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閱讀】
平凡的幸福
□[俄]列伊拉·米勒佐耶娃
車駛上大路的時候,穆拉德想趁綠燈亮著的時候,把車開過去,所以就朝著信號燈猛地向前沖了過去。后來發生了什么事就誰也不知道了。卡米拉只感到自己被什么東西重重地砸了一下,她聽到一聲玻璃破碎的聲音,然后就什么也感覺不到了,也不知道汽車是掉到排水溝里翻了。
接下來是醫院、來來往往的醫生和親人們的哭叫聲。還算萬幸,一切都過去了。她睜開雙眼時,穆拉德就在身邊,拉著她的手,朝她溫柔地微笑著。
卡米拉出院后,雙方親友立刻為他們準備婚禮。一切都進行得有條不紊,非常理想。期待已久的大喜日子終于到了,他們從舉行婚禮的豪華飯店回到自己的房子里,這是穆拉德父親送給新婚夫婦的禮物。卡米拉覺得自己是這個世界上最幸福的女人了。
卡米拉回頭看了看,發現自己已經是一個年輕的女人了,她有了三個健康可愛的孩子。
卡米拉的日子過得非常幸福,她所有的夢想都出乎意料地變成了現實。她不是一個普通的家庭婦女,她有自己的工作,而且她工作的地方正是她一直夢想的地方。她唯一要做的就是感謝命運對她的厚愛!
生活真是太美妙了!卡米拉的心里充滿了幸福和快樂。穆拉德是個既懂得愛又感情專一的好丈夫,也是一個稱職的好父親。一切都像卡米拉希望的那樣。
孩子們在一天天長大,有時候也有一些小問題,有時候問題還很大。但這才是生活,才是真正的、有意義的、健全的生活。卡米拉也明白,在別人眼里,她所謂的這種幸福對一個女人來說可能是再普通、再平常不過的事了,但她認為自己的幸福一點都不平凡,充滿了神奇,難遇難求,那是上天對她的偏愛。
卡米拉有很多美好動人的經歷。丈夫還像從前一樣浪漫,他們全家一起把生活過得有聲有色,有滋有味。他們哪兒都去過,什么都看過!
幸福的日子在溫馨的家庭生活中和與一大群朋友的親密交往中飛過。朋友們的聚會、孩子們的調皮為生活增添了無限色彩。
他們先嫁了女兒,然后兩個兒子也結了婚。小兒子和他們生活在一起。卡米拉又該照看孫子了。命運真是特別眷顧卡米拉,送給她一大群孫子。卡米拉一次又一次地感謝上帝對她的恩賜。
明亮的燈光,濃濃的艾蒿的芳香……透過一層薄霧,她看見一扇打開的窗戶和懸在她身體上方的一盞明亮的燈,還有一張張正俯看她的臉。
“她醒過來了。真是奇跡!”一個陌生的聲音說。
幾天后,卡米拉已經能自己從床上坐起來了。這個地方很陌生,周圍的人也都不認識。
“穆拉德在哪兒?”她問,可她的聲音她自己都聽不出來了,“我的孩子們在哪兒?我的孫子們呢?我這是在哪兒?你們是誰?”
終于,來了一個女人,在旁邊的椅子上坐了下來。
“我的親人們都哪兒去了?”卡米拉央求著問。
“我可以把一切都告訴您,”這個女人痛苦地說,“但您一定要堅強……您昏迷了四十年了。”
“什么?”
“您睡了四十年了……”
卡米拉沉默了好一會,她覺得即使想再問點什么,她的舌頭也不聽使喚了。終于,她還是說出來了:“我丈夫呢?”
那個女人沉思了一會兒后,聲音低低地說:“出車禍時,您還沒結婚呢。”
卡米拉像傻了似的,目光落在床頭柜的照片上,就是奧利婭在那次聚會上拍的。照片上是一張張神采奕奕的臉龐。卡米拉的目光注視著正在幸福地微笑的穆拉德,注視著自己,注視著已經永遠消失了的朋友們。
卡米拉后來打聽到,車禍中穆拉德只是受了點輕傷,他等不及卡米拉醒來就和別人結了婚,搬走了。他現在是否健在,不得而知;但他的家人現在還住在西方的某個國家。
卡米拉一直在思考著自己的這一生,最后她終于明白了:人生本來就是一場夢。當她艱難地把身子挪到鏡子前的時候,鏡子里出現了一張布滿了深深淺淺的皺紋的臉。她凝視著自己的眼睛,企圖弄明白上天給予她的這份神奇的、難得的恩賜的意義……命運真是對她不薄,讓她做了一輩子夢。
(選自《譯林》2007年第6期)
寫作借鑒
本文作者塑造了卡米拉這樣一位熱愛生活、渴望真情、樂觀知足的人物形象。通過對她的夢境的詳細描繪,尤其是對穆拉德的“既懂得愛又感情專一”以及“還像從前一樣浪漫”等的描述,使文章充滿了辛辣的諷刺意味。作者一方面借助對夢幻的描述、心理描寫來展示卡米拉的“平凡的幸福”;另一方面用沒有結婚的事實與子女滿堂的幻覺的破滅,來凸顯卡米拉形象的悲劇意味。
【習作展示】
巖縫中也能綻出花
□張 妍
這是一個需要英雄的時代。人人渴望高高在上的榮耀,卻在盲目的追尋中被同化、被改變,活成一個個庸碌的樣子。
其實,不平凡是由諸多的“平凡”構成的。
《大圣歸來》在國產電影中掀起熱潮,票房早破9億大關。大圣的歸來更促成了國產動畫的“歸來”,其老少皆宜的劇情,精美的畫風為人稱道。可有人知道它背后的導演?他之前亦是無名小卒,在長達八年的制作過程中,常常自掏腰包。狹小的工作室是他的巖縫,他堅守自我,以那一份平平凡凡的熱愛為甘霖,讓脆弱的種子綻放成艷麗的花。不平凡,需要時間的打磨,需要熱情與堅持,需要日日夜夜的平凡付出。
不平凡,同樣也需要責任與隱忍。缺乏責任與隱忍之水澆灌的花朵,花期注定不會長久。責任就是為他人著想,而隱忍則磨煉了人的意志。山中仿佛又傳來了瑯瑯書聲,那個曾經被拐入太行山深處,飽受村人冷眼與丈夫虐待的女人,正站在三尺講臺上傳授知識。她是村中唯一的老師,也是無數個平凡到塵埃里的被拐賣婦女中的一個。她不再自怨自艾,只因那一雙雙渴望知識的眼睛。2006年,她成了感動河北十大人物之一,她的故事被改編為電影《嫁給大山的女人》,2015年她仍是曲陽縣的“臨時代課教師”。不平凡,從不用不負責任的轟動效應來包裝,它以責任為基礎,從最普通的人群中衍生而來。事實上,“人皆可以為堯舜”,巖縫中也能綻出花。
不平凡,首先必須以堅持自我為前提。不平凡從不意味著生搬硬套他人的方法與經驗。“世界上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樹葉”,同樣,人與人之間亦各有差別。人因擁有專屬于自己的喜好與追求,才成了獨立的個體;世界因有了人與人、群體與群體、種族與種族的不同特色,才多樣繽紛。倘若真如王開嶺所言,“越來越多的人,活得像一個人”,人便如流水線上生產的商品了,大家都一樣,又何來不平凡這一說呢?人的一舉一動只不過是“東施效顰”般,為他人所笑罷了。
人們常言:“生命如花。”每一朵,皆是由種子萌發而來,每一個不平凡的生命,必要經歷平凡到不平凡的蛻變,以堅持和熱情、責任和隱忍為伴,向世界發出專屬于自己的聲音。
我堅信,巖縫中也能綻出花。
相似對比
相似度:百分之四十五。本文與《平凡的幸福》一樣,將目光聚焦在“平凡”這一主題上。前文構思奇特,將對“平凡”的探討置于虛幻的夢境中,本文雖然不能超越前文,但在構思上亦有一些新意,如不拘泥于“平凡”,而是抓住“平凡”與“不平凡”的對立統一關系辯證分析,指出“不平凡”正是由許許多多的“平凡”構成的。觀點較新穎,思想較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