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忠辛
(廣西融水縣國營思英林場 廣西柳州 545305)
營林造林的播種育苗技術探討
謝忠辛
(廣西融水縣國營思英林場 廣西柳州 545305)
近年來,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較為迅速,經濟的發展給生態環境造成了一定的破壞,而森林在生態環境保護中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為了使森林覆蓋率得到有效提高,需要加強營林造林工作。而在營林造林工作中,播種育苗技術極其重要,關系到營林造林的整體質量,因此,營林造林工作中應該給予播種育苗足夠的重視,不斷提高播種育苗的技術水平,為樹木種植后的順利生長提供保障,進而提高營林造林工作的質量。
營林;造林;播種;育苗;技術
在整個生態環境中,森林是不可或缺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生態環境中有舉足輕重的地位,近年來,我國各行各業獲得了比較快速的發展,對森林資源的需求量日漸增大,人們大力對森林資源進行開發,致使森林覆蓋面積呈現出逐漸減少的趨勢,對整個生態環境造成了影響。因此,國家相關部門不斷強調營林造林工作的重要性,在營林造林工作中,播種育苗是一項重要工作,但在當前,由于受到技術水平的影響,播種育苗質量還有待提高,需要對播種育苗的技術進行進一步分析和總結,使營林工作者的播種育苗技術得到有效提升,規范、有效地參與到營林造林工作的播種育苗中,從而為我國森林資源的可持續利用提供保障。
2.1 播種育苗準備工作中的技術要點
2.1.1 合理選擇、整理土地
在營林造林的播種育苗工作中,土地的合理選擇具有重要意義,關系到種子良好發育,關系到以后森林的質量。在選擇土地時,應該選擇土壤性質優良、地勢平坦、與水源相距不遠、交通方便的地區,另外,播種育苗的土地應該保證陽光的充足性,盡量避開風力比較大的地區。把土地選擇好之后,應該對其進行整合與養護,相關研究表明,不同的整地方法對土壤中的含水量會產生不同的影響,具體如表1所示,在對土地進行整理時,應該把土壤中的雜物、石塊等清除干凈,疏松土壤。在即將播種的一個月左右,應該對苗圃進行一次深度大于25cm的翻土,完成翻土工作后,施用相應的肥料,隨后對苗床進行制作,一般而言,苗床高度在20cm左右,寬度在1m左右,溝寬則應該控制在11~16cm之間。幼苗對土壤中水分的需求量不大,過多水分反而不利于幼苗的健康生長,因此,還應該保證苗圃中排水系統的完善性。

表1 不同的整地方法對土壤中含水量的影響
2.1.2 對種子進行合理選擇和處理
①對種子進行選擇,選擇那些遺傳特性具有優良性的種子,保證播種后,種子能夠正常生長、能夠抵抗病蟲,種子外觀應該整齊,具有飽滿的顆粒,保證種子的完整性,進而保證發芽率。②對種子進行消毒,在播種之前,對種子實施消毒措施,以殺滅種子表面附著的菌種,減少病害隱患,對于某些種子,在播種前應該實施包衣,防止地下蟲害的侵害。另外,應用熱水對種子進行浸泡,水溫一般為40℃,浸泡時間為一天,初次浸泡完成后,將種子倒入相關容器,如簸箕,應用一層稻草覆蓋,隨后應用30℃的水進行澆淋,持續3d,從睡眠狀態中將種子“喚醒”。③對土地實施消毒措施,將相關病原菌及地下的害蟲殺滅,使土地肥力得以提升,常用的方法為高溫法和藥劑法。④對種子實施催芽措施,應用人工的方法解除種子的休眠狀態,促進種子盡早發芽,縮短苗期。
2.2 播種過程中的技術要點
2.2.1 合理確定播種時間
在對播種的時間進行確定時,應該對當地氣候、土壤條件、林木種類特征等進行綜合性的考慮,通常的播種時間為春秋兩季。但在播種之前,需要對當地適宜生長的樹木進行了解,明確將要播種種子的習性,以此來對播種的時間進行確定,在春季播種時,應該謹防倒春寒的影響。此外,對于生長周期較短的樹種,可以以氣候變化實際情況為依據,實施隨種隨播,但需要注重幼苗的保暖工作,以保證樹木能夠順利生長。
2.2.2 播種中的技術
①保證播種密度的合理性與科學性,一般而言,需要在保證苗木生長質量的前提下,適量增大播種量,不同的苗木種類、苗齡對播種密度的要求具有差異性,通常來說,生長速度較快、苗齡較大的苗木,可以接受較小的密度;對于相同樹種的苗木,如果突然、氣候等條件比較理想,則可以適當加大密度。②對播種方法進行確定,總的來說,當前營林造林中播種的方法主要有以下三種:a.撒播,在苗床上均勻的播散種子,此種方法在桑樹、楊樹、柳樹等種子顆粒較小的樹種中比較適用,可以進一步提高土地的利用率。b.條播,將種子播種在條形的壟溝中,苗木間存在行間距,能夠保證光照、通風的充足性,苗木受光較為均勻,此種播放方法具有比較廣泛的適用范圍,播種中度顆粒種子時比較常用。c.點播,以一定的行距實施開溝處理后,以一定的株距在溝內播種種子,在核桃、銀杏等種子顆粒較大的樹種中比較適用,具有較高的成苗率,生長過程中無需間苗,但在播種過程中,應該保證種粒間距離的一致性,以保證每一苗株都可以得到相關的營養。另外,在播種種子來源稀缺的樹種時,也經常應用這一方法。d.覆土,播種種子后,覆蓋上一層土不但能夠使土壤保持濕潤,防水水分過多揮發,對地表溫度進行調節,而且能夠防止大風、鳥類、蟲類等侵害種子,但在覆土過程中,所覆蓋土層的厚度應該以具體情況為依據來確定,通常為種子顆粒大小的1.5~2倍,并保證覆蓋土層的均勻性。
2.3 播種育苗的田間管理技術要點
2.3.1 灌溉、除草技術
在苗木的生長過程中,水分不可或缺,不同的苗木品種、不同的苗木生長時期對水分的需求量不盡相同,因此,在灌溉水量與灌溉時間的確定中,應該以實際情況為依據,保證灌溉的科學性。另外,在苗木生長過程中,苗圃內可能長出雜草,與苗木爭奪養分,相關播種育苗工作人員應該注重松土工作,及時清除雜草,這樣,不但能夠避免雜草對苗木的侵害,還能夠促進苗木根部空氣的流通,為水分、養分的傳遞提供有利于條件。
2.3.2 追肥、間苗技術
苗木在生長過程中,對肥料有較大的需求,因此,需要及時施用肥料,在苗木生長的前期,以土壤養分情況為依據,在雨后施用氮肥,保證施用量的合理性;在苗木生長的中期與后期,以苗木生長情況為依據,追施磷肥、鉀肥等肥料,為苗木的木質化提供養分需求,從而保證苗木質量。間苗能夠使苗木的生長環境得到改善,讓苗木能夠順利健康生長,保證苗木之間密度的合理性,間苗工作應該遵循“早疏早定”的原則,以苗木生長速度與抵抗力為依據對間苗的次數進行確定,在實施間苗后,應該及時澆水。
2.3.3 其他方面的技術
①注重病蟲害的防治,對苗木生長的情況進行密切觀察,發現病蟲時及時采取措施,減少害蟲侵害。②在越冬時,做好苗木保暖工作,幼苗比較小時,抵抗能力不強,難以抵抗低溫的侵害,因此,應該應用覆草、土埋等保暖措施的應用,減少低溫對幼苗的侵害。③注重降溫措施的實施,在高溫及陽光直射的情況下,幼苗會被灼傷,應該應用遮陰、噴灌等措施進行防治,減少高溫對幼苗的侵害。
近年來,人們生活水平日漸提高,對營林造林工作提出了全新的要點,在我國社會的發展過程中,營林造林工作的作用極其重要,與我國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有密不可分的關系。因此,相關營林造林工作應該不斷提升自己的播種育苗技術水平,從選擇土地到苗木管理,在整個播種育苗過程中規范各項工作,提高播種育苗工作的質量,為營林造成工作的順利、高效開展提供保障,進而保證營林造林工作的可持續發展。
[1]吳志欽.談林業經濟可持續發展中的營林造林工作[J].廣東科技,2014(20):152~153.
[2]李愛玲.關于如何做好營林造林工作的思考[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5,5(8):26.
[3]劉南平.營林造林的播種育苗技術分析[J].現代園藝,2013(22).
[4]李秀環,郭全利,薛維梅,時德明.淺談營林造林中的播種育苗技術要點[J].農民致富之友,2015(24).
S723.1+31
A
1004-7344(2016)12-0191-02
2016-4-12
謝忠辛(1974-),男,助理工程師,主要從事營林造林生產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