鴨蛋兒媽媽
在看了專業人士的建議后,我們再來看看遭遇疾病時,普通家長們是怎么做的吧?雖然只是臨時的“家庭醫生”,但是這也是每一位家長不得不經歷的。
每每回憶起鴨蛋兒患上輪狀病毒的那段日子,我都感到痛徹心扉。即使之前了解和準備了很多,實際面對時還是措手不及。為此,我也記錄下來,同大家分享一下自己的家庭護理方法。
病程記錄:
鴨蛋兒當時2歲多,沒有口服過輪狀病毒疫苗。由于在旅游中吃了不潔的食物,3月5日早晨開始嘔吐和腹瀉,此后的3天,每天他都腹瀉5次左右,到了3月9日,腹瀉終于停止了。3月11日,大便終于成形,病也好了。
有信心,才能當好 “家庭醫生”
對于兩三歲的孩子而言,腹瀉不可怕,可怕的是隨之出現的脫水癥狀。在3月7日,我發現鴨蛋兒腹瀉依舊未轉好時,一大早就帶他去附近的婦兒中心排隊掛號化驗大便。當化驗結果顯示為“輪狀病毒”呈陽性時,我大舒一口氣,沒多久我們就回家了!
是的,在鴨蛋兒整個患病期間,我并沒有給他吃什么藥物,僅僅是嚴格服用口服補液鹽(ORS)。并非是我不著急,而是很久之前我就學習了很多關于“輪狀病毒”急性腸胃炎護理知識,門診時也聽取了醫生的建議,所以我知道“輪狀病毒屬于病毒感染,沒有任何特效藥。而且病毒在體內存活最多7天,就可自愈。病程期間,口服補液嚴鹽足以。”如果爸爸媽媽遇到自己未掌握的情況,那么還是建議老老實實抱著孩子盡快就醫。
家庭護理心得:
鴨蛋兒生病的時候,是我揪心萬分的時候,也是我學習和總結的時候。而這次輪狀病毒也不例外,在此也總結一下。
先嘔吐,繼腹瀉,是急性胃腸炎的特征。建議檢查大便常規+輪狀病毒等抗原,確定感染的原因,考慮治療方案。
細菌感染才需口服抗生素,但絕大多數是病毒感染;若病毒感染,抗生素不但無效,反而加重腹瀉。
預防和治療脫水也十分重要。口服補液鹽,嚴重時才需靜脈輸液。
千萬不要使用止瀉治療,首要做的事情就是:化驗大便。待化驗結果確診后,再對癥護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