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晶晶
爸爸媽媽若想做一名合格的家庭醫生,必須對寶寶有著深入的了解。作為寶寶的帶養人,平時就應該關注寶寶的各種變化和習慣。自己寶寶的情況,只有做父母的最了解。不要因為聽了別人怎么說,而增加不必要的煩惱。父母要相信,自己是最了解寶寶的“家庭醫生”。
小山山現在七個多月,21斤小胖子一枚。他從出生開始就不愛拉屎。排過綠綠的胎糞后,第一泡黃色花生醬便大概是4天以后。此后間隔逐漸拉長,5天、7天、9天,創紀錄的是12天都沒有大便。2個月的時候去體檢,兒保醫生很同情地表示,應該帶寶寶去醫院看看。
山山媽雖然是婦產科大夫,但也是超級容易焦慮的新手媽媽,有著一顆玻璃心。山山一出生,山媽就想一定要純母乳喂養,因為人工喂養的寶寶更容易便秘。在山媽的堅持和努力下,總算是實現了純母乳喂養。所以,在全家人都為山山“便秘”焦慮的時候,山媽超淡定的,完全沒有想著去看醫生。具體有以下幾點依據:
依據一:小山山吃母乳,每次都是山媽親喂,并且山媽從來不用什么毛巾濕巾之類的擦洗乳房乳頭(其實是因為懶),山山每次都有吃進去好多好多的細菌,這些細菌都會變成胃腸道的益生菌,有益于消化。
依據二:山山是媽媽順產生下的,經過產道時,也吃進去好多好多媽媽陰道內的細菌,一出生就有益生菌開始在他的胃腸道內定植下來。
依據三:山山雖然大便次數不多,但是他的大便每次都是正常的金黃色,散發著濃郁的酸奶味,并且性狀就像花生醬一樣,這是標準的奶娃糞便。這說明他吃下去的奶,有好好地經過腸道益生菌的消化,非常健康。
依據四:山山雖然好久不大便,但是小肚子都是軟軟的。吃奶正常、睡覺正常、逗玩會笑、并且放屁很多,解大便時表情無痛苦,由此山媽推斷,沒事兒!
后來,我在網上搜索,發現不愛拉屎的小朋友還不少呢!而且大都是純母乳喂養的!其實,只要寶寶的大便性狀不比花生醬更厚,排便時不痛苦,就不要緊。
山媽也有咨詢過兒科醫生,有的說要多喂水,有的說可以試試開賽露。山媽都試過了,喂水沒什么用,該幾天拉還是幾天拉。而且喂水很困難,用奶瓶喂不喝,用勺子喂卻喝不多。開賽露試過兩次,藥店內出售的幼兒用開賽露個人覺得尺寸也不合適,后來我給山山用的1毫升的針筒針管,抽取一點開賽露,頭上抹上麻油,塞到小肛門里面不超過2厘米。但是操作麻煩,也覺得沒有太大必要,于是放棄了。
現在,山山開始吃輔食,主要是米粉,有時會吃土豆泥、南瓜泥、胡蘿卜泥、蛋黃、香蕉泥、蘋果汁這些。大便變成了1~2天一次,性狀也變了,比較臭。說明他的胃腸道更成熟啦,腸道菌群更加豐富了。
產科醫生有話說:
當媽就是升級打怪,山山還小,但山媽已經準備好迎接他人生中第一次發熱。發熱是身體免疫系統全面動員抵抗外敵的一次戰爭,山山在生長發育的過程中,需要通過多次戰爭來強化建設免疫系統。山媽已經備下了耳溫槍,正嚴陣以待呢。
作為一名醫生,也作為一名母親,我知道在孩子長大的過程中,生些小毛小病是無可避免的,我們為人父母的要做的就是早早準備起來,甚至孕晚期就可以研究起來。同時,從出生的那一天起就及時關注他每一天的變化,摸索出最適合自家的模式。現在許多醫生也開通了公共賬號,爸爸媽媽可以多關注一下,各種知識先了解起來,在遇到情況時就能稍微淡定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