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志
(南充市嘉陵區大同鄉農業服務中心 四川南充 637955)
農戶選擇新品種的影響因素研究
——以大田作物為例
何志
(南充市嘉陵區大同鄉農業服務中心 四川南充 637955)
黨和政府始終堅持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工作重心,國家近年出臺的一號文件,曾多次提到有關農村發展等話題,隨著我國經濟發展以及對環境要求的提高,促進農村的現代化發展已經成為了一個重要的趨勢。而近些年來我國農村的發展出現了顯著的困境,比如農民耕作收入增長緩慢,造成了日益沉重的生活負擔,這對我國的長期穩定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因此,促進農民增收已成為我國農業發展戰略的重中之重。而農民如何增收,一大因素就是耕作產出提高,這就涉及到農作物的品質與品種。隨著國家對農作物新品種的開發與重視,尤其是在促進農業技術創新、優化育種資源配置方面取得了顯著的成果,新品種數量也顯著增長,為農民在新品種選擇上提供了大量的新品種選擇空間。然而由于各種因素的影響,當前我國農村農民采用的新品種比例相對較低。為此,本文將以大田作物為例,考察農民選擇新品種的影響因素。
農戶選擇行為;大田作物;影響因素
隨著我國對農業現代化的重視以及對三農問題的研究,先后出臺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植物新品種保護條例》以及千禧年間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種子法》。這兩個重要的條例與法律對于我國農民的農作物選種產生了重大的影響,不僅農民可以自由選擇,市場上也提供了很多選擇機會,促使農作物的品種不斷增加,品質不斷上升,有關作物種子的研究也在與時俱進,相關工作人員與研究人員對育種與新品種開發的工作的創新也得到了很大的回報,這些利好都顯著提升了農民種植的作物產量與質量,最終促進了農民收入提高以及農業的更好發展。然而在新品種的選擇上很多農民由于各種原因,還是有些猶豫的,本文便以大田作物為例進行了影響因素的探究,希望給相關人員一些啟示。
1.1 農戶受教育程度
通過實地的問卷調查與數據收集,以及參考了相關經營者的意見,在研究農民自身因素中,將農戶的受教育程度作為第一個考察的影響因素。通過對一些農村的農戶學歷水平與采用新品種的數字進行了匯總,可以發現學歷越高的農民,即高中及以上學歷的農戶更加愿意嘗試新品種,而且對新技術的信任程度也最高;初中左右學歷的農民大多數有嘗試的想法,但是害怕失敗的情緒更多,所以觀察別人并在別人成功之后迅速采取措施的情況最多。而小學程度或者未受教育的農戶,更傾向于固守現狀,不愿意采用新技術。所以說,率先在高學歷農戶中推廣新品種與新技術更容易獲得認可,并以他們為基礎,通過他們的種植成功來影響其他農戶是最好的選擇。
1.2 農戶收入水平
新品種在剛剛進入市場的時候,市場零售價格顯著高于老品種。許多農民都受制于自己的經濟條件,對于高價而有風險的新品種望而卻步。許多種子經營者認為,購買高價格的新品種的農民大多自身的經濟水平較高,收入不會太低。通過實際上的調研可以發現,在與收入水平不同的農戶交流時,可以明顯發現收入水平越高的農戶對于新品種的嘗試意愿更強,對于新品種的接受程度也越高,而收入層次較低的農戶,更加傾向于低價的老品種。可以明顯認定農戶收入水平與新品種的選擇有相關性。
1.3 農戶收入來源、耕地面積和勞動力狀況
由于現在我國農村家庭很多勞動力都會外出務工,所以耕作逐漸作為經濟收入的來源之一,而這就會影響到農戶家庭的收入情況,是否以耕作為主要收入就很重要。與此同時,家庭擁有多大的地,有幾個人可以種地也會對新品種應用產生影響。經過一些數據調查匯總得出的結論是,如果家庭有其他收入來源,比如外出務工、魚塘養殖或者果林種植的話,由于大田作物耕作只是家庭收入的一部分,所以這部分農戶對于新品種的訴求是很低的,他們需要的更多的是熟悉習性而且容易種植的老品種,而不是有高產可能的新品種。反之,以耕作為主要謀生手段的農戶,對于能提高收入的新品種的嘗試欲望會更高。在關于農戶的家庭擁有土地上說,由于很多農戶種植大田作物的最主要目的是解決家庭糧食問題,以及飼養一些家畜上,并非主要供向市場,所以只要有一定的土地面積,這種需求很容易就滿足了,所以這部分農戶不愿意花時間與金錢去嘗試新品種。還有一個就是勞動力因素,由于我國農村的青壯年勞動力大多外出務工,留在農村真正從事農業活動的只有很少一部分人,而且大多數都是老人與婦女,這就導致農業的生產活動很粗放,這時候他們所考慮的就是盡可能去耕作熟悉習性的作物,而不是需要摸索的新品種。
2.1 新品種的特性
品種特性包括產量、品質、抗病性、適應性和生長期等方面。新品種不需要每一個方面都能達到優秀的表現。只要有一些地方有優勢,就可以作為新品種推廣應用。新品種的先進性和實用性是新品種的基礎,新品種的一些特性彌補了當地老品種的缺陷。如果品種生長期短,產量高,品質好,抗逆性強,適應性廣,就會成為所謂的“理想品種”,農民一定會優先考慮。但目前,新品種的研究,大多傾向于高產優質、抗病性等特點,其他方面不能相互平衡。在研究一些種子企業銷售的相關數據顯示,高產、抗逆性強、中等品質、品種適應性廣,品種銷量最大。所以說,新品種的自身特性對于農民選擇的影響是巨大的。

表1 農戶對農作物品種的品種特性要求(戶,%)
2.2 新品種的價格
新品種初始進入市場,由于研究成本的附加以及市場推廣的成本,總體價格與老品種相比肯定要高上一些,這是很正常的經濟現象。在對農戶的調查中可以發現,在高出老品種價格的時候,新品種并不是就沒有競爭力,還是有一些農戶愿意為潛在的高產付費的。而且如果新品種比老品種更便宜,反而讓農民擔心多想,影響新品種的市場占有。但是如果新品種的價格太高,由于農民的收入總體來說有限,即使它是一個很好的品種,農民也不愿意負擔。有數據研究顯示,在新品種比老品種高出3元/kg之內時,農民的嘗試欲望最高,新品種更容易被接受。3~5元間的價格差距會導致農民不愿意嘗試這種潛在的高回報,但仍有部分人愿意嘗試。在超過5元的價格差距時,農民幾乎會選擇放棄這一品種。所以新品種的投入市場需要在售價上考慮農民的接受程度,避免遭遇失敗。
2.3 新品種的廣告宣傳
對農民是否選擇新品種的調查顯示,絕大多數人購買新品種是通過不同渠道的廣告而得知的。農民大多數會對廣告產生信任,所以一個新品種的推廣離不開各種形式可以走近農民的廣告與宣傳,然而要在宣傳時注意一點就是不能過分夸張,這會導致農民對新品種有不好的印象,影響新品種的推廣。
2.4 成功使用者的帶動
每當有新品種出現時,總有一些農民愿意嘗試,這些農民的嘗試如果成功了,就很容易帶動村里其他人進行新品種的選用。①他們的成功讓別人對新品種不再持懷疑態度,在調查中,有七成的農戶愿意種植已經證明是好種子的新品種。②當一個地方的新品種嘗試成功并且推廣開來之后,這個村子的人基于對自身敢于嘗試的精神的自豪感,會自發地向外宣傳,起到十分有效的推廣作用。這就對新品種的推廣十分有用。
2.5 銷售人員的能力與素質
通過對有過應用新產品的農戶的調查可以發現,七成以上的人都是在銷售人員的介紹下,產生了嘗試新產品的想法,并且付諸實際的。要知道農村的地域范圍較小,人情社會更濃,所以很多銷售人員都與農戶熟悉,農戶更愿意相信熟人,這時候銷售人員如果能夠仔細介紹新品種的情況,以及相關技術結合后所產生的可觀的經濟效益,農戶的購買嘗試幾率會大很多。但是隨著出售種子的店鋪增多,廠商增多,相應的銷售人員的需求也在增加,然而符合需要的人才卻很缺乏。這就導致很多銷售人員的業務能力不強,對于新品種的認知程度不夠,不了解新品種的優勢,不能好好地與農戶推銷,影響了新品種的推廣。
2.6 國家和地方的相關政策
我國的糧食政策主要實施方法是政府定價收購,在保證糧食自給的前提下,農民只會根據自身意愿選擇是用優質的種子還是老種子。調查顯示,如果優質的糧食比普通谷政府收購價格高出三成,農民將愿意選購優質品種。然而我國現在的優質糧食收購價格與農民預期的差距很大,導致農民對優質品種的積極性不高。如果在政府定價上有個價格差,可能會對推廣新品種有所幫助。
通過上文的影響因素分析,可以發現要想讓農民選擇新品種,需要對新品種進行合理定價,其次就是通過一些方法促進新品種的推廣,還有就是如果當地有農業的技術部門,就可以加強他們的工作影響,讓他們對農民進行先進技術與新品種的建議與傳授,再者就是在銷售上加強網絡化、專業化建設,做好銷售人員的培養作用,通過一系列的努力進行推廣,讓農戶對新品種有所了解有所選擇,進而增加他們的收入,提升我國農業水平。
[1]姜太碧.農技推廣與農民決策行為研究.農業技術經濟,2014(1).
[2]劉元寶,張秀寬,宋秀綿,等.農戶購買種子行為探析.安徽農業大學學報,2015(9).
[3]張學明.現階段我國農業育種創新存在的問題及其對策[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3(11).
F326.1
A
1004-7344(2016)21-0200-02
2016-7-10
何志(1974-),男,助理農藝師,中專,主要從事農業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