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芷晴
許多著名旅游景點,門前常會出現一條臃腫不堪的游客長龍,在漫長的等待中,不少人選擇以“插隊”的方式來方便自己;學校餐廳紀律混亂,高年級學生肆意插隊……插隊現象在各地屢見不鮮,卻甚少有人深究——從學生到廣大公民,插隊的背后,是重重的危機。
插隊果真是無害的小節嗎?非也!插隊的背后是教養的危機。
插隊者身上,散發的是教養缺失的惡臭。這些人,投機取巧,損人利己,擾亂了秩序,腐蝕了道德,敗壞了風氣。如果忽視對插隊亂象的整頓,隨著時間的推移,教養缺失將日漸嚴重。放眼看看一水之隔的日本,曾經面對8.9級的強震,公用電話亭前,數百人靜靜排隊;停駛的地鐵站內,沒有鼓噪,沒有混亂;交通癱瘓,人們秩序井然,平靜地尋找回家的途徑。對比之,我們怎不汗顏?
插隊果真無足輕重,抓好升學率就行了嗎?非也!忽視插隊的背后也是教育的危機。
對于學校就餐插隊問題,調查顯示一學校有35%的老師認為高年級學生應抓“升學率”,整頓插隊現象未免“小題大做”。首先必須承認,當今社會競爭激烈,學歷是重要的“通行證”,看重分數亦無可厚非。而師者忽視道德修養教育,則是民族教育的危機。如果學校只重分數而輕道德教育,漠視“插隊”問題,則不得不說是教育的悲哀。
插隊無關大雅不足重視嗎?非也!插隊的背后,是健康心理的危機,是社會秩序的危機。
插隊亂象頻現,實則是自私心理使然,規則意識淡漠使然。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看病要排隊,購物要排隊,買票要排隊,乘車要排隊,到銀行存取款要排隊,到餐館吃飯也要排隊……“明目張膽”“見縫插針”者屢見不鮮,于是,“中國式插隊”成為國人的心病,成為他國人的笑柄。“插隊”看似是小小的行為,卻是對社會秩序的破壞和對社會文明的踐踏!
對“加塞”者要報以鄙夷的目光,對插隊的不文明行為要進行道德上的約束,更應予以制度上的規范。讓我們提高自身修養,多些禮讓,從身邊的小事做起,養成遵守秩序的文明習慣。如果每個人都做到這些,我們的生活將變得越來越美好。
哪怕前面人頭攢動,哪怕長龍蜿蜒在前,靜候依然。讓我們做講文明守秩序的中國公民!
本文針對生活中比較常見的插隊現象進行論述。主體部分從三個方面挖掘其中蘊含的實質問題,這是“教養的危機”“教育的危機”“健康心理的危機,社會秩序的危機”,最后發出要“講文明守秩序”的深情號召,由現象及本質,思想深刻,引人深思。
【作者系廣東省中山紀念中學高三(1)班學生,指導并置評:張波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