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振中
淺析水利水電工程建筑的施工技術及管理
王振中
(大理禹光工程監理咨詢有限公司 云南大理 671000)
水利水電工程的建設作為重要的節能基礎工程項目,對于我國的經濟發展、人們日常生活水平的提高,都有重要意義,因而對水利水電工程的施工也提出更高要求。本文探討了水利水電工程建筑的主要施工技術與管理措施,以供參考。
水利水電;施工技術;管理
水利水電工程建筑的施工過程中,對于施工技術的運用和管理工作,能夠有效保障整體工程的施工進度與質量,從而達到預期的工程效益。為了真正實現對于工程建設的合理管控,相關單位與工作人員需要在實際工作中,不斷總結經驗,選擇合理的施工技術,為水利水電工程建筑建設奠定堅實基礎。
水利水電是安全無污染的清潔能源和可再生資源,對各個行業以及人民生產、生活都具有重要的推動和保障作用,為社會和經濟的發展進步作出了巨大貢獻;另外,水利水電工程可用作防洪、灌溉和發電,為我國社會安定和經濟繁榮提供了重要保障。
而在水利水電建設工程中,施工技術是建筑的根本和關鍵因素,為保證并促進我國水利水電建設事業的發展,則必須做好工程施工技術的管理工作,其意義如下:
(1)水利水電工程會建設于河流附近,且河流量通常達到一定數值,以為工程提供足夠的水資源。在具體的施工階段,必須充分考慮多方面因素,嚴格控制所采用的施工工藝技術,以適應工程實際需求,帶來相應的經濟效益,保證工程質量。
(2)加強對于施工工藝的管理,注意將工程看做一個整體,避免在施工過程中可能出現的人員渙散等問題,明確其各自的職責,劃定其職能范圍,采取統一的管理措施,確保工程能夠按期完成。提高對于建筑工程施工的管理,從而利于工程質量的提高,使工程能夠更好地實現自身作用。
3.1 導流技術和圍堰技術
水利水電工程建筑施工中,導流施工技術是特有環節。導流施工通常會遭受當地環境、氣候以及地質條件等方面因素的影響,而該施工環節對于整體工程的質量而言,具有決定性的作用,因此必須嚴格進行施工方案的設計。施工部門之間則需要相互協調財力、物理與人力等,依據工程實際選擇合理的施工方案。而水利工程中的圍堰,是一種建立于地面的臨時擋水建筑物,在工程中發揮的是處理施工導流問題的作用,在修建過程中,通常需要占據部分的河床面積,因而施工需要充分考慮結構復雜性與穩定性問題,從而減少水速沖蝕的問題。
3.2 水閘施工技術
3.2.1 閘底板、消力池和護坦混凝土施工
施工過程中要以閘室底板混凝土為主,消力池和護坦混凝土可以在施工過程中穿插進行。在施工之前要將巖基開挖面清理干凈,基礎在完成了相關驗收并合格之后就可進行閘底板混凝土的施工。可以通過工程車或者手推車將系統出料后的混凝土運輸到所需位置,通過平板式振搗器或者插入式振搗器進行振搗。在混凝土澆筑過程中要安排專人值守,重點觀察模板、底坎門槽等的位置,防止出現移位的情況。
3.2.2 閘墩施工
(1)閘墩模板安裝。閘墩所采用模板,要求具備足夠的強度與剛度,以滿足混凝土澆筑要求,保證表面的光滑平順。一般來說,閘墩模板可采用鋼筋對拉螺栓、鋼管加固的方式來立模,其安裝形式如圖1所示。
(2)混凝土的澆筑。在閘墩模板安裝完成以及清倉工作完成之后,就可以進行混凝土澆筑施工,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混凝土澆筑落差在2m以上,為了避免出現流體混凝土下落造成的離析情況,要在倉內相隔2~3m左右設置流管。在倉內劃分成不同的區域,在每個區域內進行固定的澆筑以及人工振搗,同時要確保每次入倉的混凝土厚度保持在30cm左右。
3.3 土壩防滲技術
水利水電建筑工程中,土庫常常會出現跌窩、滲水等問題,施工人員需及時發現問題,采取修補和加固措施,以避免水庫坍塌等安全事故。

圖1 閘墩模板安裝示意圖
因此,在水利水電建筑工程建設的過程中,應當定期進行巡檢,若發現問題需及時進行加固施工,從而防止土庫滲漏,提高水庫安全性。在土庫壩體灌漿施工中,技術工作人員應當針對土庫的總體情況進行詳細檢查,結合實踐狀況完成灌漿施工,注意將主排孔依據壩體的軸線進行設置,而將副排孔設置于壩體軸線正前方,距離約150cm處。兩個排孔應當分開設置,距離控制在3~5m區間,從而保證灌漿施工,提高土壩的牢固與穩定。
3.4 壩體填筑施工技術
水利水電工程建筑施工中,壩體施工通常采用流水施工的方式,然后進行卸料與平斜作業,確保施工方案的科學性與合理性。壩體的填筑也需要依據相關方案進行嚴格的施工,并且在做好準備工作后,進行鋪料、碾壓施工之前,需要合理劃分壩面的區域,然后才可以開展碾壓施工。另外,在壩體的填筑施工中,需要注意確保熱量的保存,避免流失,提高水利水電建筑工程的整體施工效率。
3.5 上壩路面硬化施工
上壩路面硬化施工的流程,通常分為:路基施工、泥結石路面施工、混凝土道緣預制與埋設,以及現有上游坡面的清基作業。清基作業的同時,通常還需要采用80HP推土機進行路基壓實施工,并放置好測量線,然后進行回填。依據其斷面比例,可以運用自卸汽車配合推土機進行碎石攤鋪,需要注意嚴格控制鋪石的厚度,通常要求在20cm以上,并保持表面平整。在每完成30m2的攤鋪施工時,就需要進行一次抽檢,而在鋪面完成后,需要進行灑水養護,并采用15T震動平壓路機實施碾壓施工。在施工中需要嚴格控制混凝土道緣質量,采用合格的建筑材料,在測量線放置完成后,通過人工挖槽,開挖至符合工程要求的高度,然后進行夯實施工。在打樁、掛線施工結束后埋設混凝土道緣,需要注意定時灑水以維持混凝土的濕度,隨后對道緣石的兩邊土方進行回填,并逐層夯實。
4.1 健全施工技術管理體系
為了能夠提高我國水利水電工程建筑施工的管理實效,相關工作人員不僅需要加強管理工作本身的開展,還需要根據工程實際情況,建立全面有效的管理體系,從而選擇最佳的施工方案,以滿足工程各方面的規范要求。就現階段而言,為了有效解決我國水利水電工程項目中存在的技術管理分工不清晰、發生故障時無法找到相應負責人等問題,可采取逐級管理的方式,迅速確定負責人,并制定相應的制度規范,從而保障信息搜索、事故原因分析、信息匯總反饋等方面的工作能夠順利進行。
4.2 技術管理
水電水利建筑工程建設中,開展技術管理的對象主要在于水電廠生產過程中所有的技術活動,通過采取嚴密科學的管理措施,將科技轉化為生產力,從而提升整體的經濟效益。在強化技術管理的過程中,要求相關工程的負責人應當建立車間、班組以及廠站之間的三級掛歷技術工作網,采取分級負責的管理措施,將具體責任落實到人。針對工程建設進行定期的現場勘查,從而提出合理的建議、技術創新以及工作總結等,并安排具有專業技術的施工人員,將活動成果進行分類,并開展技術攻關措施。通過制定相關制度,增強技術管理,采用針對性的舉措,以提升設備使用率,進而降低設備的損壞率,最終實現增收節支。
4.3 施工組織設計管理
水利工程施工組織設計的宗旨是保證工程施工質量、進度、安全、文明,以達到最好的社會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其內容與要點如下:4.3.1人員優化
在選擇編制人員的時候要盡量選擇知識面廣、技術經驗豐富的高素質技術人員,充分發揮方案編制技術人員自身的聰明才智。
4.3.2 方案優化
①定性分析施工時間、技術可行性、施工復雜程度、可靠性、安全性、人員和設備配備是否滿足施工要求;②定量分析工期指標、成本指標、投資金額計算、單位建筑面積等數據。
4.3.3 進度優化
必須仔細分析工程規模、導流程序、對外交通、資源供應、臨建準備等各項控制因素,擬定整個工程的施工總進度;確定項目的起迄日期和相互之間的銜接關系;對導流截流、攔洪渡汛、封孔蓄水、供水發電等控制環節,工程應達到的形象面貌,需作出專門的論證。
4.3.4 管理技術優化
管理人員應具備一定的專業技術水平,對施工企業要有高度的責任感,這樣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在施工前應深入研究施工方案,不放過每一個細小的環節,在施工中按施工組織設計周密施工,發現問題及時妥善處理,加強思考,不斷優化管理技術以達到最優的目的。
4.4 水利水電工程運轉中管理
水利水電工程中各種設備在進行常規性工作時,不可避免會出現一些突發狀況,這將會對水利水電工程產生一定的影響。工作人員務必要收集運轉過程中所產生的各種數據,及時改進不正確的操作,并綜合分析那些故障情況出現的原因,以便找出最好的處理方法。
工程施工人員應當積極學習新技術,掌握并熟悉新材料與施工方法的物理性質、化學性質等,從而得以有效改善傳統施工程序與修復方法,充分運用網絡規劃技術,開發維護網絡圖,維護產品質量,從而達到降低耗材、減少人力的目的。要求利用各種科學與技術監督措施,對所使用的設備進行定期測試或檢查,及時了解設備的實際運行狀態與規律性變化,確保設備能處于良好的運行狀態下。
在水利水電工程的建設過程中,通過不斷提升施工技術、施工管理以及施工控制等方式,以確保水利水電工程能夠順利建成并發揮自身的實際功效。在水利水電建筑的施工過程中,必須要從多方面增強其整體施工技術及管理,如此才能最大化的發揮水利水電工程建筑的作用。因此,對于水利水電工程建筑的施工技術及管理要綜合運用多種形式,使其在運轉中發揮最大作用,為社會造福。
[1]魏云潔.水利水電工程灌漿施工技術[J].城市建筑,2016(9):45~46.
[2]陳吉,楊衛東.水利水電工程施工成本控制措施探討[J].江西建材,2014(10):247.
[3]王靜.水利水電工程施工中的新技術應用和環境保護[J].吉林農業,2014(9):50.
TV512
A
1004-7344(2016)27-0130-02
2016-9-3
王振中(1983-),男,漢族,工程師,專科,主要從事水利水電工程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