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農資》記者 汪洋
服務為媒 架起心系“三農”連心橋
——訪云南農業生產資料股份有限公司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趙貴虎
□《中國農資》記者 汪洋
近年來,云南農業生產資料股份有限公司在市場戰略布局上勤摸索、重實踐、早調整,堅持“開放包容,整合資源,合作共贏”的企業發展戰略,適時走出了一條企業轉型發展的新路子。2016年,云農股份原有的農藥分公司、進出口部通過轉型調整,順利升級為云農股份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國際貿易有限公司。新成立的兩家公司下一步如何謀劃優勢業務又快又好發展?如何應對轉型升級后的新機遇、新挑戰?圍繞相關話題,近日,云農股份兩家公司負責人接受了《中國農資》記者的專訪。

《中國農資》記者:近年來,云南農資市場吸引了更多農資企業的加入。面對現狀,公司將如何確定未來發展方向?公司提出了“以效益為中心,以市場為導向,以服務促銷售”的經營方針,對于服務的認識與理解,您如何看待?
趙貴虎:作為高原特色農業的典型代表,云南省目前已成為我國特色現代化農業中的重要一部分,同樣也蘊含著巨大的農資市場商機。正因如此,云農股份農業科技有限公司主動把握新形勢、開拓新思路,以服務強功能、以合作聚實力、以品牌贏市場,把自身創業與創新服務緊密聯結在一起,架起了一座企業心系“三農”的連心橋。
農資科技系列化服務是供銷農資系統長期以來堅持開展的一項工作,也是響應政府“科技興農”戰略,實現為“三農”服務的重要措施。經過探索、實踐和總結,公司與多家農藥生產企業合作后發現,技術服務在農藥產品銷售中起到了關鍵作用。我們根據云南省主要作物結構特點及相關公司的產品結構,著重抓住中藥材、花卉、煙草等關鍵作物,通過對現有產品進行組合,提出一系列病蟲草害防治解決方案。這些解決方案一方面為產品銷售奠定了技術基礎;另一方面為作物健康成長提供了有力保障。此外,我們還針對客戶、農戶私人訂制了一批個性化、細致化的優質服務,為協助客戶提高銷售、助力農戶科學種植做出了積極嘗試。
《中國農資》記者:面對農藥市場競爭激烈、生存空間受擠壓的現狀,公司如何尋求發展突破口?公司與多家國外知名農藥企業形成的緊密合作,有沒有獲得更深地體會?
趙貴虎:近年來,農藥市場競爭加劇,商品價格波動加大,經營風險徒增。目前不少供貨商、包括一些外商已逐步改變營銷策略,把銷售渠道直接延伸到二級甚至三級經銷商,使我們的生存空間受到了很大擠壓。公司自2001年改制后的近10年時間里,雖然依托強大的實力和良好的信譽,與國內外上百家農藥生產、流通企業建立了穩固的合作關系,是國內外多種知名品牌農藥商品在云南乃至全國的主要經銷商,但是沒有真正與全球農藥界的巨頭展開全面合作。公司的農藥經營波瀾不驚,始終未能獲得突破。隨著云南農藥市場的逐步發展,公司經營的農藥市場占有率甚至呈下降趨勢。為改變上述農藥經營的被動局面,獲得突破,公司積極尋求與國外著名農藥供應商進行合作。
國外知名農藥企業具有強大的品牌優勢、優質的產品和高效的市場宣傳推廣團隊。與這樣的企業合作,拿到他們產品的獨家經銷權或者分銷權,在激烈的農藥市場競爭中就掌握了主動權,占據了制高點。2011年,公司成為拜耳作物科學(中國)有限公司云南總經銷商。同時,也是日本科研株式會社“寶麗安”品牌云南總經銷商。通過與國內外知名企業合作,向云南市場投放了幾十個高端產品。近年來,公司農藥銷售額和利潤逐年大幅增長。2014年銷售額突破2億元,成為云南省農藥流通企業龍頭。
《中國農資》記者:在國家提出“零增長”的背景下,公司將如何深化經營思路調整,開拓市場渠道?公司未來還將如何利用自身優勢,拓展和壯大公司的品牌和影響力?
趙貴虎:在當前國家越來越重視農產品安全、環境安全的大背景下,化肥、農藥使用量零增長戰略的提出恰逢其時。作為一家從事農藥銷售的流通企業,我們愿與更多合作伙伴共同參與市場,落實推進“聚焦區域、聚焦作物、聚焦產品”三大經營戰略,在重點市場、重點作物、重點產品上做文章。堅持倡導現代植保、綠色植保的高效植保理念;推廣對人類安全,對環境友好的農藥產品,普及安全、科學的施藥技術及作物全程解決方案,奠定獨特的市場地位和競爭優勢。
當前,農藥銷售行業已進入品牌競爭時代。下一步,公司將立足在資金、倉儲設施、銷售網絡等方面的優勢,充分發揮云農股份在當地市場的品牌優勢,重點做好三方面工作:一是繼續壯大服務隊伍,精耕細作市場,尋找發展契機;二是鞏固現有優勢產品布局,不斷擴充、整合產品銷售結構,謀求全面發展;三是提升服務創新能力,探索服務模式,不斷向農民提供好產品、好技術及好的服務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