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伊·德·莫泊桑,19世紀后半葉法國優秀的批判現實主義作家,人稱“短篇小說巨匠”,與契訶夫、歐·亨利并稱為“世界三大短篇小說家”,對后世產生了極大影響,被譽為“短篇小說之王”。莫泊桑去世時,愛彌爾·左拉致悼詞,并預言莫泊桑的作品將永垂不朽。
莫泊桑短篇小說的主題大致可歸納為三類:第一是諷刺虛榮心和拜金主義,如《項鏈》《我的叔叔于勒》;第二是描寫勞動人民的悲慘遭遇,贊頌其正直、淳樸、寬厚的品格,如《歸來》;第三是描寫普法戰爭,反映法國人民愛國情感,如《羊脂球》。莫泊桑短篇小說布局結構的精巧、典型細節的選用、敘事抒情的手法以及行云流水般的自然文筆,都給后世作家提供了參考。
1.她已經陶醉在這歡樂中,什么也不想,只是興奮地、發狂地跳舞。她的美麗戰勝了一切,她的成功充滿了光輝,所有的這些人都對自己殷勤獻媚、阿諛贊揚、垂涎欲滴,婦人心中認為最甜美的勝利已完全握在手中,她便在這一片幸福的云中舞著。
2.第六天,冬天的明亮太陽把積雪照成叫人目眩的了。那輛終于套好了的長途馬車在旅館門外等著,一大群白鴿從它們的厚而密的羽毛里伸著腦袋,亮出它們那種瞳孔烏黑的玫瑰色眼睛,穩重地在六匹牲口的腳底下散步,向著牲口撒下的熱氣騰騰的糞里邊尋覓它們的營養物。
3.大海用它短促而單調的海濤拍打著海岸。一朵朵被疾風吹送著的白云像鳥兒似的掠過一望無際的蔚藍色的天空。
再讀莫泊桑之《項鏈》
徐 平
居伊·德·莫泊桑,19世紀后半期法國優秀的批判現實主義作家,他一生創作了6部長篇小說、359 篇中短篇小說及三部游記。他的文學成績以短篇小說最為突出,被譽為“短篇小說之王”,與契訶夫、歐·亨利并列為世界三大短篇小說巨匠。他的短篇小說構思別具匠心,情節變化多端,描寫生動細致,刻畫人情世態惟妙惟肖,令人讀后回味無窮?!俄楁湣愤@部小說充分體現了他的創作特色。
首先,以小見大。莫泊桑的小說往往從小事入手,通過對平凡小事的描述,反映了金錢統治下人們普遍的心理狀態和道德水準?!俄楁湣穭撟饔?884年,講述了一個小公務員駱塞爾的妻子瑪蒂爾德為參加一次晚會,向朋友借了一串鉆石項鏈,不料回家途中不慎丟失。她只得借錢買了新項鏈還給朋友。為了償還債務,她節衣縮食,為別人打短工,整整勞苦了十年,最后得知所借的項鏈原是一串假鉆石項鏈。小說以項鏈本身為線索,通過借項鏈、丟項鏈、還項鏈的情節自然地展開故事情節,帶領讀者走進女主人公馬蒂爾德的生活及其內心世界。她對自己的生活極不滿意,夢想像上流社會貴婦人那樣過高貴、風雅的生活,通過對瑪蒂爾德七個夢想的描述,反映出她是一位生性喜好奢華,追求享受,愛幻想、愛虛榮的小資產階級少婦,最終為了一夜的榮耀,付出了十年的艱辛。“十九世紀八十年代的法國,資本主義惡性發展,大資產階級當權,政府貪污風行,社會道德淪喪,資產階級驕奢淫逸的糜爛生活和惟利是圖的道德觀念影響到整個社會,追求享樂和虛榮,成為一時的社會風氣。小資產階級羨慕上流社會,想極力躋身于大資產階級行列,他們為此做出了各種各樣的努力。莫泊桑長期在政府小科員圈子中生活,深入地觀察到正向帝國主義發展的法國第三共和國的內幕,了解了小資產階級的普遍心理,于是采用截取其中某一個微小卻又具有典型意義的生活橫斷面的手法,以揭露丑惡的社會現實。”《項鏈》正是通過描述瑪蒂爾德戲劇性的遭遇,展示了人生的殘酷,命運的無情,批判了資產階級的愛慕虛榮和道德墮落。
第二,《項鏈》的心理描寫細膩、深刻。作者極善于用心理分析的方法來展現人物的內心世界。例如用“她早就指望自己能夠取悅于人,能夠被人羨慕,能夠有誘惑力而且被人追求”,表現她希望擺脫寒酸、黯淡、平庸的生活,置身于上流社會,成為生活優裕、受人奉承的高貴夫人的夢想;通過“她陶醉于自己的美貌勝過一切女賓”,表現她自覺頗有姿色,具有跳出平庸家庭,爬進上流社會的資本的自信心。這種虛榮心正是資本主義社會把女性當成玩物的要求造成的,它預示了瑪蒂爾德悲劇的必然性。
第三,在構思布局方面,《項鏈》也顯示出作者的獨具匠心。作者為了突出主題,為主人公設計了一個從逆境到順境,然后再墜入逆境的曲折經歷。起初,“她沒有陪嫁的資產,沒有希望,沒有任何方法使得一個既有錢又有地位的人認識她,了解她,愛她,娶她;到末了,她將將就就和教育部的一個小科員結了婚。”瑪蒂爾德在婚姻上的失意,似乎使她陷入了逆境。但是,教育部長舉辦舞會的請帖,給她打開了希望之門,她想躋身上流社會似乎有了希望,但是故事又出現了波瀾,瑪蒂爾德沒有華麗的衣服,丈夫只好把買獵槍的錢拿了出來,讓瑪蒂爾德買一件漂亮的裙袍,矛盾似乎得到了解決,但是瑪蒂爾德又說道:“沒有一件首飾,沒有一粒寶石,插的和戴的,一點兒也沒有,這件事真叫我心煩。簡直太窮酸了?!庇谑牵驄D二人又煞費苦心,向瑪蒂爾德的朋友借了一串用金剛鉆鑲成的項鏈。舞服和首飾的解決,使她更接近成功。舞會上瑪蒂爾德大出風頭,眼看踏上了成功之路。不料,丟失了項鏈,使她再次墜入了厄運泥潭。此后,夫婦二人不得不債臺高筑,省吃儉用,攢錢買項鏈,還項鏈,故事似乎已經講到了結局,結尾卻又筆鋒一轉,道出最初的項鏈原來是贗品。這樣一個結尾,對瑪蒂爾德追求上流社會奢華生活的虛榮心進行了絕妙的諷刺。逆境——順境——逆境的不斷轉換,使人物的境遇越發顯得悲慘,主題因此而更加突出。在《項鏈》結尾處,作者沒有給女主人公下什么斷語,而是在適當的時候戛然而止,結論讓讀者自己去下??梢哉f,好的小說不在于它寫了什么,而在于它沒有寫什么,它給讀者是否留下了充分的思考的空間。
第四,“精選細節這幾乎是任何一個現實主義作家不懈的追求。一個典型的細節有可能樹立起一個人物,細節與人物性格的關系之緊要可知。把細節、性格、情節發展三者有機結合是文學作品在藝術技巧上成熟的表現。莫泊桑的《項鏈》把三者的結合達到了爐火純青的程度。”《項鏈》對一些富有表現力的細小事物,人物的某些細微的舉止行動都進行了精確的刻畫,如為了充分表現瑪蒂爾德的虛榮心,同時也暗示有強烈虛榮心的并非只是瑪蒂爾德一人,描寫瑪蒂爾德離開晚會現場時的細節:她離開時已近清晨四點,“她的丈夫從半夜起就在一間空空落落的小客廳里睡著了;客廳里還躺著另外三位先生,他們的太太也在盡情歡樂?!秉c出另外三位先生,好像是閑來之筆,但卻分明告訴讀者像瑪蒂爾德這樣的女子大有人在。她出門時,丈夫怕她受寒“把事先帶來的衣服披在她的肩上,那是平日穿的普通便服,那種寒磣和舞裙的雅致很不協調。她感覺到了,便想溜走,不讓其他裹在珍貴皮衣里的太太們注意到。”因此,她不聽丈夫的招呼,“便迅速下了樓梯”。這一系列細節,沒有一處是多余的,它們共同烘托出一個愛慕虛榮的小資產階級女子的形象。
第五,《項鏈》所使用的語言簡潔明快,生動準確,體現了莫泊桑短篇小說的語言特色。故事開始時,作者僅僅用“房屋的寒磣,墻壁的粗糙,家具的陳舊,衣料的庸俗”幾個詞,就把女主人公對現狀的不滿情緒烘托出來;“因此她又夢想那些豐盛精美的筵席了,夢想那些光輝燦爛的銀器皿了,夢想那些滿繡著仙境般的園林和其間的古裝仕女以及古怪飛禽的壁衣了;她夢想那些用名貴的盤子盛著的佳肴美味了,夢想那些在吃著一份肉色粉紅的鱸魚或者一份松雞翅膀的時候帶著爽朗的微笑去細聽的情話了。”其中的“豐盛精美”“光輝燦爛”“名貴”“佳肴美味”生動地再現了瑪蒂爾德對大資產階級奢侈生活的向往。
莫泊桑的小說思想深刻而富有教育意義。他擅長從平凡瑣屑的事物中截取富有典型意義的片段,以小見大地概括出生活的本質。他的短篇小說側重摹寫人情世態,構思布局別具匠心,細節描寫惟妙惟肖,人物語言精彩生動,故事結尾耐人尋味。《項鏈》這部作品,展現了莫泊桑短篇小說的藝術特色,具有永恒的藝術魅力。
(選自《藝術科技》2013年第2期)
讀后一思
莫泊桑以項鏈本身為線索,通過借項鏈、丟項鏈、還項鏈的線索自然地帶領讀者走進女主人公瑪蒂爾德的生活及其內心世界,讓讀者深刻領悟了19世紀的法國小人物無法決定自身命運的悲劇現實。我們在寫作過程中,也應該加強線索意識,學會一線串珠式的寫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