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高小茹
?
董澤龍:涓涓熱血澆灌生命綠洲
文/高小茹

董澤龍
“血液是生命的源泉,真愛是生命的陽光,而無償獻血,讓我感受到對生命的尊重,它也是對承擔社會責任感的體現。作為一名普通黨員,在戰爭時期,共產黨員能夠帶頭沖鋒陷陣;和平時期,共產黨員能夠帶頭吃苦在前;現在,生活條件好了,帶頭獻出點自己的鮮血去挽救他人的健康和生命,我認為這樣做是值得的。”南皮縣政協委員、提案和民宗委主任董澤龍如是說。
從1999年在北京第一次參加獻血,以后的17年間,董澤龍先后在齊齊哈爾市、呼倫貝爾市、滄州市獻血屋獻過血。迄今為止,無償捐獻全血37次,無償捐獻機采血小板21份,累計獻血達11600毫升,2009年12月20日還光榮地注冊成為捐獻造血干細胞志愿者,先后榮獲“全國無償獻血奉獻獎銅獎”“全國無償獻血奉獻獎銀獎”“河北省優秀志愿者”“河北省最美無償獻血志愿者”等稱號。
參加無償獻血,一次、兩次可以做到,最難做到的就是“堅持”二字,一個人做點好事并不難,難就難在長期不計報酬地做無償獻血公益事業,這需要一個人的品質、毅力、耐心、恒心、善心,董澤龍做到了。另外,要想參加無償獻血,必須要有一個健康的體魄作保證,否則,血液檢驗將不合格。董澤龍同樣做到了。
“生命是無價的,也是脆弱的,在科學技術還不能創造出臨床普及的人造血液的今天,還需我們用愛心和熱血創造生命的奇跡,讓垂危的生命重現勃勃生機,為生命獻上珍貴禮物,讓我們的社會更加充滿友愛與和諧。”董澤龍堅定了自己的信念,也深深感受到了人們對無償獻血態度的轉變。
“我的家人也由不理解變為關心支持幫助了。”董澤龍說,也許現在的人無法想象,在1999年以前,人們的思想觀念還比較保守。一些錯誤的認識和觀念在一些人思想中根深蒂固。“獻血有損健康”“獻血后會貧血”“獻血會使人傷元氣”“獻血會染上傳染病”“獻血不能保證安全”……不過,這17年來,通過各級無償獻血工作者和一些無償獻血前輩們的不斷努力,人們的意識和觀念在不斷改變,整個社會對無償獻血的知識和意義都有了更深層次的認識;同樣他的親身獻血體驗也證明:無償獻血不僅不會對人體造成任何影響,而且還可以促進人體新陳代謝,有益于自身的健康。
“我獻血,我健康,我快樂,這是我對無償獻血的親身體會。無償獻血,讓我的人生更充實,更精彩!”在董澤龍看來,人體的很多器官失去了是不能再生的,而血液可以再生。上蒼給予我們血液,似乎是想給予人類更多表達和傳遞愛的機會,給予人世間更多的親情和溫馨。“人生不一定能使自己多么偉大,但可以使自己精神境界崇高。我要做一個用涓涓熱血澆灌生命綠洲的人,要像一棵并不艷麗的丹桂,清香高潔,平凡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