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倩
(河北省水利水電勘測設計研究院 天津 300000)
特高壓輸變電工程跨越蓄滯洪區的洪水影響評價
張倩
(河北省水利水電勘測設計研究院 天津 300000)
特高壓跨越蓄滯洪區,對蓄滯洪區的洪水調度會產生影響,建立蓄滯洪區數學模型將擬建項目放入模型中,得出項目建設后蓄滯洪區的流勢流場分布圖,水位、水深分布圖,得出水位壅高、流速變化情況。
特高壓;蓄滯洪區;數學模型
蒙西~天津南特高壓交流輸變電工程在天津境內全長26.1km,途經靜海區、大港區,線路穿越賈口洼蓄滯洪區和沙井子行洪道,有20座電塔塔基位于賈口洼蓄滯洪區內,另有13座電塔塔基位于沙井子行洪道內,塔基全部采用鉆孔灌注樁基礎,塔基地面以上高度均為0.5m,四塔基底座,底座為正方形四個頂點。
特高壓線路工程跨越的賈口洼蓄滯洪區為海河流域大清河水系,沙井子行洪道是海河流域大清河系超標準洪水的入海通道,均屬于大清河系的蓄滯洪區。根據國家防汛抗旱總指揮部2008年國汛[2008]11號《關于大清河洪水調度方案的批復》,當大清河北支發生較大洪水,第六堡水位達到8.00m且繼續上漲威脅天津市區安全時,若文安洼尚未分洪運用,在保持河道泄洪能力情況下,運用鍋底閘并根據水情適時扒開鍋底閘西側隔淀堤向賈口洼分洪;當賈口洼八堡站水位超過7.5m時,天津市要全力搶護賈口洼段南運河左堤。當東淀、文安洼、賈口洼已充分運用,東淀第六堡水位仍超過8.00m威脅天津市區安全時,扒開南運河左右堤,利用津浦鐵路25孔橋向團泊洼分洪。團泊洼分洪后,在小王莊附近破馬廠減河左右堤,洪水經北大港水庫南側、子牙新河北堤之間的沙井子行洪道入海。
評價特高壓線路對蓄滯洪區的影響,采用水力數學模型進行計算分析,采用1:10000比例尺地形圖,進行蓄滯洪區地形剖分,構建蓄滯洪區地形數據高程模型。確定模型的內部和外部邊界條件,包括模型內的口門、橋梁、安全區及上游入流、下游出流邊界條件,確定各種內部邊界的模擬方式,采用有限元差分格式構建蓄滯洪區二維不恒定流數值模型。利用數值模型對輸電線路桿塔建設前后100年一遇蓄滯洪區行滯的洪水進行模擬,提出流場分布圖、水位、水深分布圖,分析水位壅高、流速變化情況。
蓄滯洪區中的水流主要表現為二維特征,采用圣維南方程組模擬其運動規律,基本方程為:

式中:H 為水深;Z為水位,Z=Z0+H,Z0為底高程;q為源匯項;M,N分別為x,y方向上的單寬流量,且M=Hu,N=Hv;u,v分別為x,y方向的平均流速;n為糙率;g為重力加速度,如圖1~2所示。

圖1

圖2
按照有限體積法布置二維網格的方式如圖1所示。它取單元網格為控制體,在網格中心處計算水位H,在網格周邊通道的中點處計算流量Q。即在平衡計算時,沿控制體每一邊的法向通量用該邊中點處的通量作代表,乘以邊長即為通量沿該邊的積分。中點的通量可用中心格式(如取相鄰兩格子形心處通量的平均)或逆風格式確定。則將方程(1)改寫成矢量形式,按照有限體積法,將其在控制體內進行積分,對水位Q和流量H按時間交錯計算方式(如圖2),則方程(1)可離散為:

式中:Ai為第i個網格的單元面積;Lik為i號網格的第k號通道的長度;Qik為i號網格的第k號通道的單寬流量。
為了更加準確的模擬蓄滯洪區內復雜的地形,并且減輕計算工作量,模型根據實際地形情況將運動方程進行了簡化處理。將通道概化為地面模型和連續堤或缺口堤通道進行處理,并給所有通道附加特征信息,以相應的水力學公式進行同量計算。
特高壓線路工程洪水評價模型采用1×1km2基本網格劃分,考慮鐵路、公路和水庫的曲線和不規則輪廓將網格劃分為任意形狀,對河道和蓄滯洪區采用剖分模型劃分網格,蓄滯洪區網格結點6594個,網格單元5761個,網格通道12353個。

圖3 洪水淹沒過程(30h)

圖4 洪水淹沒過程(90h)

圖5 洪水淹沒過程(132h)

圖6 洪水淹沒過程(150h)

圖7 洪水淹沒過程(300h)

圖8 洪水淹沒過程(420h)
圖3~9為洪水演進結果,洪水過程開始后約30h之前洪水進入東淀;90h大清河向清北分洪,洪水推進到東淀八堡附近;132h左右根據白洋淀十方院水位啟用王村閘向文安洼分洪,大清河向清南分洪,文安洼灘里分洪閘達到分洪條件,向文安洼分洪;150h左右小關向文安洼分洪,其間賈口洼鍋底口門到達分洪條件,向賈口洼分洪;在洪水通過獨流減河進洪閘和西河閘,通過獨流減河和海河向海區泄洪的同時,洪水向文安洼和賈口洼全面分洪。至300h之前文安洼和賈口洼得到充分運用,第六埠洪水仍較高,達到向團泊洼分洪的條件,扒開經津浦鐵路經25孔橋向團泊洼分洪,約在360h洪水到達馬廠減河附近;420h洪水經大港小王莊扒口進入唐家洼,在720h之前洪水到達沙井子行洪道入海口。

圖9 洪水淹沒過程(720h)
賈口洼蓄滯洪區內輸電線路桿塔修建后,由于塔基擠占部分行洪斷面,使得線路沿線產生輕微壅水,發生洪水時最大壅水高度為0.0129m,沙井子行洪道內輸電線路桿塔修建后,發生洪水時最大水位壅高為0.0188m,沿線過水斷面流速基本沒有變化,輸電塔對賈口洼蓄滯洪區、沙井子行洪道行洪基本不產生影響。
[1]童漢毅,趙明登,槐文信,等.洪潮遭遇情況的水動力學計算[J].武漢水利電力大學學報,2000,33(5):11~15.
[2]李大鳴,陳虹,李世森.河道洪水演進的二維水流數學模型[J].天津大學學報,1998,31(4):439~446.
[3]洪廣文,楊正己.風浪要素計算方法[J].水利水運科技情報,1978(3):25~67.
TV87
A
1004-7344(2016)21-0136-02
2016-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