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赴巴西特派記者 姚利
奧運會比賽看了幾場,因為事先都是在國內通過官方訂票網站買的票,當時有幾場重要的比賽,記者特意買了位置稍好些的票,也有些比賽低價位票在官網上都顯示不可買,賽前里約奧組委官員表示票已賣出80%,票房看來相當不錯。看了幾場比賽后發現,高價票和低價票實際差距不大。
第一場比賽射擊10米氣步槍,記者去晚了,到了看臺,問志愿者“A區在哪里”(A區票價100雷亞爾,B區70雷亞爾,1雷亞爾約合2.1人民幣),志愿者四下劃了劃胳膊,“隨便坐”。這一場杜麗易思玲摘銀奪金。第二天記者又去看射擊比賽10米氣手槍,這回拿的是B區的票,不過記者學聰明了,不管不問直接向前排沖,結果沖到第三排,志愿者指指座位上貼著的“奧運大家庭”,讓記者往后排坐坐。記者轉身退了兩步,看到第五排中間有位置,就擠了進去。身后有位中國觀眾,這應該是觀眾席了。一直看到張夢雪奪金,在準備頒獎儀式時,記者離席才發現,原來這排還是“奧運大家庭”坐席區。頒獎儀式開始后,別說AB區,大家庭也散了,我就站在看臺最前面欄桿處看完五星紅旗升起。
射擊只分AB區價差不大,買貴了還不算“太虧”;跳水票價最低260雷亞爾,記者卻賺了一筆。跳水第一場雙人3米板,我提前1小時進場,看臺入口顯示的E排,我的票是Q排,要往上高出十幾排,我就坐E排了,等來人了再走。觀眾陸續入場,稀稀落落。比賽4點準時開始,兩名選手已經站在跳板上,我突然覺得身后風聲不對,回頭一看,身后高處大批的觀眾在下移、左移;對面看臺看得更明顯,一股人流也在移動,大家方向一致:離跳臺區近點,再近點。記者隨著人流,在中國選手出臺前終于坐定,從距離猜測,這里的票價至少是700。當時就想,誰說巴西人沒時間觀念?這不比賽一開始,就準時換座。
不對號入座可能也不絕對,畢竟這兩場比賽都不是主場熱門。但一位同行在開幕式上竟然也有類似經歷,她拿著最低價位200雷亞爾的票,開始坐著也很規矩,后來發現大家都在四處活動,她就一直往下走,最后,竟然走進了內場,那幾乎是無價票啊。記者數數手里剩下的票,有貴的有便宜的,不知道最后會賠還是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