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華
二胎時代,不少家庭或許還在糾結是否要生第二個寶寶,而有一些準媽媽則沒有這種 煩惱,因為——她們懷的是雙胎。可是,雙胎也給準媽媽們帶來了別的煩惱:我需不需要額外的營養?產檢有沒有特殊的地方……
什么是雙胎妊娠?
所謂的雙胎妊娠,也就是俗稱的雙胞胎,通俗地講,就是準媽媽一次孕育了兩個胚胎,有可能將來一次生育兩個孩子,也有可能一個正常發育,而另一個因為某些原因自然萎縮了,最終變成了單胎妊娠。
雙胎妊娠有兩種類型:單卵雙胎和雙卵雙胎。
單卵雙胎(同卵雙胎)
由一個精子與一個卵子結合產生的一個受精卵,這個受精卵在囊胚期一分為二,形成兩個胚胎并進而發育成兩個胎兒者,被稱為同卵雙胎。
由于兩個胚胎出自同一個受精卵,接受完全一樣的染色體和基因物質,因此這種分裂產生的孿生子具有相同的遺傳特征:不僅胎兒的性別相同,而且外形相似,血型、智力、甚至某些生理特征、對疾病的易感性等都很一致。
雙卵雙胎(異卵雙胎)
通常情況下,女性每月排卵1次,有時因某種原因可能會同時排出兩個卵子并同時受精,就產生了兩個不同的受精卵。這兩個受精卵各有自己的相對獨立胎盤,相互間沒有什么聯系,被稱為雙卵雙胎。
這類出生的兩個嬰兒,他們比較相似,而且往往是異性的,但也有可能是性別相同的。一般而言,大多數雙胞胎(約75%)屬此。
哪些媽媽容易懷雙胎?
人種與種族:
臨床研究發現,不同人種和種族之間的多胎妊娠的發生率差異很大。
年齡:
雙卵雙胎發生率隨準媽媽年齡增加而增加,其中,雙卵雙胎在15~19歲女性中發生率為2.5‰, 30~40歲女性中則上升至11.5‰。不過,年齡對單卵雙胎的發生率影響不明顯,據文獻報道,20歲以下女性單卵雙胎發生率為3‰,40歲后僅上升至4.5‰。
準媽媽的孕、產次:
不少學者認為:分娩3次以上的女性是多胎妊娠的高發人群。
用促排卵藥物:
患不孕癥的女性如果應用促排卵藥物,可以引起多個始基卵泡同時發育、成熟,容易導致多胎妊娠。
試管內受精:
自從試管內受精研究以來,研究者發現由于備孕女性每次會在宮腔內輸入3個以上受精卵,多胎妊娠的發生率也明顯升高。
血清促性腺激素水平:
雙胎的發生與準媽媽血清促性腺激素的水平高低有很大關系。在雙卵雙胎發生率最高的尼日利亞婦女中,已經測得其促性腺激素水平較高,而在雙胎發生率最低的日本婦女中,其促性腺激素水平較低。
孕期營養:
有動物實驗證明,增加營養可以提高雙胎發生率。
TIPS:雙胎妊娠有沒有遺傳性?
流行病學資料表明,有雙胎家族史的人群發生雙胎的頻率較一般高4~7倍,單卵雙胎并無家族性傾向,而雙卵雙胎與遺傳有關。雙卵雙胎通過母親的女性遺傳而繼承,父親的作用小些或無作用。有調查對分娩2次或者2次以上雙胎的女性進行家族性研究,發現這些女性中本身是雙胎之一者占4.5‰,姐妹中有5.5‰曾分娩雙胎,其兄弟的子女4.5‰屬雙胎。
孕期有何注意事項?
相對于單胎妊娠,雙胎妊娠的準媽媽妊娠期及分娩期并發癥與合并癥明顯增多,如處理不當,可能會嚴重影響到媽媽及胎兒的健康,甚至發生生命危險。因此,確診為雙胎妊娠的準媽媽更應加強圍產期保健,使自己和寶寶安全度過妊娠與分娩這一特殊時期。
加強營養
兩個胎寶寶生長所需的營養量較大,如準媽媽孕期營養攝入不足,會影響胎兒生長發育和母體健康。因此這些準媽媽應增加營養攝入的量與質,還要注意基本營養素的合理搭配。
與單胎的準媽媽相比,她們需要更多的熱量、蛋白質、礦物質、維生素等營養素。營養要充足、合理,食物要易于消化,以保證兩個胎兒的生長發育。若孕期浮腫較重時,應適當增加蛋白質攝入量,必要時可靜脈輸入白蛋白制劑,并要限鹽飲食。
預防貧血
雙胎妊娠合并貧血發病率約為40%,這是因為雙胎妊娠的準媽媽的容量比單胎妊娠明顯增大,鐵的需求量也增大,因此往往在早期即出現貧血。
為防止貧血,除加強營養、食用新鮮的瘦肉、蛋、奶、魚、動物肝臟及蔬菜水果外,還應每日適當補充鐵劑、葉酸等。嚴重者需要在醫生指導下治療。
預防流產與早產
早產的誘發因素主要是休息不當和房事不節制。因此,雙胎的準媽媽更要特別注意,孕28~30周后應多臥床休息,宜采取左側臥位。左側臥位可以增加子宮血流量,減少胎兒對宮頸的壓迫和擴張。另外,雙胎妊娠會造成子宮腔相對狹窄胎盤血液循環障礙,其流產發生率較單胎妊娠高2~3倍,因此應加強孕期保護與監護。
由于雙胎導致子宮過度膨大,往往難以維持到足月而提前分娩。所以,懷有雙胎的準媽媽還需要提前住院待產,以保證安全順利分娩。
增加產檢次數
雙熱愛妊娠屬于高危險妊娠,除了慣例的產檢次數外,還應該遵循醫囑適當增加產檢次數。此外,雙胎妊娠的準媽媽更容易出現糖尿病和妊娠高血壓綜合征。其中,較單胎妊娠,雙胎妊娠的準媽媽妊娠高血壓綜合征的發病率高3倍,子癇的發病率則高5倍。因此,加強孕期檢查,及早發現、及時治療非常重要。
雙胎也可以順產嗎?
雙胎能否順產,這個問題需要結合準媽媽和胎寶寶的實際情況。分娩前,醫生會給產婦做詳細的全身檢查和產婦檢查,測量骨盆大小,胎位是否正常,胎心音是否在正常范圍內等等。如果兩個胎寶寶的胎位都為“頭位”,懷孕周數達32周以上,胎兒體重超過1500克,準媽媽也沒有其它剖宮產的適應癥,如前置胎盤、胎兒窘迫等問題,則經醫護人員評估許可后可以嘗試自然分娩。
如果雙胎中的一或兩個都有胎位不正的情況,或是胎寶寶有生長遲滯等問題,則需要剖宮產,一般以下幾種情況是需要剖宮產的。
胎兒或胎位異常:比如雙胎中的第一胎為臀位、或者橫位,或聯體雙胎,不適宜陰式分娩。再比如第一胎為異常頭位(高直位、額位、頦后位等)也不適宜陰式分娩。
胎兒窘迫:指胎兒宮內缺氧,由此造成胎兒酸中毒,導致神經系統受損,嚴重者可留有后遺癥,甚至胎兒宮內死亡,是產科常見合并癥。這種情況下,如短期內不能經陰道分娩,應立即行剖宮產術。
骨產道或軟產道異常:骨產道異常,比如有尾骨骨折過的準媽媽;軟產道異常,如較嚴重的陰道發育畸形、瘢痕狹窄等,或妊娠合并直腸或盆腔良、惡性腫瘤梗阻產道者。
臍帶脫垂:一些胎膜已破的準媽媽,胎兒臍帶越過胎兒先露部而先脫出于宮頸口外進入陰道內,甚至顯露于外陰部,稱為臍帶脫垂。這時,宮頸、胎兒先露部等擠壓臍帶,胎兒可能迅速發生宮內窘迫,甚至死胎死產。所以一旦發現臍帶脫垂,胎心尚存在,應在數分鐘內娩出胎兒。
頭盆不稱:是指骨盆入口平面狹窄,即胎兒相對于產婦的骨盆入口過大,不能經陰道分娩,在足月妊娠時需行剖宮產術。
此外,如果準媽媽懷的是三胞胎及以上,那么醫生會建議直接采取剖宮產的生產方式。
雙胎也有大有小?
兩個胎寶寶會一個大一個小嗎?答案是肯定的,這也就是醫學上所說的雙胎生長不一致,它是指雙胞胎兒在基因型和表型以及發育方面的不一致性。傳統定義認為雙胞胎兒的體重相差25%以上即可被診斷為雙胎生長發育不一致。
對于這一類準媽媽而言,早期發現發育不一致性尤為重要,一旦被懷疑或診斷為發育不一致性雙胎,準媽媽在加強監護的同時,要特別注意并發癥的發生,并給予相應的處理,爭取在妊娠中后期通過監測雙胎發育和血流情況,及時發現雙胎發育的異常情況。
對于生長不一致的雙胎妊娠,從我們醫生的角度來看,不僅要盡量校正兩個胎寶寶之間的體重差異,還要避免一胎死亡事件的發生,同時爭取在獲得妊娠成功的同時保證出生者的生命質量。對于估計胎兒體重不均一的準媽媽,在積極治療合并癥的同時,醫生會給予吸氧、能量補液、使用低分子肝素等方法改善胎盤功能,從根本上改善宮內微環境,從而促進胎兒宮內發育。
當雙胎妊娠合并有一胎兒發生子宮內死亡時,它的處理原則和單胞胎有很大的不同。若10周前發生,死亡的胚胎大多會自行萎縮,并由母體吸收;若孕中后期出現這類情況,產科醫師到時會密切觀察另一胎兒的變化,如沒有特殊的問題,那么可能會采用期待療法,等待擇期分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