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波/朱曉亮
中職院校汽車維修專業教學改革
寧波/朱曉亮

有數據顯示,近年來中國汽車產銷量增長迅速,已連續多年處于全球領先地位;伴隨著國內汽車保有量的逐年攀升,全國范圍內涌現出各式各樣的汽車維修問題,這也為專業汽車維修人員帶來了廣闊的就業前景;中職院校開設的汽車維修專業旨在培養適用于維修一線的專業技術人才,為了全面迎合汽車維修行業日趨多樣化的需求,用切實過硬的維修技術武裝學生,有必要靈活創新調整教學方案,改革當前的教學模式,提高教學水平,幫助學生順利進入職業生涯。
中職院校的教學目標是為生產、服務等一線行業培養實用人才,汽車維修專業尤其講究技術性,要求學生敢于操作,如此一來該專業教學必須加強鍛煉學生的實踐應用能力。一方面,中職院校的學生素質參差不齊,學習底子較薄,而汽車維修專業相關理論又較為晦澀艱深,需要教師以新穎的教學方式開展課堂知識講授,做到化繁為簡、由淺入深,讓學生易于接受;一方面,汽車制造行業更新換代較為迅速,這也使得市場上出現的汽車問題五花八門,學生需要接受緊跟市場潮流的實踐鍛煉才能真正進入維修一線學以致用。對汽車維修專業而言,無論是理論還是實踐教學,都需要進行創新改革才能滿足市場日新月異的需求。
1.汽車維修專業教學改革已勢在必行
中職院校以其特殊的人才培養模式,每年都為各行各業的建設貢獻著大量技術人才,而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來越多的汽車走進普通家庭,汽車維修成了各大職業院校的“香餑餑”,其就業率也一路領先。在這樣一片大好的就業形勢下,中職院校教育模式下凸顯出來的一些問題卻不容忽視,目前汽車維修專業在課程設置上暴露出一些不足,如教學手段落后,內容前后重復,理論與實踐比例失衡,學生鍛煉少,操作能力不夠,集中體現在如下兩點上:
(1)當前大多數中職院校仍采用單一的教學模式,即先在課堂上講授理論知識,然后在課外開展實驗或實踐訓練。大部分中職院校的學生在入學前學習基礎就不太好,良好的學習習慣也尚待培養,因此也談不上濃厚的學習興趣或積極的學習態度,而汽車專業理論又往往比較深奧抽象,學生很難在短時間內就對其形成一個清晰的概念,這必然使得課堂教學進展緩慢,教師費盡唇舌,學生卻一頭霧水,難以達到理想的效果;進入課后實訓階段,又因為沒有扎實的理論基礎,學生面對著一堆機械無從下手,完全不明白零部件的構造結構和相互聯系,更不能理解其各自的作用原理,這樣自然無法掌握維修技能。理論與實踐界限分明完全隔離,導致學生難以真正領悟該專業的奧妙學到實用的技術。
(2)在傳統填鴨式的教學模式下,學生一味被動地聽著教師講課,跟著教師動手,邯鄲學步,理論知識囫圇吞棗,實踐操作依樣畫瓢,如果沒有教師在場,就完全不能自主判斷問題,這顯然不能適應未來工作需要。俗話說“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專業教師既要對學生言傳身教,又要適當放手,讓學生有機會獨立解決問題,悉心指導雖好,但不必事無巨細,汽車行業的迅猛發展,需要該專業學生具備敏銳發現問題的意識,而不是照著書本搬老套路。
2.汽車維修專業創新教學模式的幾點建議
(1)調整專業課程。對中職院校而言,汽車維修專業的根本目標在于培養一線維修技術人員,一切教學都應該圍繞這一根本目標而開展,因此有必要以此為導向創新調整當前的課程設置,一方面本著“學以致用”的原則,對該專業現有學科刪繁就簡,空泛而毫不實用的基礎學科,陳舊落后的理論學科,與教學目標相去甚遠或關系不大的課程,這些都可以全部刪除或盡量減少學時安排,將大部分學時留給最新行業知識與專業技術;另一方面,人才培養與就業要實現無縫對接,中職院校需高度關注市場動態,切實掌握當前用人單位的實際需求,做到企業需要什么技能,學生就學習什么技能,以此為標準進行課程調整,尤其是實訓課,要盡量營造逼真的實踐環節,鍛煉學生遇到問題時加以分析解決的能力,以便其今后自然過渡到工作狀態。
(2)轉變教學觀念。不可否認,大部分中職院校學生都曾經歷過升學的失利,因此只好退而選擇進入職校接受再教育,社會上難免有人將他們作為“差等生”來看,甚至部分職校教師也對自己的學生存在這樣的偏見,固然他們學習基礎不夠牢靠,但他們仍屬于可造之才,《禮記·學記》曰:“教也者,長善而救其失者也。”職校教師要轉變傳統的教學觀念,端正自己的心態,摘掉自己的有色眼鏡,用心發掘每一名學生的長處,傾力幫助其彌補不足之處,因人而異開展特色教學,將學生培養成理論優秀、技術出眾的復合型實用人才。
(3)創新教學手段。每輛汽車都有上萬的零配件,每一個都可能是故障產生的原因,而汽車維修專業課正是要教會學生認識這些零配件,了解它們的構造和連接關系,清楚其各自的作用、原理與故障表現,以及處理措施等,這些知識瑣碎而繁復,學生單純依靠教材和教師根本無法徹底弄明白某些概念或原理,因此教學手段需要讓學生既能真正學到知識,又能全面掌握技能。
①開展多媒體教學。科技的進步推動了信息化產業的迅猛發展,以互聯網技術為基礎的多媒體也將其應用范圍延伸至社會的各個領域,越來越多的課堂上能看到多媒體設備的影子,憑借其豐富的網絡資源與影音一體的強大功能,汽車維修專業教師借助生動的動畫模擬和形象的過程演示,可以將一些難以直接用語言表述的復雜結構和艱深原理直觀地傳達給學生,便于學生將理論定義與具體事物聯系起來,更加清楚各汽車部件的相互連接,如汽車發動機構造較難從教材上獲得立體印象,但通過多媒體的三維演示,其組成元素和各自的結構連接關系直至最終組裝都能一目了然,學生據此能夠清晰透徹地觀察到發動機內外構造,既掌握了理論,又熟悉了汽車部件。
②理論與實踐互相促進,課堂與車間相輔相成。以往的汽車維修專業教學,課堂就專門用來根據教材講授知識原理,實訓基地則一心讓學生動手操作,兩套模式界限分明互不干涉,殊不知,有的理論知識需要配合器械演示才能更好地理解,而有的實際操作則需要在某一原理指導下才能進行。科學的教學體系應該保持理論和實踐的同步開展,理論指導實踐,實踐驗證理論,課堂上既有教材講授,也有零部件拆裝;車間里既可以組裝機械,也能傳授知識原理,理論與實訓同步并進,教材與實驗設備兩手抓。具體表現為,在課堂上教師先講解一個知識點,再以此指導學生進行對應的拆裝操作;在實訓基地,學生先根據課堂所學自己動手操作,教師再對學生的表現進行總結分析,引申出新的知識點。例如,當教師講解到汽車底盤構造時,可以先在課堂上結合平面掛圖讓學生對其有一個初步印象,明白幾大重要部件的名稱與作用,然后教師帶領學生觀察實驗室的汽車底盤,使其加深印象,接下來再利用多媒體展示的教學動畫演示底盤的構造與運動形態,指導學生分解結構,使其對復雜的機械結構和各零部件的相互配合運動關系形成直觀認識,一堂課下來,既能說出不同的零部件構造與各自作用,又能面對相關故障準確分析尋找解決之道。(作者單位:寧波技師學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