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永明
【摘要】 黨的十八大指出,改革和創新是推進新時期黨建工作重大工程的有效手段,混合所有制企業的黨建工作是一個重要內容。十八屆三中全會召開后,也提出大力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讓其快速涌現出來,但現在看來,其體制以及機制都不成熟,因此要加強研究工作的開展,從而達到一個新的高度。如何提升其科學化的水準將是現階段的一個重大課題,加強該方面的建設不僅是黨的要求,更是上層建筑建設的需要。
【關鍵詞】 混合所有制 企業 黨建 探索
一、黨建工作之現狀剖析
1.1黨的政策存在滯后性
黨的政策落后有企業工作,這是一個實質性的問題,雖然破除存在難度,但也不是說不可避免。自從以國企為首的諸企業相繼響應黨的號召,改革成了混合所有制形式的企業,多元化的利益關系伴隨而來,企業不得不考慮的兩大主體是社會與政府,除此之外,還有投資主體、經營者、管理者以及職工都不再單一,使得各個主體之間的利益關系也都成為必須考慮的板塊。企業政策規定不充分,為我們所熟知的僅僅是一部頒布已久的《公司法》,而后并沒有看到國家在企業政策上的動作,雖然《黨章》為此作了一些努力,這其中包括規定黨組織的用途和功能,但是這對于黨組織在企業中,尤其是在混合所有制形式下的企業中,所應該擔負起的職責和其所處的地位來說,顯得于事無補。
1.2黨組織地位不顯明
若與國有企業相比較而言,自然不一樣,國企所有者一定是國有,而混合所有制企業卻不一定。一般,企業經濟效益的產生不依賴于黨組織,由此造成了與混合所有制企業最大化的回報率追求的矛盾。所以,混合所有制形式的企業就會產生行政領導與黨組織之間直接或間接的沖突:一方面,企業內部的黨組織在行使自身的權力之時,行政領導就開始擔心了,認為黨組織定會把在國有企業當中的做法搬到混合所有制企業中來,從而影響企業的生產活動和經營活動;另一方面,如果企業和黨組織的意見不合的時候,行政領導就更加不會支持黨組織的日常工作了,更有甚者,反對也未可知,開展黨建工作的忌諱是沖突的擴大。
1.3黨組織自身意識淡化
相關企業完成了相應的改革與改造之后,首先發生變化的當然是其性質。投資主體增多,所倚靠的不再是國有資產一方,也就是說,國有資產發言權相對弱化,手上沒有實權,也就不會去強化自身了,再加上政策的支持力度跟不上,混合所有制形式的企業中,黨組織相關負責人看不到希望,得過且過,慢慢地黨建工作意識就淡薄了。尤其是這種思想是蔓延的,且會帶來連鎖反應,當黨組織自身都放棄的時候,企業內部特別是相關領導也會跟著不重視黨建工作,由此看來,黨建工作就陷入桎梏之中了。
二、黨建工作直面新挑戰
混合所有制這種經濟形式的實行,使得企業內部的黨組織面臨著一個新的挑戰,對它們來說,需要解決一下幾個問題:怎樣找準自身所處的地位,怎樣發揮出自己的作用,怎樣行使好自己的權力,怎樣更好地為企業經濟的發展服務,怎樣處理好與經濟發展與黨建工作的關系等等。與此前國有經濟的單一形式相比,不是一個層次。我們應該探索解決問題的方式。同時,混合所有制企業所面對的挑戰,為黨建工作提供了新的思考,無關其他。[1]
接下來我將混合所有制企業在黨建工作中面臨的較為突出的問題列舉出來。第一點,產權結構逐漸形成了多元化發展的趨勢,這一項對混合所有制企業中黨建工作的開展所帶來的影響不容小覷;第二點,企業改革后,并沒有同時對自身的經營和管理目標作出調整,以前的目標顯得非常單一,這就限制了黨組織作用的發揮;第三點,投資主體的增多,使得企業需要協調的利益主體也隨之增多,這樣在資源的分配上以及相應的組織方式上都需要考慮這個層面的東西,這為黨建工作的開展也加深了難度系數。
三、企業改革后黨建工作的思考與探索
3.1遵循準則,探究思路
較之從前的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企業改變很大,主要體現在產權結構的調整、投資主體的多元化,當然還有其經營體制;但是也還是有許多的東西原封不動地存在著,比如說企業的社會性質,還有一個被忽視的點,那就是黨組織無論何時都是這個企業的政治核心,這是由我們黨的執政地位、企業中存在公有資本特別是維護混合所有制企業多元主體利益的特殊需要所決定的,這是它的根本性的地位,是不能更改的東西,因此如何科學推進混合所有制企業黨建工作,國家的政策應該首先做出規定,使企業明確。
3.2充分發揮黨組織的政治優勢
《黨章》有明確規定,黨組織有其自身的政治作用,也有其政治中心的地位,當然這是相對于國有企業而言的,但是由于混合所有制形式的企業改革剛剛進行或正在進行,又或者是因為國家正在制定相應的規定,總而言之,目前我們看不到國家對混合所有制企業中的黨建工作方面的內容作出相應的規定,也沒有相關政策的制定。因此,在混企這種獨特的產權結構下,黨組織的地位是怎樣的?它的作用是什么?該如何發揮其作用?這仍是一個很模糊的板塊。[2]
3.3清楚本職工作及主要任務,不越權
還是那句話,黨組織在國有企業當中的作用改如何發揮,黨組織具體的任務是什么,國家都作出了很明確的規定。作為混合所有制企業,則無法受用。這個問題體現在改革后沒有國企控股的企業中尤為明顯,由于政策不健全,企業內部的體制也必然不健全,如果遇到企業中的重大問題,黨組織的地位顯得很尷尬,因為它怎么看都像是一個無足輕重、可有可無的組織,在實踐中總結經驗是一條可行的方法,但是又存在時間不足的問題。
3.4健全黨建工作運行體系,樹立自身特色
改革后,制約因素增多,企業黨組織的地位和角色該轉變的沒有轉變,抑或轉變了的又沒有轉變徹底,這就使得黨建工作的開展存在顯著的差異,主要是形成了不同的效果和內容形式。因此,黨組織工作的運行方式方法的建立是必不可少的,放開手干,支持創新,鼓勵黨組織做出符合企業特色的安排;當然,為了預防黨組織可能出現的諸如頭腦發熱類的問題,制約機制的健全也是舉足輕重的,當前兩種關系必須拿捏得當,這樣才能在企業的生產和經營中看到效果,否則,就只能看到笑話了。[3]
3.5提高黨建工作科學化水平
思想是方向,看待問題應符合邏輯,符合發展觀,黨建工作也一樣,取得發展進步的同時,必須加以引領,對于改革前國企對應的模式,不應該固守成規,而是破除阻礙,掙脫限制性的東西,思想上明確什么是企業,企業的首要原則是盈利,是經濟利益,黨組織是企業的政治中心,在黨建工作這一塊,要意識到不是單純的政治活動的組織,而是有機結合這兩項事物,這是一個在實踐中摸索經驗的階段,卯足勁挺過去才是王道。
四、結論
深受國家的政策表明,混合所有制企業的發展是一個長遠的過程,企業重視,國家也重視。在改革后,開展黨建工作是必須的,雖說現在在政策制定中存在很大的缺陷,但是國家正在努力做出相應的改變,黨建工作必將得到更好的發展。
參 考 文 獻
[1]周紅衛.新形勢下混合所有制企業黨建工作的創新[J].企業文化, 2014(23).134-137.
[2]秦仡.創新混合所有制企業黨建工作的挑戰與對策[J].企業與文化, 2015.42-44.
[3]張鵬.混合所有制企業更應強化黨建工作[J].中國石化, 2015.112.
[4]朱永亮.混合所有制企業的黨建工作科學化[J].學習時報,2014(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