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雪松
2016年5月25日,俄羅斯的Nudol反衛星導彈再次試驗成功,這是Nudol導彈的第四次試驗和第二次成功試驗。這次試驗并沒有像美國ASM-135反衛星導彈那樣擊毀實際衛星,目前外界也無法獲知試驗細節。無論如何,俄羅斯的反衛星武器系統已經再次露出了它的獠牙。
神秘的俄羅斯Nudol導彈

Nudol導彈已經進行了兩次成功試驗,但受限于俄羅斯尖端軍事裝備的高度保密性,我們仍然不知道Nudol到底是什么樣的導彈,比如說它技術來自何處,體積重量幾何,使用什么樣的發動機和導引頭,還有詳細的作戰剖面、外觀都無法了解。外界只是根據反衛星導彈的報道,了解到它是一種可在大氣層外作戰的直接上升式反衛星導彈。金剛石-安泰公司曾發布過一張罕見的防空導彈三用車照片,外界猜測這就是Nudol導彈。總而言之,Nudol導彈是一種十分神秘的導彈,這顯示了它在俄羅斯軍事體系中的重要作用,也越發引起了人們的興趣。

2015年12月2日比爾·格茨在《自由燈塔》網站發表了相關文章,讓Nudol導彈首次廣為傳播。格茨稱,Nudol直接上升式反衛星導彈于2015年11月18日首次試驗成功,這也是俄羅斯Nudol導彈的第三次飛行試驗,這次試驗成功后,俄羅斯重返反衛星武器俱樂部。美軍空軍太空司令部發出警告,俄羅斯的反衛星武器將對美國的衛星構成嚴重威脅,或許只需要很少,比如兩打(24枚)的直接上升式反衛星導彈,俄羅斯就可以嚴重削弱美國的情報、導航和通信衛星體系。2015年,美國國防情報局向美國國會提交的一份報告稱,俄羅斯領導人懂得天基系統帶來的信息優勢,并正在研制反衛星武器阻止美國在可能的沖突中獲得這一優勢。

美國人還提到,俄羅斯的Nudol反衛星導彈和導彈防御系統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美國人注意到,俄羅斯官方媒體2014年就提到了被命名為Nudol的遠程反導和太空防御導彈系統,俄羅斯媒體稱,Nudol導彈由金剛石-安泰設計局研制,這家公司也是蘇聯/俄羅斯最主要的防空反導系統研制單位,著名的S-300P和S-300V系列導彈都是它們的產品,S-400和S-500也由該公司負責。由于這樣的技術傳承,金剛石-安泰設計局研制Nudol導彈完全是眾望所歸。俄羅斯空天軍司令對俄羅斯國際傳真社表示,俄羅斯的導彈防御系統正在進行升級,不久后俄羅斯將擁有新的反導防御手段,滿足全天候保護莫斯科的需求。兩相對比,最合理的猜測就是Nudol反衛星導彈是反彈道導彈的衍生,甚至Nudol導彈本身就是一種反彈道導彈系統,只不過現在兼職反衛星。
俄羅斯軍控專家Pavel Podvig也提到,雖然Nudol導彈的信息很少,但他確認這種導彈是作為導彈防御系統的一部分研制的。他認為Nudol導彈可能是莫斯科反導系統升級的產物,作為A-235系統的一部分研制。還有人明確指出Nudol導彈的編號是14Ts033。他分析指出,正如2008年美國曾用“標準”-3反導攔截彈進行反衛星行動,Nudol導彈同樣具有攻擊衛星的潛力,但他認為莫斯科反導系統是固定式戰略反導系統,尤其是雷達都是固定部署的,這意味著Nudol導彈只有很有限的反衛星能力。Podvig提到了俄羅斯網絡上出現的Nudol導彈發射車照片,但他傾向于認為即使Nudol導彈本身使用機動式發射車,但缺乏機動式雷達仍將導致Nudol導彈無法在莫斯科地區外進行反衛星作戰。2016年5月,Nudol導彈自普列謝茨克發射場試驗成功,而此地位于莫斯科以北800千米外,這暗示Nudol導彈的傳感器系統尤其是雷達應該也具備機動部署能力。
反衛星導彈的歷史和作用

說起反衛星武器,蘇聯可以說是行家里手了,蘇聯從20世紀50年代就開展了規模龐大的反衛星武器研究,甚至曾擁有世界上惟一的實用反衛星武器系統。當然蘇聯時代反衛星武器的重點和今天的俄羅斯大有不同,當年的蘇聯側重于共軌式反衛星武器,而現在的俄羅斯對直接上升式反衛星導彈投入了更多精力,Nudol導彈就是俄羅斯直接上升式反衛星武器發展的里程碑。
蘇聯在第一顆人造衛星發射升空后,就認識到人造衛星對軍事技術帶來的沖擊,并認真考慮研制反衛星武器。蘇聯為此建立了龐大的地面測控和雷達站,為反衛星作戰提供態勢感知支持,由于時代的局限性,蘇聯主要發展的是共軌式反衛星武器。蘇聯時代還研制部署了著名的莫斯科反導系統,無論是A-35、A-35M還是后來的A-135都使用了大氣層外遠程核攔截彈,幾百千米的射高具有一定的反衛星能力,不過它們受限于探測和火控雷達的固定部署,只能對軌道經過莫斯科地區的衛星進行攻擊。
我們對“神風”特攻機或是IS自爆者并不陌生,共軌式反衛星武器實際上就是一顆自爆衛星,它發射升空后在地面操縱下變軌進入目標衛星的軌道,利用衛星的主動雷達進行探測和完成進一步的變軌修正交會,最終通過爆炸摧毀敵方衛星。共軌式反衛星武器降低了對陸基雷達、星載雷達和處理系統的技術要求,也是當時最可行的反衛星手段。蘇聯先后進行了多輪反衛星試驗,共軌式反衛星武器已經成熟,但進入20世紀80年代后隨著局勢的變化,加上反衛星試驗殘留大量軌道碎片損人不利己,蘇聯最終停止了共軌式反衛星系統的研制和部署。即使如此,面對美國龐大的“星球大戰”計劃尤其是反衛星技術的發展,蘇聯也跟進了相關研究。據稱,蘇聯也研制過類似美國ASM-135空射反衛星導彈的武器,計劃使用米格-31大型高空高速截擊機發射,但直到蘇聯解體,這個項目也沒能進行試驗。蘇聯還進行過空基激光反衛星試驗,A-60空基激光試驗飛機甚至對美國KH-11B大型光學偵察衛星進行過照射致盲試驗,但這一切隨著蘇聯解體都已經煙消云散。
政治因素的影響使俄羅斯一度停止了反衛星武器的試驗,但它畢竟繼承了蘇聯反衛星技術的基礎,當政治形勢再度變化時,俄羅斯反衛星武器浮出水面是必然的。由于經濟實力不足,俄羅斯常規力量對比西方十分羸弱,如果北約國家還能在戰時通過軍用和民用衛星系統獲得戰斗力倍增的加成,俄羅斯西部的防御壓力就太大了。正因為如此,2014年烏克蘭危機后,即使西方經濟封鎖下的俄羅斯財政壓力很大,但Nudol導彈等作為殺手锏的高技術武器研制不僅不受影響,反而加快了實驗進度。當然,時過境遷,俄羅斯已經有能力研制部署直接上升式反衛星導彈,它們對低軌道衛星構成了更大的威脅。

共軌式反衛星武器很好理解,那么直接上升式反衛星導彈又是怎么回事呢?我們無需猜測名字中的微言大義,所謂直接上升式就是對比共軌式而言,它以直接上升方式攻擊衛星,而無需進入軌道。通俗的說,直接上升式反衛星導彈就是一種特殊的反彈道導彈,只不過它攔截的不是速度較高但突然出現的導彈彈頭,而是軌道相對固定但速度更高的衛星。直接上升式反衛星導彈從陸地或海上發射升空后,直接奔向攔截衛星的攔截點,在預定位置摧毀衛星,從發射到命中的作戰全程時間一般只有幾分鐘,這對進攻方和防御方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對比共軌式反衛星系統,直接上升式反衛星導彈無需進入近地軌道,速度更低,可用較小的火箭發射,這帶來了更大的作戰靈活性,比如美國的ASM-135導彈可以由F-15戰斗機攜帶發射,而俄羅斯的Nudol導彈也配有機動發射車,這樣就很難判定導彈部署和發射范圍。直接上升式反衛星導彈部署范圍廣,同時飛行時間短,具有更強的反衛星能力,對太空中的中低軌道衛星構成了更大的威脅,讓防御方防不勝防。
直接上升式反衛星導彈為攻擊方帶來了巨大優勢,正因為這些優勢,新一代反衛星武器基本都是直接上升式導彈,它們不論使用核戰斗部還是動能殺傷戰斗部,都有著令人退避三舍的威懾力。當然它對攻擊方的天基監視和測控能力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導彈作戰時間短,意味著要在極短的時間內完成探測、跟蹤、識別等操作,確定射擊窗口并及時發射導彈,由于這樣的原因,直接上升式反衛星導彈也普遍和反彈道導彈的攔截彈互為表里。相對突然來襲的彈道導彈彈頭,對衛星進行監視跟蹤和識別定位的難度要低得多,從這個意義上說,美國人指責Nudol導彈具備反衛星能力未免有些牽強附會,美國武器庫中不僅有實際擊落失效的USA193衛星的“標準”-3導彈,就是GBI甚至THAAD導彈,哪個沒有反衛星潛力呢。
俄羅斯反衛星武器的發展
蘇聯時代已經具有了一定的反衛星作戰能力,尤其是IS-A和改進型IS-MU共軌式反衛星武器,它們同地面雷達、光電觀測站和指揮系統組成了龐大的反衛星武器系統。俄羅斯的反衛星能力目前正在恢復和重建,借著彈道導彈和空天防御的東風,目前以“沃羅涅日”雷達為核心的陸基雷達站已經陸續投入使用,加上“窗口”-M光電空間監視系統的升級完成,俄羅斯的太空監視能力已經有了很大的提高,為反衛星系統的研制打好了基礎。
俄羅斯正在發展多種反衛星武器,其中包括戰略反導的A-235系統、空射反衛星導彈、激光反衛星系統和直接上升式反衛星導彈。A-235戰略反導系統使用改進型51T6導彈執行高空遠程攔截任務,它同樣具備反衛星能力,而高速攔截彈53T6的速度也足以支持攻擊低軌道衛星,A-235系統可能還將增加具備反衛星能力的新型Nudol導彈。俄羅斯還恢復了蘇聯時代的“樹冠”反衛星武器項目,它使用米格-31戰斗機發射類似美國ASM-135的動能反衛星導彈,可對低軌道衛星進行攔截和摧毀。也有消息稱俄羅斯還在研制更先進的反衛星導彈,如果屬實的話俄羅斯反衛星能力就更如虎添翼了。根據俄羅斯媒體的報道,俄羅斯的激光反衛星飛機A-60系統也重出江湖,它以伊爾-76飛機為平臺攜帶大功率激光器,主要通過致盲軟殺傷方式癱瘓光學偵察衛星。最后,Nudol導彈具備機動發射能力,有可能配備了機動型探測雷達,大大增加了部署的靈活性,外界猜測金剛石-安泰設計局的S-500防空導彈系統使用了Nudol導彈,并非空穴來風。俄羅斯傳統的共軌式反衛星武器也有所活動,據稱俄羅斯2014年5月發射的“宇宙”2499衛星多次變軌和其他目標進行交會;2015年俄羅斯發射的“宇宙”-2504衛星又進行了多次軌道機動和目標交會。這讓外界認為過去的殺手衛星恐怕要重現江湖了。
俄羅斯反衛星能力的復興建立在蘇聯時代雄厚的反衛星技術基礎之上,也擁有自己的特點。俄羅斯尚未進行過擊毀實際衛星的反衛星試驗,避免了產生軌道碎片損人不利己,還招致國際輿論批評的不利局面。俄羅斯的反衛星武器將以機動發射的直接上升式動能殺傷導彈為主,這一方面增加了作戰和部署的靈活性,另一方面更先進的動能殺傷技術也帶來更有效的反衛星能力,直接上升式導彈又提高了敵方的防御難度,同時這種方案也將反衛和反導結合起來,在軍備發展中更具費效比,無論是米格-31發射的反衛星導彈還是機動的Nudol導彈,都體現了這個趨勢。最后,俄羅斯傳統的共軌式反衛星武器已經從主角淪為配角,或許只有在高軌道反衛星領域,共軌式反衛星武器可以和直接上升式反衛星導彈有一拼之力,但目前還沒有俄羅斯進行高軌道反衛星試驗的報道。從技術發展路線上說,既然Nudol導彈已經連續試驗成功,研制增程增高的Nudol導彈攻擊高軌道衛星可能是更好的選擇。
責任編輯:彭振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