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晴
(重慶輕紡控股(集團)公司 重慶渝北 401121)
現代企業制度下的成本管理模式與策略研究
唐晴
(重慶輕紡控股(集團)公司 重慶渝北 401121)
隨著我國經濟的迅速發展,現代企業的體制與管理出現根本性變化,具體展現為政企分離、產權分離、科學管理。現代企業制度下成本管理,是企業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必須深入剖析,科學改革企業內存在的各類不合理制度,令企業穩定、和諧發展。
現代企業制度;成本管理;模式;調控體系
基于現代企業制度,企業管理者必須要構建一個完善的成本管理制度,強化成本管理思維,以尋求科學、合理的企業成本管理方法。對傳統成本管理框架進行改革,以企業整體經營為核心開展企業成本的宏觀分析,明確成本核算方法及其優缺點,根據企業實際運營情況完善核算體系,從而為管理層的決策提供數據支撐。
《公司法》中對于現代企業制度的定義為在企業內部建立的一種相互協調機制,主要包括股東大會、董事會、監事會、管理人員幾類,在企業經營活動中,現代企業架構中的各個職能部分通過行使職責,提高企業效益,為企業管理模式進行不斷優化,通過實現產銷與日常事務一體化機制實現內部控制優化,并能對企業財務管理及預算管理形成監督職業,從而有效利用企業資源,實現企業競爭力的提高。成本管理,就是在企業管理過程中通過優化生產及管理環節實現企業項目成本的降低。在現代企業制度中,成本管理有著較強的特殊性,需要以企業戰略目標為基礎,通過預測、決策、核算分析等步驟,對企業成本進行控制。如今的市場環境競爭十分激烈,優勝劣汰已經成為企業發展的必然法則,只有具有成本優勢的企業才能夠在市場中獲得較強的競爭力,才能取得長遠發展。因此,探討現代企業制度中的成本管理模式對于強化企業管理薄弱環節、發掘企業潛力有著極大必要。
就目前的情況而言,我國的現代企業的成本管理手段已經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但由于受傳統企業成本管理的影響,其管理思想和理念沒有得到相應的提高,導致了成本管理總體水平的落后,制約了我國現代企業的發展。成本管理存在的問題主要如下:①企業成本管理的意識較低。很多企業缺乏成本管理的意識,不能理解成本管理的重要意義,只是在某些部門建立成本管理制度,而且部門與部門之間并沒有進行成本管理的交流,簡言之,就是沒有建立屬于整個企業的成本管理制度。企業生產的每一環節都是有成本的,如果每個部門只知道自己部門的成本,而不了解其他部門的成本,企業也沒有將各個部門的成本進行有效的統一,勢必會造成成本的浪費,也不能發現很多生產運營過程中的問題。②成本管理的模式落后。有些企業依舊依賴于落后的傳統管理模式,不能充分發揮成本管理的優勢,或者新舊兩種模式并存,造成了成本管理的混亂,致使不能發現企業的實質性問題,影響企業的發展。③成本管理缺乏有效手段。企業有些成本管理的手段只適用于個別部門,并不適用于其他部門,而整個企業卻通用這種手段,這樣不但實行成本管理的成本增加,也不能保證成本管理的有效性,影響了企業的成本管理。
4.1 強化成本管控意識
在進行企業日常成本管理工作中,需要嚴格遵守成本效益原則,并且站在戰略額角度,挖掘降低企業成本的潛力,明確企業想要獲得成本優勢,不應局限于成本管理自身。作為財務人員,必須及時給企業的管理層提供全面的成本財務相關數據,從而切實增強管理者對成本管理重視程度,充分發揮成本管理積極作用。此外,企業日常的管理中,可以成本分析為基礎,評價企業管理者業績,及時發現成本管理問題,并制定針對性的對策。現代企業管理者必須密切結合自身實際和行業特點,積極尋求降低企業成本的措施和途徑,減少不必要成本的發生,推動企業經濟效益提升。
4.2 實行戰略成本管理
現代企業制度下企業實施成本管理的主要作用就是盡量降低成本,避免不必要的資金浪費,提高經濟效益。當前,市場競爭愈加激烈,做好企業的成本管理有利于幫助企業實現穩定發展。基于此,現代企業管理者必須重視市場、行業變化情況,及時對企業成本管理策略加以調整、優化,進一步加大產品設計、研發中的技術投入,實現生產流程在再優化,通過產品全生命周期成本管理,促進企業成本不斷下降,做好科學管控。
4.3 創新企業成本管理方法和技術手段
現代企業制度下,企業成本管理貫穿于企業生產始末,其管理范圍也在不斷擴大。改變原先的被動計劃、記賬、算賬的管理模式,既要向前延伸到產品設計、技術發展態勢分析以及產品市場需求分析等,同時也要向后延伸到產品維護、顧客體驗等。結合企業成本全程管理的具體要求,成本管理的范圍主要會涉及到生產成本、銷售成本、技術成本、維修成本、處置成本以及庫存成本等。這些成本管理質量的好壞直接關系著企業整體成本管理的效益和效率。尤其是伴隨著企業經營業務多元化趨勢越來越明顯,管理復雜性也越來越高,這對于信息處理的時效性以及準確性都提出了較高要求。對此,企業應重視計算機信息技術的合理應用,以有效提高企業的成本管理效率。此外,企業成本管理需全面做好事前、施工以及事后分相關工作,具體如下:①事前:成本計劃、成本預測、成本決策;②事中:成本核算、成本控制;③事后:成本分析、成本考核。在企業的成本控制中,原材料與物資采購是一大重點內容,做好采購管理,降低采購成本,有利于實現企業成本的大幅下降。此外,企業管理者必須重視資金運作能力的有效提高,以實現成本下降。同時,企業應重視資金協調調度,跟蹤管理資金的使用情況,禁止出現資金挪用、濫用等問題。此外,必須加強應收賬款的催收,實現資金的快速回籠,令應收賬款比重下降,最終實現資金結構的優化,加快資金運轉。
這里以作業成本法的應用為例,簡稱ABC,是指以“作業”作為成本計算的核心和基本對象,其原理是產品消耗作業、作業消耗資源,其理論思路為圖1所示。國外現代企業尤其在歐美地區現在都普遍采用作業成本法和由作業成本法發展而來的作業成本管理。這樣的作業成本法可以避免傳統成本管理以工時分攤制造費用的弊端,也更適用于現代企業成本管理。由于目前我國的成本控制體系還不健全,作業成本法在我國企業實施還比較困難。我國企業可以考慮通過財務人員的變通、調節,將作業成本法一步步運用到企業成本的管理控制中。在這一過程中,企業要盡量選擇優化有較大潛力的作業,并盡可能的縮短作業周期,在作業完成過程中,最大化的實現資源共享,為降低作業成本創造條件,全面促進企業作業的完成效率和質量水平,增強企業的競爭優勢。

圖1 作業成本法理論思路
例如,某企業生產兩種產品,分別為甲、乙,其中甲產品技術工藝過程比較復雜,生產量較小,而乙產品的技術工藝過程比較簡單,且生產量較大。根據該企業的生產工藝流程以及各項作業的成本動因性質,該企業設立了作業成本庫,分別為材料采購、材料處理、設備調試、設備運行、質量檢驗、產品分類包裝。各作業庫成本動因及其數量如表1所示。

表1 各作業庫成本動因及其數量

現代企業制度的制定對于企業的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實現科學的成本管理,不僅能夠提高企業經營效益,還能在企業經營管理過程中不斷擴大企業價值,對企業的長期發展及短期盈利都有著重要的幫助。在優化企業成本管理模式的過程中,企業應該充分結合自身實際,從企業自身發展戰略出發,針對自身生產控制流程及管理方式的薄弱之處,有目的性地對成本管理的缺失提出解決方案,從而使企業成本管理真正為提升企業價值、增加企業利潤服務。
[1]于文靜.現代企業制度下成本管理存在的問題及解決對策[J].環球市場信息導報:月末版,2014(7):16.
[2]張芮.現代企業制度下成本管理的理論與實踐[J].財經界:學術版,2015(17):149.
[3]高瑩.關于現代企業制度下財務成本管理的思考[J].經濟技術協作信息,2009(36):91.
F275.3
A
1004-7344(2016)10-0266-02
2016-3-20
唐晴(1979-),女,會計師,本科,主要從事集團財務會計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