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緒彪 徐振領 / 上海工程技術大學
?
國際貿易全英文課程教學環節設計及效果評價
楊緒彪 徐振領 / 上海工程技術大學
【摘 要】本文以提升國際貿易全英文課程教學的效果為目標,對“全英文教學時間和授課對象、漸進式課程設置、教學師資隊伍建設”等教學環節進行了探討和設計,從學生對教學效果的認同度出發,提出了包括“英語學習能力提高”、“專業知識掌握”、“考核和交流形式”、“學生綜合建議”四個方面的教學效果評價建議。
【關鍵詞】全英文課程;教學環節設計;效果評價
我國對外貿易的飛速發展,對國際貿易專業人才培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學生不僅要具備高水平的專業知識,還要具備國際視野和高水平的專業外語學習與應用能力,因此,不少高校都在嘗試不同形式的全英文教學改革與實踐。然而,全英文教學涉及到教學觀念的更新以及教學內容的調整,不應以犧牲專業知識和時間為代價,成為專業教學改革中的點綴和陪襯。因此如何從理論和實踐上定位全英文教學、把握教學環節設計、評價全英文教學課程的教學效果,從而為高校的全英文教學改革提供有效的實施方案,是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
(一)基于學生英語水平的教學時間和授課對象選擇
學生專業基礎知識和英語水平的參差不齊是全英文教學過程中不可避免的問題。如果不加選擇的要求一個專業的所有學生都接受全英文教學模式,往往會給相當一部分學生帶來學業壓力和心理負擔,導致專業知識的吸納大打折扣。這時可考慮按照學生英語水平、學習能力等方面的相對差異性進行班級劃分,對具備較強知識學習能力和英語學習興趣的學生率先進行全英文課程授課,其它班級學生可以采用旁聽形式逐步介入教學過程。
一般來說,國際貿易全英文教學的對象可以設定為大三以上的本科學生,這類學生經過前兩年的公共英語學習已經具備了英語四級以上的基礎,對相關專業知識和術語已經通過前面的必修課程有了一定的了解,可以更好地用英語理解專業知識,思考這些知識如何用英語表達,從而解決學生思維方式由漢語到英語的轉變。
(二)國際貿易課程內容的漸進性
國際貿易課程內容的設置不能一味強調全覆蓋,課程設置應以專業知識的掌握為主要目標,在學生可接受的范圍內進行教學內容和學時的設計,以保障學生英文學習和思維的適應過程。國際貿易全英文課程以選修課為主,正式授課前應更加注重課前輔助材料的學習以及授課過程中啟發式和互動式教學模式的應用,激發學生探究問題的濃厚興趣和強烈欲望,鼓勵其獨立思考,發現并提出問題,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運用原有知識形成舉一反三能力,鍛煉其創造力和獨立思考的能力。
(三)全英文教學師資隊伍建設
當前高校承擔全英文教學的師資主要來自兩個方面:一是本土和“海歸派”教師;二是海外專家及外籍客座教授。但是,海外專家全英文授課需要大量的經費支持,并不適用于全英文教學的全面推廣,必須通過校內教師的全程參與和學習提高來有力推動全英文教學師資隊伍的全面建設。而華人學者通常具有國內學習的背景,便于結合我國外貿實踐及中國學生的教育背景和學習能力開展課堂教學和課后交流。
(一)教學內容的選擇
國際貿易課程內容主要包括如下五個部分,每個部分的教學內容需要根據學生的專業水平和綜合能力進行選擇:
第一部分主要以時間順序介紹影響國際貿易的典型歷史事件,激發學生對該課程的學習興趣;同時,運用詳實的數據和案例介紹國際貿易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分類,有助于學生獨立閱讀世界貿易組織、聯合國貿發會、經合組織等國際組織的報告和互聯網資料。
第二部分運用微觀經濟學分析工具重點介紹傳統貿易理論(包括絕對優勢理論、比較優勢理論、赫克歇爾俄林理論等)和新貿易理論對于貿易基礎、貿易所得與貿易模式的理論解釋。
第三部分從產業組織角度分析了貿易成本、產業地理集中效應及生產的國際分工理論。
第四部分結合世界貿易組織和我國相關法律規定詳細分析了關稅與非關稅措施、反傾銷、補貼與反補貼等偶發性貿易措施以及上述貿易措施在我國的實施情況。
第五部分從經濟一體化的角度介紹了世界貿易組織及區域經濟一體化理論,重點介紹了歐盟及我國的區域經濟一體化實踐。
(二)教學內容的組織
教學內容將根據授課對象的不同選擇相應的章節,建議安排方式如下表:

授課章節 授課對象建議學時1 HISTORY OF INTERNATIONAL TRADE 本/專科 2 2 BASIC CONCEPTS OF INTERNATIONAL TRADE 本/專科 2 3 BASIC CLASSIFICATIONS OF INTERNATIONAL TRADE 本/專科 2 4TRADITIONAL TRADE THEORY:GAINS FROM SPECIALIZATION 本/專科 6 5 NEW TRADE THEORY 本/專科 4 6 FALLING INTERNATIONAL TRADE COSTS 本科 2 7 GEOGRAPHICAL CONCENTRATION 本科 2 8 INTE R NA TIONA L F R A GME NTA TION OF PRODUCTION 本科 2 9 TARIFFS 本/專科 4 10 NON-TARIFF MEASURES 本/專科 8 11 CONTINGENCY TRADE MEASURES 本科 6 12 GATT AND WTO 本/專科 2 13 REGIONAL ECONOMIC INTEGRATION 本/專科 2總計:本科44學時,專科32學時
國際貿易全英文授課的效果評價主要從學生“英語學習能力提高”、“專業知識掌握”、“書面考核和課堂交流”、“學生綜合建議”四個方面展開。“英語學習能力提高”側重從國際貿易專業英語學習和思維能力的角度判斷全英文授課對于學生英語學習能力的教學效果;“專業知識掌握”從國際貿易課程基本知識、實踐技能和國際前沿知識掌握方面考察學生對于專業知識的掌握程度評估;“書面考核和課堂交流”用于對比分析在國際貿易課程考核方面,學生更愿意采用書面模式還是課堂交流;“學生綜合建議”用于了解學生對進一步開展英文授課的意向以及中文進行知識點輔助學習的合理性。
基于多年的國際貿易全英文課程教學經驗,從學生的反饋來看,學生普遍認同全英文授課對于專業英語學習和思維能力有所提升;而相對書面考核而言,學生更愿意使用英文在課堂上與老師進行直接交流;絕大部分學生認為先通過中文學習相關知識點,有助于英文授課的學習效果,并希望多開設英文課程進行學習。總的來說,漸進性全英文課程教學的模式可以更好地提升整體教學效果,具有較好的推廣價值。
參考文獻:
[1]張千帆.高校全英語教學模式探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3,24(4).
[2]來茂德.推進雙語教學,適應教育國際化[J].中國大學教學,2005(6).
[3]邢小玲.雙語教學效果的調查分析及建議[J].統計與咨詢,2006(6).
課題項目:上海工程技術大學2015年度校級教學建設項目(《國際貿易》全英語課程建設,k201508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