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民革省委
?
以大科力技推創進新創為新重驅點動
文民革省委

實施創新驅動戰略是關系京津冀一體化和河北省長遠發展的必然選擇。當前河北省人多地少、資源環境約束矛盾突出,能否立足現實、面向未來,依靠科技的力量大幅度提高自主創新能力,直接決定著經濟強省建設的成效,直接影響到“京津冀一體化”的進程。
針對面臨的新形勢新任務,河北省在實施科教與人才強省基礎戰略的同時,把創新驅動提升到戰略層面,并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核心戰略,進一步強化創新發展的鮮明導向,舉全省之力加快建設創新型省份,使創新真正成為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的主要推動力,在新一輪競爭中贏得先機、掌握主動。建議:
加快科技成果轉化。一是實現創新驅動發展的根本途徑是強化企業的技術創新主體地位,要建立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加強企業、高校和研究機構等部門的協同創新,加快培育一大批擁有核心技術和自主知識產權、具有知名品牌和持續創新能力的創新型企業,為我省建設創新型省份與實現科技創新驅動經濟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二是實現創新驅動發展,關鍵是促進科技與經濟緊密結合。推進科技創新成果工程化產業化,是促進產業結構調整、全面提升產業核心競爭力的決定性因素,是實現科技創新引領支撐產業發展,成為經濟發展的內生驅動力的題中之義。三是實現創新驅動發展需要科學決策,進一步加強省級工程科技思想庫的建設,充分發揮好院士和專家們的集體智慧,緊緊圍繞京津冀一體化、經濟結構升級等命題,提供科學思想和系統方案等戰略決策,為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進一步深化科技體制改革。一是加大重點領域科技體制改革力度,著力破除影響科技生產力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從根本上解決科技與經濟脫節的問題。推進高校院所科研體制改革,加強以應用和產業化為導向的評價考核,加快建設面向國內外的高水平技術轉移平臺,鼓勵支持我省高校普遍建立技術轉移機構和專職服務隊伍,暢通轉移渠道,推動科技成果加快轉化為現實生產力。二是完善產學研合作機制。加強產學研合作載體建設,重點發展一批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促進產學研各方圍繞產業技術創新需求,整合創新資源,聯合開展攻關,實現創新要素與生產要素在產業層面的有機銜接;建設跨省、跨國技術轉移服務機構、區域性技術合作平臺,為企業利用國內外創新資源提供支撐。
全力打造創新創業人才高地。面向創新創業實踐育才引才。大力實施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培養引進計劃,以高層次人才和高技能人才為重點,組織實施人才工程,依托重大科研和工程項目、重點學科和科研基地、國際學術交流和合作項目,培養造就一批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發展的高端人才。支持高校聯合企業布局建設一批戰略性新興產業等領域的重點學科和研發機構,加快培養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整合人才、項目經費,大力引進創新團隊,鼓勵海外高層次人才組團創新創業;推動高校、科研院所、科技園區(市縣區、開發區和企業)聯合引進和使用海外人才。
努力為創新驅動戰略實施創造良好條件。加強組織領導,政府相關部門要把實施創新驅動戰略、推進科技創新工程、建設創新型省份擺上重中之重的位置,制定落實政策措施,推動創新驅動戰略和科技創新工程有力有序有效實施。抓好協同整合,制訂完善激勵科技創新的政策和舉措,加大執行力度,簡化手續,規范操作,加強政策之間的協調配套,形成全省推進科技創新工程的政策合力和疊加效應。發展創新文化,進一步樹立創新理念,弘揚“三創”精神,積極倡導尊重知識、崇尚創新、誠信守法,大力營造敢為人先、敢冒風險、勇于創新、敢于競爭、寬容失敗的良好氛圍,充分發揮創新文化在實施創新驅動戰略、建設創新型省份中的引領作用。
新的發展時期,我們必須充分認識到,建設創新型省份是與建設創新型國家和實現全面小康社會是密不可分的,創新驅動發展的成效直接影響到我國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推動經濟社會科學發展的成效。我們必須始終堅持立足國內,充分激發廣大科技人員的創新創造活力,把自主創新作為科技發展的戰略基點,為創新驅動發展提供不竭的技術源泉。同時不斷擴大科技開放合作,以全球視野謀劃和推動自主創新,提高原始創新、集成創新和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能力,更加重視協同創新,在開放合作中提升科技水平,最終實現依靠創新驅動經濟發展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