笪賢梅
農田灌溉水渠水利工程施工技術分析
笪賢梅
(安徽泰亞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安徽合肥 230000)
農田灌溉工程在保障農作物產量,推動農業(yè)發(fā)展中發(fā)揮著無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對作為一個農業(yè)大國的我國來說農田灌溉水渠水利工程的實施無疑具有非常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本著加強農田灌溉水渠水利工程建設,完善灌溉設施目的,本文重點闡述了農田灌溉水渠水利工程規(guī)劃的基本原則,以及農田灌溉工程中的一些關鍵施工技術。
農田灌溉水渠水利工程;設計原則;施工技術
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對農業(yè)發(fā)展的重視度不斷提高,對“三農”問題關注力度、政策力度不斷加大,農業(yè)機械化作業(yè)水平逐漸上升,極大地推動了我國農業(yè)技術的進步。但由于最近幾年自然災害發(fā)生頻繁,異常氣候現(xiàn)象增多,干旱、洪澇等災害給農業(yè)正常生產造成了極大的威脅與損害,要求農田灌溉工程必須要予以不斷的完善,這是時代發(fā)展對水利工程提出的一個基本要求。
農田灌溉水渠水利工程的建設以保障農作物正常生長,降低干旱、洪澇等自然災害給農田帶來的不利影響,減少農民損失為根本目的,其規(guī)劃設計必須要遵循既定的原則,包括:①了解當?shù)厮Y源情況。對當?shù)厮Y源分布情況、調動情況、利用情況等各相關內容進行全面調查與了解,分析水資源整體情況,為農田灌溉水渠水利工程提供所需資料[1]。根據(jù)當?shù)厮Y源情況分析,一般應將水渠灌溉的源頭設置在水源豐富,水位較高處,確定大致位置后,還需全面考慮以對農田灌溉系統(tǒng)做進一步的規(guī)劃設計。②供水位置和用水量。為了保證農田水渠灌溉工程能夠順利實施,且在部分系統(tǒng)發(fā)生故障功能失效時,其他排水系統(tǒng)可以正常運作,還需要對供水位置高度進行合理設置,對獨立供水區(qū)域的用水量進行合理設定,避免水資源的浪費。③減少對民房、農田的占用。農田灌溉水渠水利工程的規(guī)劃設計應遵循減少農田、民房占用原則,降低對農民的影響。同時,遵循高效利用原則,盡可能讓更多的農田享受到水渠灌溉工程福利,盡可能使農田灌溉水渠水利工程的建設推動更多的農業(yè)生產發(fā)展。④安全。農田灌溉水渠水利工程的建設施工必須要保證施工人員的生命財產安全,保障周圍農民的生命財產安全,在各個施工階段充分做好各項安全防護措施[2]。嚴格遵守上述幾項原則,對農田灌溉水渠水利工程進行科學合理的規(guī)劃設計,盡可能提高農田灌溉工程綜合利用率,如圖1U型橫斷面設計等,可以實現(xiàn)對水資源的有效利用。

圖1 U型農田水渠灌溉工程橫斷面規(guī)劃圖
2.1 溝槽開發(fā)施工
在農田灌溉水渠水利工程施工中,土方開挖既是基礎部分也是核心部分,溝槽的土方開挖施工一般包括基礎處理、溝槽開挖、溝槽夯實等幾個基本步驟。基礎處理主要是在溝槽開挖前對地基進行地質勘探,以了解地基實際承載力,若地基承載力未達到工程施工要求,需要采取必要的措施來提高地基承載力,以確保溝槽土方開挖前地基的承載力符合設計要求,確保土方開挖施工安全,特別是軟土地基。對于軟土地基的加固處理可以采用換置法,即將不符合要求的軟土挖出,集中堆放,以優(yōu)質的土壤回填,同時采取一些加固措施,對回填土壤進行夯實。地基加固好之后,開始水渠溝槽的開挖施工,水渠溝槽開挖必須要對土方開挖的質量進行重點控制,嚴格控制,尤其是溝槽底部[3]。開挖時分兩步進行,第一次開挖要在最后預留0.2m的剩余開挖量,在安裝預埋件前進行二次開挖,若出現(xiàn)超挖現(xiàn)象應使用原土進行回填并夯實,以免對槽體土壤產生擾動。土方開挖結束后需要對溝槽進行夯實,使用適量的虛土對溝槽進行回填,回填厚度以30cm為宜,然后使用相應的電動設備對回填虛土進行夯實,溝槽結構如圖2。

圖2 農田灌溉水渠溝槽結構示意圖
2.2 混凝土澆筑施工
水渠溝槽土方開挖施工完成后,需要對槽底進行混凝土澆筑。溝槽底混凝土澆筑施工質量對整個水渠灌溉管工程質量有著重大影響,必須要引起施工人員的足夠重視,必須要全面加強混凝土澆筑施工質量控制。類似于其他水渠水利工程,農田灌溉水渠水利工程混凝土澆筑的一般步驟也大致如此,即根據(jù)工程設計要求和施工現(xiàn)場勘查,對骨料、砂石等混凝土原料的粒徑、粗細等進行合理篩選,骨料質地要均勻,含水量要適中。選好原材料后嚴格按照設計的配合比對混凝土進行制備,保證混凝土攪拌充分,混合均勻,飽和度符合要求[4]。將制備好的混凝土運至施工場地時,專業(yè)質檢人員應對混凝土質量進行再次檢查,并與之前檢驗結果進行對比,只有進場的混凝土質量達標才能用于水渠溝槽底澆筑施工。將符合要求的運至施工現(xiàn)場的混凝土立即投入澆筑施工當中,以免混凝土凝固。澆筑過程中必須要保證混凝土與溝槽底部接觸密實,且宜采用分段澆筑法,因為農田灌溉水渠一般線路較長,采用分段澆筑可以有效提高施工效率,保證混凝土施工質量。澆筑完成后需要對混凝土進行搗實,提高混凝土密實性;對混凝土外觀形態(tài)進行修整,使其與設計圖紙相一致,同時對混凝土溫度進行嚴格控制,避免溫度應力裂縫發(fā)生。
2.3 水渠砌體施工
水渠砌體在農田灌溉水渠水利工程中的地位與作用是非常關鍵的,可以說是整個灌溉水渠工程的最核心部分。由于砌體材料多種多樣,因而水渠砌體工程分為多種類型,如塊石砌體、漿砌石體砌筑、料石砌體等。其中,漿砌石體砌筑是農田灌溉水渠水利工程中采用較多的一種砌體類型。灌溉水渠砌體的施工流程大致為:配置砂漿、砌筑施工、勾縫處理三個基本環(huán)節(jié)。對于作為重要粘合劑的砂漿的配置,應對原材料進行合理選擇與嚴格檢查,確保所有材料質量與性能符合工程設計要求,禁止將不同類型、規(guī)格的水泥混合使用[5]。將符合要求的原材料按照設計好的配合比進行混合攪拌,機械攪拌時間應不少于2min,保證砂漿攪拌均勻,具備良好的和易性。攪拌好的砂漿應立即投入到水渠砌體施工當中,且應保證在2h內使用完畢。砂漿施工結束后,需要對砂漿的強度進行測試,確保砂漿強度滿足質量要求,水渠砌體足夠穩(wěn)定。砌體的砌筑施工雖然工藝相對簡單,但對于施工細節(jié)還必須要予以嚴格的把握和控制。嚴格按照設計要求執(zhí)行防線開挖施工,在注重質量的同時兼具美觀特點。砌筑施工前必須將廢氣砂漿清理干凈,保證水渠砌體具有良好的平整度。砌筑施工完成后,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對砌體進行養(yǎng)護,使砌體施工質量與強度達到灌溉水渠水利工程設計標準。回填施工要使用木桿對回填料進行搗實,并禁止與砌體發(fā)生接觸,以免造成砌體松動。砌體砌筑施工過程中相鄰兩層砌體之間很容易產生勾縫,給工程埋下滲水隱患,為了防止這一現(xiàn)象發(fā)生,有必要對砌體出現(xiàn)的勾縫進行處理。勾縫的處理可以將水泥與灰沙按照1:1的比例進行拌合,在砌體砌筑完成后的24h后對勾縫進行處理。處理前需要將勾縫內的積水、雜物清除干凈,保持勾縫清潔濕潤,且勾縫的縫寬與縫深應符合既定的要求。將單獨制備的勾縫砂漿填充到勾縫內部當中,進行壓實、平整、抹光,最終完成水渠砌體施工。
總而言之,在我國對農業(yè)生產重視度不斷提高,農業(yè)技術不斷進步的背景形勢下,農田灌溉水渠水利工程的建設必須要跟上農業(yè)發(fā)展步伐,通過科學合理的規(guī)劃設計,規(guī)范的施工,有效的控制,來提高農田水渠灌溉工程施工質量,增強農田灌溉功能作用,促進農田灌溉水渠水利工程效用最大限度發(fā)揮,從而推動我國農業(yè)快速發(fā)展。
[1]程慧敏.水利工程中農田灌溉防滲渠道襯砌的施工技術研究[J].農技服務,2016,03:211.
[2]任娟.水利工程中農田渠道施工技術分析[J].科技創(chuàng)新與應用,2016,15:197.
[3]岳云霄.清至民國時期寧夏平原的水利開發(fā)與環(huán)境變遷[D].復旦大學,2013.
[4]劉浩齊,王蘭蘭,張紅正,余元良.水利工程中農田灌溉防滲渠道襯砌施工技術分析[J].科技創(chuàng)新與應用,2013,26:180.
[5]趙靜.關于農田水利灌溉工程規(guī)劃設計與灌溉技術的核心分析[J].河南水利與南水北調,2016,07:26~27.
TV52
A
1004-7344(2016)27-0129-02
2016-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