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屆劍橋徐志摩詩歌藝術節于8月11日在英國劍橋大學國王學院的英式花園里拉開帷幕。劍橋市市長、劍橋大學國王學院院長、來自中英兩國的詩人、藝術家、政治家與外交家等約150人參加開幕式。徐志摩的長孫徐善增博士,也偕夫人趕赴劍橋出席。該藝術節由英國劍橋大學國王學院以及劍橋大學文化保護項目“康河計劃”主辦,是英國境內最具規模和影響力的中英文化交流活動之一,旨在加深中英當代詩人與藝術家對彼此文化歷史的理解。
今年詩歌藝術節的主題為“園林”。在為期兩天的藝術節里,包括北島、劉正成、歐陽江河、阿萊士·希德戈、拉維尼婭·格林勞在內的30余位來自中、英等國的著名詩人、藝術家、音樂家在康河河畔誦詩交流,舉辦花園主題藝術展、音樂會、文化沙龍及晚宴,并將評選出銀柳葉獎。
“從徐志摩先生身上我們認識到:文學與造型藝術不僅在加深、拓寬國際社會相互理解與觀點互通方面扮演著重要角色,也能孕育共性與和平。也就是說,詩歌參與塑造我們所居住的今日世界,及后代將居住的未來世界。”劍橋徐志摩詩歌藝術節的發起人、著名人類學家、國王學院院士艾倫·麥克法蘭表示。2008年,在他的提議下,劍橋大學國王學院在康河之濱的一塊草地上為徐志摩立了一塊白色大理石的詩碑,其上刻有《再別康橋》片段,以此紀念這位曾留下足跡的中國詩人。這塊詩碑,如今已成劍橋一景。2016年,劍橋康河計劃出版社出版了《徐志摩:在劍橋蛻變》一書,講述徐志摩的人生如何在劍橋發生轉折。▲
(孫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