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說新語
權力的錢袋子, 讓每一筆開支都有規可依、有據可查,可以讓國家財政資金獲得結構性節約, 這對防止政府采購的腐敗現象, 降低行政成本都有長期利好。
——近年來, 各地在政府采購領域出現的“豪華采購” “天價采購” 等亂象被媒體廣泛關注, 國家行政學院教授汪玉凱分析認為
只有運用法治手段構建容錯機制, 遏制、懲戒知法犯法的“有心之過”, 正確區分、包容改革探索的“無心之失”, 才能真正為改革者戴上“緊箍” “護身符”, 把改革創新推上平穩軌道。
——北京市社會科學院法學所研究員馬一德發表文章《運用法治手段構建容錯機制》, 認為亟須運用法治手段建立完善的容錯機制, 明確試錯界限和容錯空間
我國糧食庫存量達到歷史新高, 但進口量同樣也不斷創新高, 這是不正常的。出現這種情況的一個重要原因是我國與國際糧價呈現出價格倒掛、糧食主產區與銷區價格倒掛。也就是說, 隨著市場變化, 現行政策有必要進行與時俱進的調整。
——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研究員李國祥接受媒體采訪, 在談到中國農產品價格改革時表示
現有國家標準某種程度上可以對有害物質進行限制, 但沒有跟上材料技術的發展。化學添加劑的發展很快, 很多人為了降低成本采用一些廉價的有害物質,原來的標準就無法涵蓋這些新的東西。因此, 有些跑道即便按照國家標準檢驗合格了, 實際上味道還是很重。
——近日, 《合成材料運動場地面層質量控制標準》在深圳市正式試行。該《標準》主編、深圳市建筑科學研究院總工程師任俊談“北京第二實驗小學白云路分校‘異味操場’” 事件時表示
理論層面的合理舉措, 之所以在現實層面行不通,必有其背后的理性原因。站在老人的立場, 確實大部分老人更愿意把房子留給孩子, 但更重要的是, 有房子特別是有多套房子的老人并不缺錢花; 那些真正缺錢花的老人, 要么沒房子, 要么房子不能轉讓(比如農村老人), 想“以房養老” 也沒辦法。所以, “以房養老” 是錦上添花, 而不是雪中送炭。
——時評人舒圣祥談以房養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