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阜城縣政協
?
培育主導產業助推轉型發展
文/阜城縣政協

在當前爬坡過坎、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阜城縣以鑄造機械、出口服裝和包裝材料、汽車配件等為主體的重點加工制造企業保持整體平穩增長,呈現逆勢上揚的良好態勢。前不久,阜城縣政協組織有關部門組成專題調研組,就企業運行和經營現狀,企業在市場條件下的調整和努力,以及企業所面臨的機遇和選擇等問題,深入霞口鎮、古城鎮、經濟開發區等地,選取億豐崇佳包裝、華興服裝、盛達機械、前進汽車燈具等10家重點加工制造企業進行解剖調研,有針對性地提出一些建設性的意見和建議。
一、主動適應市場,加快結構調整。在轉型升級、又好又快的大背景下,政府部門應審時度勢,做好規劃,助力企業開拓市場。一要做好產業規劃?!笆濉逼陂g,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引導,規劃好全縣傳統加工制造產業,明確產業發展方向,按照全縣產業發展現狀,要把機械鑄造、食品加工、出口服裝、包裝裝潢四大產業作為主導產業支持發展,傾全縣之力把這些產業做大做強。同時,要制定政策,大力支持古城燈具、崔廟糧保器材、霞口、大白、王集、建橋、蔣坊鑄造機加工產業向大規模、高科技、高效能發展。二要做好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這篇文章。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在縣域經濟層面,要重點抓好四個方面:第一,在政策、土地、金融、稅收等方面支持好優勢企業,促其發展壯大,快速發展。第二,通過斷貸、清理企業行為和壓減產能等手段,淘汰救不活的僵尸企業,忍痛讓這些企業出局。第三,按國家產業政策去除落后產能,加快產業、產品結構調整。第四,通過招商引資和項目建設,開拓新產業、新產品。三要補齊企業發展短板。積極為企業在融資、上市、引資、合作、管理創新、市場開拓等領域創造條件,促使企業走出過分強調自我發展的困境。
二、加大創新力度,引領企業發展。創新企業發展模式、創新管理是企業發展的又一重要途徑。一是管理機制創新。通過不斷改進、創新管理機制,探索建立項目代理制、例會制、項目公示制等較為系統、健全的重點建設項目管理機制,加快重點項目建設推進力度。二是技術創新。抓好傳統企業的改造升級,大力引進發展高新技術產業,積極引導企業開展產學研聯合,加快企業技術研發中心建設,進一步提升企業技術水平,推動經濟結構進一步優化升級,增強發展后勁。如馳特公司成立技術研發部,與河南理工大學等科研機構合作,并申請了發明和實用新型專利的經驗,可以在企業推廣。三是銷售模式創新。引導企業要改變以往產品靠銷售員傳統推銷的方法,搭建新的銷售平臺,如開展代辦銷售、平臺銷售和電子商務等新模式。
三、加強科學管理,提升競爭實力。企業管理對企業發展至關重要,從這個意義上講,管理是企業發展的總抓手。一要引導企業引進先進的管理方式。如前進燈具公司高薪聘請發達地區的企業管理團隊,整體嫁接企業先進管理機制和模式的經驗,可以有效改變企業傳統家族式管理的弊端,提升管理檔次。建立貫穿生產、銷售、質檢等環節的管理機制,有效節能降耗、減少生產成本,使企業得以快速發展。二要加強企業現場管理。有的企業存在現場管理普遍較差,車間衛生、安全環保和員工流水線管理措施均不到位等問題,工業運行管理部門、鄉鎮、開發區要引導企業對現場管理進行有效調整和創新,實現管理規范化。三要推行新企業法人治理結構。要引導企業改變傳統的家族式企業管理模式,通過推行科學、規范的新型法人治理結構,推進企業實現“百年老店”式可持續發展。
四、做好協調服務,營造寬松環境。做好協調服務,為企業營造良好的發展環境是政府有關部門應有的作為。一是完善行政服務體系建設。在健全完善縣行政服務中心的基礎上,細化管理,強化服務。加大集中辦理力度,精簡行政審批手續,真正實現“一站式”“一章式”服務,提高行政辦事效率。二是重點做好土地供應、銀企對接等企業急需的服務。同時,有關部門應開辦各類針對企業的保姆式、立接式、快速反應的服務項目,為企業發展創造條件。三是進一步規范涉企檢查行為,進一步強化部門進企業檢查審批制度,規范檢查時間、時限、內容和處理方式。堅決杜絕亂檢查、亂攤派、亂罰款現象的發生,給企業發展創造寬松、和諧、穩定的大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