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慧貞
微機繼電保護裝置在電力自動化中的應用淺析
吳慧貞
(廣東電網有限責任公司東莞供電局)
繼電保護裝置是保障電力系統穩定運行的重要設備之一,隨著電網規模的不斷擴大,電力自動化設備也隨之增多,與傳統的繼電保護裝置相比,微機型繼電保護裝置的各方面性能都更加完善,因此,大范圍推廣微機型繼電保護裝置的應用是十分必要的?;诖?,本文就微機繼電保護裝置在電力自動化中的應用進行分析,僅供參考。
微機繼電保護裝置;電力自動化;完善
微機繼電保護裝置主要將多功能、高性能的計算機作為電力系統的智能終端,通過網絡獲取電力運行及故障信息,并將所獲取被保護元件的數據成功傳送至任何一個終端或控制中心,這種情況下,微機繼電保護裝置不僅充分發揮了繼電保護的功能,還實現了電力系統正常運行下的測量、通信、控制功能,取代了以往變電所的事故音響、預告信號及儀表監測,能夠有效代替有人值守的傳統模式,從而實現了保護、控制、測量、通信一體化的目標。
微機繼電保護裝置充分運用了計算機技術,具備完善的存貯記憶能力、高速運算能力、數據采集能力,并將抗干擾措施、A/D模數變換、數字濾波等先進技術應用其中,大大提升了裝置的可靠性和速動性。和傳統繼電保護器相比,微機繼電保護裝置具備以下優勢:①有利于改善繼電保護動作特征和性能,提高正確動作率。微機繼電保護裝置擁有較強的記憶功能,能夠實現故障分量保護,可引入數理理論與技術、自動控制技術,如模糊控制、狀態預測、人工神經網絡等技術,有效提升繼電保護動作的性能;②有利于擴充其它輔助功能,如分析故障錄波與波形,附加低頻減載、故障測距等功能;③工藝結構得到優化升級,微機繼電保護裝置擁有統一的制造標準,硬件通用,裝置體積較小,有效降低了功耗;④提高系統的可靠性。微機繼電保護裝置采用了數字元件,使裝置不易受到使用年限、溫度變化、電源波動的影響,增強自身的自檢能力和巡檢能力,可利用軟件檢測出主要部件的工作狀況;⑤具備人性化的操作界面,操作靈活、維護方便,有利于縮短維修時間,可利用軟件調試運行狀態;⑥可實施遠程監控,微機繼電保護裝置具備有效的串行通信功能,可通過微機監控系統與變電所進行通信聯絡,進而實現遠程監控。
下文僅以某企業煉鋼變(35kV/10kV變電站)綜合自動化系統為例,對微機繼電保護裝置在電力自動化系統的應用進行分析。
3.1 電氣設備介紹
該企業煉鋼變(35kV/10kV變電站)有35kV、10kV變壓器兩臺;1號變壓器和2號變壓器,10kV饋出線20個、分段I個。煉鋼變的一次系統示意圖如圖1。

圖1 煉鋼變一次系統示意圖
3.2 綜合自動化系統配置
為了實現對現場設備的遙測、遙控、遙信功能,主要選擇帶有通信接口微機型繼電保護裝置SEL-351作為10kV饋出線及其分段的保護和測控裝置,每個回路布設一個,每臺變壓器配置一臺SEL-351作為變壓器的保護和測控裝置,每臺變壓器配置一臺微機型繼電保護裝置SEL-587實現變壓器兩側的差動保護功能。針對10kV饋出線及其分段,可將SEL-351安裝在各回路高壓柜上,并將所有的高壓柜集中布置在一個高壓柜室內。
對于變壓器,由于SEL-351、SEL-587在現狀較為復雜,在對其工作環境和網線的傳輸距離進行綜合分析后,可將每臺變壓器的繼電保護裝置單獨組屏成變壓器保護屏,并將其安裝在主控室內。
綜合屏的組成:為了將整個系統組成一個完整的局域網,可選擇兩臺交換機為各個信息通道提供有效的接入端口,為了保證整個系統的時鐘統一,可配置一臺電力系統同步時鐘T-GPS,從而為每個裝置和計算機進行對時。
當地監控系統主要由兩臺監控主機和一臺打印機組成,并保證兩臺主機同時運作,互為熱備用,從而組成軟硬件的冗余結構,兩臺主機都配備了Modem、網卡和CD-RW等設備。
3.3 設計說明
SEL-351利用后面板的串口1作為通訊串口,各SEL-351裝置通過DE-211將EIA-485串口方式轉換成以太網方式以DNPV3.0規約和TCP/IP通信協議經交換機后與計算機講行通信。綜合自動化系統設備清單。

表1 綜合自動化系統設備清單
3.4 微機繼電保護裝置功能的實現
3.4.1 消除事故隱患
在設計分散式系統的過程中,應確保每條線路能夠對應一個小機箱,由CNA總線通訊電纜,對主機及開柜面板加以連接。由于大量復雜的電纜連接易引發變電站安全運行事故,因此,可利用微機保護裝置分散就地完成,通過通訊線與主機實施聯絡,并讓主機負責日常管理,可節省所有控制、保護、測量、信號線均接入主控室的資金投入,以此來保障系統運行的可維護性和可靠性,消除變電站事故隱患。
3.4.2 實現獨立、統一的監控和保護
由監控CPU、保護CPU、通訊CPU對同一機箱內的各個功能進行實施和處理,將監控CPU和通訊CPU設置為一個插件,保護CPU單獨設置為一個插件,各插件之間應保持獨立工作的關系,通過串行通訊聯絡,確保監控插件和保護插件擁有獨立的電源。
3.4.3 提高裝置的可靠性
微機繼電保護裝置中的所有元件均采用CMOS工業級芯片,該芯片具備故障率低、抗干擾能力強、布線設計獨特、電磁屏蔽性強等優點,從而可確保裝置具有較強的抗干擾性能。在出現元件損壞的情況下,可通過自動化系統對其進行及時處理,確保變電站系統的正常運行。
3.4.4 CAN實時通訊網絡
CAN實時通訊網絡是DVPS-600微機繼電保護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主計算機CAN通訊卡與分散式監控保護裝置相互配合使用的狀態下,可通過網絡實現微機監控保護裝置與上位主機的連接,使繼電保護裝置具備實時采集電流、功率、電壓、開關狀態、頻率等各項數據信息的功能,以及保護、監測、控制裝置運行狀態的功能。CAN實時通訊網絡可通過主機修改裝置的各種保護參數、更改運行方式、顯示裝置工作狀態、測試保護的執行效果等,進而構成完整的變電站自動化系統。
3.4.5 DVP-602運動通訊裝置
DVP-602運動通訊裝置是戰端通訊RTU管理機,內部設置獨立CPU、RS-485、CAN通訊接口,能對變電站自動化信息和監控信息進行分類處理,基于此,將信息通過RS-232傳送至調度站前置通訊接收裝置,完成各種命令的下發,并將各種信息下發至電站分散DVP系列測量監控裝置中。
3.4.6 軟件系統結構
動態實時數據庫是軟件系統的核心組成部分,該數據庫主要采取面向目標的模塊式程序設計措施,使數據庫可為用戶提供透明化管理、多方位報警形式及多類型歷史數據管理。軟件系統中采用多樣化的模塊式報表系統、高分辨率彩色人機界面、GUI圖形系統等,從而實現單、多主機的靈活運行。軟件系統要確保數據庫可優化升級,為其自身性能的提升奠定基礎。
3.5 總結
該企業的煉鋼變所采用的微機繼電保護裝置充分運用了通信技術、計算機技術、網絡技術為35kV、10kV變電站提供了遠程監視、控制和保護功能,實現了資源共享、遠程控制和信息共享,并以微機繼電保護裝置為核心,將變電所測量、控制、計費、信號等信息納入到計算機系統中,有效降低了該企業的設備投資,極大提高了變電所運行的可靠性。
綜上所述,隨著智能電網建設步伐的加快及規模的不斷擴大,對繼電保護裝置提出了更高要求,在一定程度上,有效促進了微機繼電保裝置的發展和應用。傳統繼電保裝置已無法保障電力系統自動化裝備的有效應用,而微機繼電保護裝置因其性能的完善性,可為電力自動化系統的穩定運行奠定堅實基礎。
[1]楊寶全.微機繼電保護裝置在電力自動化中的應用分析[J].中國科技博覽,2015(17):213.
[2]康友益.淺談微機繼電保護裝置在電力自動化中的應用[J].科技創業家,2012(23):45.
[3]陳東,高靖偉,劉志明.微機繼電保護裝置在電力自動化中的應用分析[J].中國化工貿易,2014(34):78.
TM77
A
1004-7344(2016)27-0062-02
2016-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