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觀
第二部分:閱讀理解(42分)
(一)閱讀下面的詩歌,完成9~10題。(4分)
水是眼波橫,山是眉峰聚。欲問行人去那邊?眉眼盈盈處。
才始送春歸,又送君歸去。若到江南趕上春,千萬和春住。
9.前人慣以“眉如春山”“眼如秋水”之類的比喻來形容女子容顏之美,如劉歆的《西京雜記》卷二:“文君姣好,眉色如望遠山”;李白的《長相思》:“昔時橫波目,今作流淚泉”。而此詞的作者卻反其意而行。請找出此詞中反用其意的句子,并作簡要賞析。(2分)
10.詞的下片,起句連用兩個“送”字,有何用意?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情感?(2分)
(二)古文閱讀。(20分)
A.閱讀下文,完成11~14題。(10分)
趙威后問齊使
齊王使使者問趙威后,書未發①,威后問使者曰:“歲亦無恙②邪?民亦無恙邪?王亦無恙邪?”使者不說③,曰:“臣奉使使威后,今不問王而先問歲與民,豈先賤而后尊貴者乎?”威后曰:“不然。茍無歲,何以有民?茍無民,何以有君?故有舍本④而問末者耶?”
[注釋]①發:啟封。②恙:災害,憂患。③說:通“悅”,高興。④本:根本。
11.解釋下列語句中的黑體詞的意思。(4分)
(1)齊王使使者( )
(2)不然( )
(3)茍無歲( )
(4)舍本( )
12.趙威后的言論體現了什么思想?歷史上還有哪些哲學家、思想家有類似的思想?(2分)
13.“故有舍本而問末者耶?”中包含的成語是什么?(2分)
14.請列舉歷史上著名的出使外國的使者姓名及事例。(至少寫出一個)(2分)
B.比較閱讀下面兩個段落,完成15~19題。
(10分)
[甲]十年春,齊師伐我。公將戰,曹劌請見。其鄉人曰:“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劌曰:“肉食者鄙,未能遠謀。”乃入見。問:“何以戰?”公曰:“衣食所安。弗敢專也,必以分人。”對曰:“小惠未徧,民弗從也。”公曰:“犧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對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對曰:“忠之屬也。可以一戰。戰則請從。”
(節選自《曹劌論戰》)
[乙]齊桓公問管仲①曰:“王者何貴?”曰;“貴天。”桓公仰而視天。管仲曰:“所謂天者,非謂蒼蒼莽莽之天也。君人者②,以百姓為天。百姓與③之則安,輔之則強,非之則危,背之則亡。”
(選自劉向《說苑》)
[注釋]①管仲:齊桓公的賢相,輔佐桓公成霸業。②君人者:給人民當君主的人。③與:親附,擁護愛戴。
15.解釋下列句中黑體詞語的意思。(2分)
(1)又何間焉( )
(2)小惠未徧( )
16.下列句中黑體的“之”相當于“的”的一項是( )(2分)
A.肉食者謀之
B.非謂蒼蒼莽莽之天也
C.長跪而謝之曰
D.輟耕之壟上
17.翻譯下列句子。(2分)
(1)忠之屬也,可以一戰。
(2)百姓與之則安,輔之則強,非之則危,背之則亡。
18.[甲][乙]兩段表達了相近的思想觀點,請結合文意加以闡述。(2分)
19.《三十六計》堪稱中國古代兵書之奇,請寫出其中至少兩條計策。(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