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苡萱
(湖南師范大學美術學院,湖南 長沙 410000)
淺談當代兩湖水彩藝術的人文精神
蔡苡萱
(湖南師范大學美術學院,湖南 長沙 410000)
兩湖水彩藝術的發展有著較為深厚的歷史積淀,以地域、人文等文化氛圍的孕育,兩湖水彩藝術呈現較為獨特的文化魅力。在藝術表現上當代兩湖水彩藝術的發展色彩更加鮮明,審美理念更為豐富、創作技法更為獨特,以極具兩湖特色的藝術表現在國內國際都享負盛名。本文的研究基于當代兩湖水彩藝術的人文精神進行深入的思考,以彰顯兩湖文化的獨特意蘊,促進兩湖水彩藝術以較為活躍的生命力和異彩紛呈的藝術表現在當今水彩藝術領域中獲得更好的發展。
兩湖水彩藝術;人文精神;民族文化
兩湖水彩藝術的發展有較為深刻的歷史淵源,湖北湖南在藝術教育方面一直以來都有極大的關注,在水彩畫的普及方面投入了大量的精力。湖南和湖北水彩藝術的發展有其領軍任務,湖南以黃鐵山為代表,湖北以白統緒為代表。二者在水彩技藝上有較為鮮明的風格呈現。白統緒被稱為是湖北的“活著的水彩畫百科全書”,其代表作品有《桂魚》、《蘆花湖上》、《洪湖水鄉》等,其水彩寫生作品有200多幀,以其親身的經歷,深入到山間河谷中尋求最真實的完美畫卷,以水彩技法的呈現記錄下祖國的大好河山。黃鐵山的藝術修為有著較高的水平,而且在水彩藝術創作方面具有對專業創作的執著和堅持,致力于描繪家鄉的秀麗風光,飽含著對于鄉土養育之情的深深眷戀。黃鐵山作品豐富,其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有《西藏》、《金色伴晚秋》、《山村》、《湘西吊腳樓》等,其作品具有較為鮮明的特征,在構圖上極富情景感,在視覺沖擊和藝術感染力上能夠充分的調動人們的思維情感體驗。
湖南湖北的水彩藝術較為知名的畫家不在少數,具有代表性的有湖北畫家陳國慶、劉壽祥、王涌、白統緒,湖南畫家黃鐵山、張小綱、朱輝、張舉毅、殷??档?。他們的創作有一個共性的特點,就是水彩畫創作都較為尊重對原生態的風光景色,對于地域風土文化文化的尊重和欣賞,致力于保護和推廣兩湖的風景、民俗文化等內容。兩湖水彩畫創作在創作意境上都較為重視文化意蘊、人文精神的表現,重視對生命力的描繪。
(一)保持鄉土文化的清雅純樸。
兩湖水彩藝術在創作上保持其淳樸清雅的鄉土民風,尤其重視深入到兩湖鄉土民間進行采風,以極富生活性的情景刻畫,真實的描繪風土民情,給予人們一種視覺上的享受。水彩創作是一種精神上的洗禮,是畫家對于濃濃鄉情的表達,兩湖水彩畫創作帶有執著和堅守。在水彩構圖和色彩表現上,兩湖水彩藝術的技巧表現較為的清雅柔和,無論是人物還是事物的刻畫都能夠帶給人們美的價值感受。這種情感上的體驗是兩湖地區所特有的地域文化呈現,通過兩湖水彩藝術的藝術表現,人們能夠感受到較為鮮活的湖光山色、風土鄉情,能夠對兩湖地區的生活狀態有直觀的感受,在人文情感上能夠喚醒大眾的文化感知,保留對于寧靜純粹之美的追求。尤其在當代社會水彩藝術的發展其人文價值呈現更具有時代意義,深入鄉間的水彩寫生創作更能夠創造出富有感染力的作品。
(二)對民族文化情懷的現實思考。
兩湖水彩藝術隨著時代環境的變化,保留其最真摯的民族情懷尤為關鍵。在當代兩湖水彩藝術的創作中,民族情懷的表達較為深刻和明顯。受到地域文化特點的影響,兩湖地區的民族文化風格呈現清爽、祥和、靜謐之感,民族的多樣性更讓水彩畫藝術創作具有較為活躍的文化氛圍,從人文精神感悟上來看,很多座屏更傾向于對于民族文化情懷的展現。不僅如此,受到歷史文化的影響,悠久的楚國文化更是直接構成了水彩藝術創作的必不可少的創作元素。例如在黃鐵山的作品《屈子祠寫意》中就對于兩湖文化中的文人氣質格調進行創作,以壯麗的風光描繪了屈原的愛國情懷和英雄氣魄,激情抒情,色彩對比中抒發較為深刻的民族情懷。
(三)對作者獨立人格的表達。
兩湖水彩畫家在藝術創作上都有自己的個性化藝術表達,都有對于水彩藝術創作的堅持。水彩藝術的創作在技法表現上重視精細化的描繪,在題材選擇上畫家更愿意選擇景物、風景、百姓民生,因而對于不同畫面的理解都融入了畫家本身的情感表達,都有對于不同畫面美感的呈現特點。兩湖水彩畫的刻畫具有開放性的特點,當代兩湖水彩藝術創作對于傳統藝術創作有突破和超越,更多的融入了時代性的創新元素,畫家在構圖上色彩和線條等運用更加的彰顯個性和自由的特點。例如白統緒其水彩創作收放自如,作品較為瀟灑空靈;陳國慶的作品則是放中略收,分寸得當;樊惠剛的創作則體現了浪漫優雅的氣息;劉壽祥的作品描繪則造型強化,帶有荊楚畫家的傲氣與剛直。可以說每一幅兩湖作品都帶有鮮明的個人風格特征,是對于作者獨立創作意識的詮釋和表達。
總之,當代兩湖水彩藝術的發展人文精神的呈現更具時代性、開放性的特點,畫家在創作中既保留對于鄉土風情的深深眷戀,同樣也帶有對文化傳承的現實責任,更有對于藝術創作的個人堅持,這種藝術創作的人文精神呈現將會推動著兩湖水彩藝術發展逐漸深入的邁進,在國際國內的水彩藝術創作中產生更為深刻的時代影響力。
[1]何曉紅.中國化的水彩藝術大眾文藝[J].大眾文藝,2012(18):58-59.
[2]王桂龍.當代湖北美術的發展特色與走向[J].美與時代(下半月),2009(04):28-30.
[3]楊帆.以《鮮果》系列解讀劉壽祥水彩藝術[J].美術大觀.2009 (08):214.
[4]黃鐵山.藝術觀潮中國水彩名家[M].天津: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
TU246
A
1671-864X(2016)08-0215-01
蔡苡萱(1989.04-),女,漢,籍貫:湖南東安,學歷:研二,單位:湖南師范大學美術學院,美術學,水彩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