柱狀、有的向懸崖方向外凸3~6m,與下邊村莊高差約176m,村莊有大片房屋,山腳下架設有500kV輸電線路和鐵塔,爆破危險性很大,難度很高,通過采用懸崖邊危石處理技術,為工程施工安全、保證工程進度起到了關鍵作用。本文對該技術進行了詳細介紹和總結,可供類似工程參考。
懸崖邊危石;處理技術;河池飛機場工程
河池機場是一座單向跑道的民用機場,地處云貴高原邊緣,地形、地貌、地質結構非常復雜,高擋墻和高邊坡開挖防護工程較多、范圍大、技術難度高。場道工程于2009年1月動工,2010年5月完工。河池機場場道工程中涉及懸崖邊危石的爆破總長有2285m,危石區在海拔680m處,懸崖下方是大片果林,距危石直線距離350~400m有一座500kV電線鐵塔及居民房屋。
懸崖巖石巨大,有的呈柱狀、有的向懸崖方向外凸3~6m,與下邊村莊高差約176m。其中,特別危險中的危險有兩處:
第1處危石中心位置在P92.33,H95.87處,石塊伸出懸崖2~3m,面積較大,長100m,寬18m,高20m,方量36000m3,并且與內側相連處有兩道約2cm的裂縫,特別危險(見示圖1)。

圖1 危石1側面示意圖
第2處危石中心位置在P90.84,H95.87處,危石為一個直立的石柱,長寬約為4m,高10m,底部埋在土層中,無法估計根部情況。頂部略向西側懸崖外傾斜,危石影響面積約100m2,估計方量1000m3(見示圖2)。

圖2 危石2側面示意圖
以上幾處危石外的懸崖下有一個高壓電線鐵塔,有四戶村民,如不急時處理,在雨水沖刷或自然情況下危石極有可能會滾落,造成特別大的危害。
對于技術方案的設計,總的目標是既要把懸崖邊臨空危石清除,又要使爆破產生的眾多滾石分解成小塊,以減小其勢能和動能,避免給山腳下村莊的大片房屋、以及貴廣500kV輸電線路和鐵塔造成損壞。
2.1 技術要求
①控制爆破后石塊粒度≤70cm;②石塊盡可能少滾下懸崖;③爆破后不會造成工程地質災害隱患;④盡可能減少爆破產生沖擊波;⑤確保技術方案實施過程的安全合理性。
2.2 施工工藝
(1)第一處危石采用密集一次爆破(臨空部分)
施工人員在第一處危石頂部豎直打眼,炮眼間距0.5m,炮眼打至距整個石塊底部以上0.5m左右(可采用將幾個眼打穿,推算危石厚度,周圍的眼按危石的厚度減小0.5m,嚴格控制),孔徑為40mm,用藥量根據實際情況確定。打好炮眼裝完藥后,在上面覆蓋一至兩層土工格柵防護。對伸出部分危石全部打眼、裝藥,一次爆破。使整個危石一次爆成小塊滾落至懸崖下,落在防護溝內。
①體布孔:炮眼按梅花形布置,距懸崖邊臨空面抵抗線最小不能少于0.6m,靠機場中心方向必須挖空,能防止整個危石爆碎后全部滾落至懸崖下(見示圖3)。

圖3 危石爆破區玉面圖
②藥結構:從孔底起0.6m裝藥,然后砂子填充0.3m,再裝0.6m藥,頂部不裝藥部分長0.3m,用粘土筑。第1個孔裝兩個雷管,采用毫秒延時雷管,從內側起,分排爆破,最后兩排同時爆破。
危石爆破前,先清理施工現場的松散部位,查看險情,劃定當次爆破的范圍。對危石的裂縫進行觀察,發現大的變化隨時停止施工。
方案的利弊。利:①工期短,能將伸出的危險部位一次爆完;②大塊巖石能爆碎在70cm以內,減少其危害;③采用毫秒延時分段爆破,震動小,沖擊波小;④覆蓋土工格柵能防止飛石飛散。弊:爆破后危石大部分不可避免的將滾落至懸崖下。
(2)第二處危石采用密集分層爆破
采用小炮、解炮將石柱按層解小,每層厚度控制在1m內,爆炮打眼時略向機場中心線側傾斜,破出的石料會飛向機場內側。技術參數按第一處危石爆破的技術叁數。
爆破完后,用挖機將爆破松動的石塊往機場內側鉤,不形成大的滑落。控制每次爆破的深度和面積,減少震動。
方案的利弊。利:不會有大的石塊滾落至懸崖下。弊:進度較慢,費用高。作業人員施工難度增大,對作業人員安全要求高。擔心分層爆破時底部松動造成整個石柱垮塌。
2.3 施工順序
處理危石時應先處理第二處,第二處爆破至底部土方施工面后再處理第一處。
2.4 施工人員的安全
兩處危石處理時操作的施工人員十分危險,必須采取安全措施施工。
操作人員打眼、裝藥、防護時必須系安全帶。在危石內側5m,選一平整處,打眼2m深,將5m長鋼架管插入底部,伸出3m。將安全帶綁緊在鋼管上。若施工時危石滑落,綁緊的安全帶能將操作人員拉在懸崖邊,保證人員安全。特別危險部位可將挖機停在懸崖邊安全位置,將挖機斗伸到懸崖上,操作人員的安全帶系在挖機上,人站在挖機斗上施工。
①主動防護:起爆破前,用土工格柵覆蓋防飛石;②被動防護:在半山腰緩坡處設兩道防護溝攔截滾石。
3.1 土工格柵覆蓋
在危石爆破時,爆破打好炮眼裝完藥后,在上面覆蓋一至兩層土工格柵(土工格柵是一種30cm正方形連接的膠帶,內含5根小鋼絲,縱向拉力達30kN)。土工格柵四周伸出爆破區10~16m,靠懸崖邊也必須伸出5m垂下懸崖,在機場內側用鐵絲連接并綁在一根固定的鋼桿上,防止爆破時沖到懸崖下。起爆后,格柵能有效地攔住爆碎的飛石飛到懸崖外(見圖4)。

圖4
3.2 設第一道防護溝
第一道防護設在懸崖底部,在較平坦地帶開挖一條防護溝,將挖溝土堆在溝外側壓實,形成一個標準土質擋墻。以攔截懸崖邊落下的石塊,保證下方村民及農作物的安全。
防護溝形式見下圖,在現有防護溝的基礎上征地寬約12m,靠施工場地內側挖一條5m寬3m深的溝,挖溝土培于外側形成一個高3m寬4m的土質擋墻,用機械將土質壓實,擋墻頂寬約50cm,呈緩坡以排積水并可供人畜行走。在部分危險地段(主要觀察石塊落下的軌道部位)適當用砂袋堆碼,盡量不讓危石從土質擋墻頂部翻過。土質擋墻每隔40m做一個排水孔,讓雨天溝內不積水。擋墻坡腳處如不平坦,采用超挖做成反坡形式,保證坡腳穩定。此處挖防護溝長300m。
挖防護溝必須觀察防護溝與懸崖底間的地形,若發現有突出部分,此處應削平或挖低,防止石塊滾落此處形成跳板飛過防護溝。
要及時加寬加深并清理溝內石渣,恢復其攔截作用。防護溝是否增加掛網攔截滾石防護,主要根據實際地形確定。
根據以前的經驗,第一道防護溝能夠攔截懸崖落下石塊的85%(見示圖 5)。
3.3 設第二道防護溝及砂袋擋墻
第二道防護設在220kV電線鐵塔上方。根據現場地勢、地形在鐵塔上方約30m處竹林內設一道防護溝及砂袋擋墻。長約50m,寬8m,先將地基修平,堆碼一個寬3m,高約5m的砂袋擋墻。將擋墻內側的土挖低,形成一個寬3m,深1m的防護溝,滾落至此的石塊經防護溝消力后彈在砂袋擋墻內側。根據危石處理的危險情況,隨時加高、加寬砂袋擋墻(見圖6)。
如果危石處理不當將整個垮塌或雨水沖刷自然滾落,對懸崖下的村民、電線鐵塔、果樹、民房及房內財產等造成危害。

圖5

圖6
(1)危害最大的是造成人員傷亡。經常有村民在果林內勞作。懸崖邊危石清除期間,有石塊滾落山下不可避免,采取有力措施只是最低限度地減少。因此為確保安全,還安排安全員,在各路口設卡和設置安全警示牌,日夜值班,在村內顯要位置張貼安全告示,并發放到每個農戶手里,使村民人人知曉,并作好村民的安全思想工作,在排危期間山底下的村民全部組織撤離到安全地帶,爆破后視情況可返回村里,最靠近危險區的四戶農戶暫時搬離農舍,直到危險排除。村民不準進入警戒區域。
(2)第二大危害是懸崖底部的500kV高壓供電線路。若供電線路中斷,將造成南丹、大廠等縣市大面積停電,各大小礦、工廠全部將停工而造成巨大損失,關乎民生。電線鐵塔距危石處有360m,我們的爆破飛石可控制在300m范圍內,再加上危石爆破時頂部覆蓋土工格柵,飛石不會對供電線路造成危害。但較大的石塊從山坡滾下后如擊中電線鐵塔中間部位,會造成鐵塔的倒塌。按我們的爆破方法,爆碎的石塊一般可控制在80cm以內,滾落下后第一道防護溝能攔截下85%,第二道防護砂袋能攔截余下的石塊。同時還應申請供電部門對可能出現的危害作出應急處理預案。
(3)第三是對果樹、民房內的財產的危害。若石塊滾下將造成果樹的毀壞,民房的垮塌及房內財產的損失。應安排專人清點毀壞數量,按國家標準及時賠償。
(1)懸崖危石施工必須嚴格按《爆破安全規程》操作。施工時的安全防護工作一定要嚴格。
(2)施工期間懸崖下要劃定非安全區,絕對不準有閑雜人員入內。協調由當地政府、村委牽頭,做好村民的思想工作。
(3)懸崖下靠近危險區域的居民必須遷出非安全區。
河池機場場道工程懸崖邊危石處理采用爆破技術與防護措施相結合,無一安全事故發生,達到原來技術方案設計目的,該項技術方法簡單易行,不僅便于操作,而且安全可靠,效果顯著,對于類似工程具有很強的實用性,可用于邊坡工程危石處理擬定的技術方案之一。
U445.4
A
1004-7344(2016)12-0246-02
2016-4-7
韋揚省(1977-),男,中級工程師,本科,主要從事水利工程檢測、試驗及水利工程施工監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