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琳
(臨沂大學傳媒學院,山東 臨沂 276700)
好萊塢科幻電影中的女性形象研究
王琳
(臨沂大學傳媒學院,山東 臨沂 276700)
以女性為敘事視角,讓女性成為敘事主角的女戰士形象,特別是女性救世主是近幾年來科幻電影發展中最大的亮點,女性不僅從傳統的紅顏禍水轉變為強悍的女戰士,更是成為科幻片中最強勢的主角。這并不是科幻電影中獨特的形象,西部片、恐怖片、歌舞片等類型電影中都存在的現象,但科幻電影中的這種現象是最有科學依據的。
科幻電影;女性形象;社會意義;電影創作
最近幾年,在女性主義的努力下,女性的社會地位顯著提高,在電影中花瓶式的女性形象一般不會太成功,而具有獨特個性的女性角色卻獲得了觀眾的認可。九十年代以來的科幻片中,女性形象也是日漸豐富,首先,出現了一大批聰明睿智的女科學家,她們是剛柔并濟的理想主義者,不卑不亢的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在工作中帥氣灑脫,在生活中不施粉黛卻溫婉優雅。
雖然很多女英雄形象的塑造還是為了提升影片的觀賞性,但是科幻片中女性形象的崛起卻是站在了女性的立場上,以女性的視角來闡釋未來世界的發展,男性觀看,女性被觀看已經發生轉變,新時代女性的魅力是非男性化的,不同類型、年齡、氣質、身份的女性以及她們的內心需求,都應該是科幻片要去展現的重點。
美國女科幻作家喬安娜·露絲曾在文章中寫道:“科幻中有許多女性形象。但沒有一個真正的女人。”像喬安娜所說,科幻片中的女性大部分都是男性視角下受限制、被支配的角色,她們總是扮演著等待被拯救或被毀滅的女性形象,科幻中的女性總是以單一老套的形象呈現在觀眾面前。
在科幻片中,男性視角下的女性形象最經常出現的一種類型就是純潔膽小的弱女子,而她們的丈夫或伴侶卻是英雄,這些女性完全生活在丈夫的工作之外,只不過是丈夫背后的一個傾聽者,是在廚房準備好可口的飯菜等待英雄丈夫的歸來的好妻子形象。即便被牽涉到丈夫的行動或工作中,導演也會把重點放在她們的無助和恐慌之上,在致命的危險或災難前她們需要男性的營救,她們在大多數時候都會淪為科學技術或者惡勢力戰斗中的受害者,當然如果男性不能順利趕到這些女性完全有可能直接成為犧牲品。
另外,男性視角下的女性在事業上是不會特別成功的,如果事業上成功了那么她們的愛情或者家庭注定要失敗,男性對于異常成功的女性是有敵視情緒的,科幻電影中出現的很多女性科學家,雖然擁有科學家的目光和智慧,但是作為女性卻總是很失敗,她們要么就是離婚的老科學家,要么就是正在面對糟糕婚姻狀況的女性。
以女性為敘事視角,讓女性成為影片中的絕對主角和救世主的電影有很多,在動作片、恐怖片、犯罪片和科幻片等中都有存在,但是唯獨科幻片中的女性救世主形象是最有說服力的,因為她們的形象設置是非常符合宗教色彩和神話色彩的,并且科幻電影中的故事情節是有一定的科學原理作支撐的,和其他類型的電影相比它更能夠說服觀眾,甚至讓觀眾相信對未來世界的預言可能會變成現實。另外科幻片中所塑造的女性救世主形象是最特殊的,她們會對人類世界進行深刻的思考,這些女性不僅僅是在拯救人類,更是在拯救整個自然,她們是導演對于未來社會中女性形象發展的想象,更是對未來社會男女格局的一種大膽預測,一個由女性掌管和統治的世界能否可以逃脫被毀滅的命運?
科幻片中的女性救世主是如何界定的呢?我個人認為有以下四點,第一,女性應該是影片中的絕對主角,其他所有的角色都是在為她服務,她們取代了傳統科幻片中男性拯救者的地位。第二,在影片中她是唯一戰斗到最后的角色,即便身邊有男性的幫助,但是在和外星怪物、機器人、復制人乃至人類本身的戰斗中,最關鍵的時刻都是靠女性自身完成的,或者是只有女性能夠完成。第三,她們的使命就是拯救世界和全人類,由于這些女性身體上和精神上無窮的力量,才能在和邪惡勢力的較量中獲勝,使得毀滅性的災難得已消失。最后,導演會在這些女性身上寄托希望,她們是不怕死亡的,但是卻希望充滿自由和希望的活著,她們甚至可能是影片中唯一活下來的人,帶著人類的終極問題而去尋找答案。
在一些科幻片中導演會通過故事或主題直接點明拯救世界和人類的人就是女性,影片一開始就會用各種表現手法和鏡頭語言來凸顯女性的絕對主角地位。在科幻片中,女性救世主可能是人類本身,也可能是通過基因技術或復制技術而被制造出來的,這種制造分有意識的和無意識的,被制造出來的女性擁有比人類更高的智慧和更強大的力量,她們才是影片中的希望,更是觀眾觀看的重點。《第五元素》雖然并不是好萊塢的科幻片,但是在女性救世主形象的塑造中卻是最為典型的,當人類面臨前所未有的災難時,所有的人都想要拯救世界,但是卻無能為力,而此時奉命來地球拯救宇宙的神人麗露誕生了,她是科學家利用第五元素殘留的DNA仿人工制造出來的,麗露表面上看起來很瘦小,但是體內卻蘊含著無窮的力量,因此她擔負起拯救世界的重任。為了完成這一使命,她和高大威猛的孟加羅人戰斗,一個人打倒了一群丑陋的怪物,在打斗的過程中體現出的是她身上保衛生命、至死方休的精神。
《第五元素》中除了麗露有著崇高的使命之外,還有一個在用自己的生命守護和平的人——狄娃,她和麗露有著共同的任務,但是她們的拯救方式是不同的,當麗露勇敢堅定的在和怪獸們戰斗時,狄娃卻在舞臺上用天籟般的歌聲完成對人們內心的救贖,除了用歌聲拯救人們的靈魂以為,她還有一個任務就是要把拯救世界最關鍵的四顆石頭交給麗露,而狄娃把石頭藏在自己的身體里,只有犧牲自己,才能使人類獲得拯救。呂克?貝松在《第五元素》中塑造出了兩位至善至美的女性,最終拯救世界的不是男性,而是具有優秀品質的女性,不過諷刺的是這兩位女性都是外星人。
當然,上面分析的女性救世主都是比較特殊的,因為她們幾乎都不是真正意義上的人類,她們在影片中是直接作為救世主形象而存在的,在科幻片中,也有很從普通女性成長起來的救世主,在人群中她們并無過人之處,也并不特別,但是當遇到致命性的危險時,她們并不比男性差,反倒更加堅強,在不斷的磨煉中她們最終成長為拯救人類的救世主。《普羅米修斯》中的伊麗莎白?肖博士是科幻銀幕上少有的女性角色,首先,她的身份是博士,這已經證明了擁有很高的智慧,而此次普羅米修斯號的航行也是因為她和查理二人的科學考察發現,她選擇相信這些造物主創造了我們,同樣可以挽救我們。其次,艾麗雖然只是一個普通女性,但卻有著非常了不起的求生意志,比男性更能夠忍受疼痛的力量,當得知自己懷了怪物時,在沒有專業人士為她做手術的情況下,自己做了流產手術,取出異形,導演把這段畫面拍攝的異常恐怖和血腥,用來凸顯艾莉的勇敢和強悍,做完手術后,忍受著疼痛穿上緊身的作戰服與怪物作戰,然后又逃跑,雖然艾麗的攻擊力并不強,但是她強烈的求生欲望被激發出來,她的堅強和勇猛震驚了每一個人。最后,除了機器人大衛以外,艾麗是普羅米修斯號中唯一活下來的人。”
在影片的最后是一位女性帶著我們來自哪里?我們的目的是什么的疑惑,開始了尋找文明起源的路途,當所有人都認為這一切是徒勞時,只有艾麗在堅持尋找答案,也只有艾麗是有信仰的,在尋找人類文明起源的道路上,女性也扮演了拯救世界蒼生的角色。女性救世主形象的出現使得科幻片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它不僅牢牢抓住了愛好科學和技術的男性觀眾,還吸引了一大批幻想成為女英雄的女性觀眾,更意味著一種男女角色的轉變,女性從傳統的紅顏禍水變身成了救世主。
科幻片中的“女性救世主”形象畢竟是少數,而銀幕中的“女戰士”形象卻數不勝數,她們留給觀眾的印象甚至已經超越了電影本身,她們使觀眾感受到的不僅是女性外表上的陰柔之美,還有那驚世駭俗的的陽剛之美。王國維在《古雅之在美學上之位置》中最先提出“美之為物有二種:一曰優美,一曰壯美。”王國維是把西方美學中關于美的形態進行了一個引進,而我國古代也有很多美學著作和文藝理論都在論述陽剛之美與陰柔之美,傳統美學觀念中主要用陽剛之美來形容肌肉發達、體魄健壯的男性,而用陰柔之美來形容身材高挑、腰肢纖細的女性,然而好萊塢科幻片中的“女戰士”形象既淋漓盡致的展現了女性身上特有的柔美,又把柔美與各種高難度的動作完美結合,讓陰柔之氣中不失剛毅之美。
科幻片中的“女戰士”形象和前面分析到的女性救世主形象不同,首先,她并不一定是影片中最主要的角色,但卻是必不可少的人物,她的行動和任務可能是為男性英雄或男性救世主服務的,如果沒有女性在關鍵時刻的幫助,男性英雄的任務是不可能完成的。其次,導演凸顯的重點并不是這些女性的外表美,而是她們的氣質和內涵,是她們在打斗過程中所展現出來的身體美。最后,這些女英雄、“女戰士”形象雖然有時只是男性身邊的一個配角,但是她們卻并沒有喪失女性的主體性。
如《終結者》中卡梅隆大膽采用女性為敘事主角,向觀眾講述了莎拉?康納從一名普通的弱女子成長為女英雄的故事,在《終結者1》中并沒有直接向觀眾展現她就是女英雄,而是先去表現作為一名女性莎拉?康納身上脆弱的特質,最開始她只是一名飯店的服務員,長得漂亮但并不能算完美,走在人群中并不顯眼,誰都想不到她會肩負起孕育未來領袖的重任。在得知自己將要成為被終結的目標時,表現出了前所未有的惶恐和絕望,甚至是逃避現實,去求助警察,這個時候的莎拉?康納儼然是需要男性保護的,于是受命來保護她的凱爾?里斯責無旁貸的扮演了大英雄,可以說在第一部中卡梅隆主要向觀眾展現了莎拉?康納作為一名女性的柔弱之美。當然只是擁有甜美的外表是不會成為科幻史上的經典角色的,還要有足夠強悍的內心和強壯的身體素質,在《終結者2》中莎拉儼然已經告別了之前那個單純的服務員,她的出場是從一個極具魅力的引力向上開始,導演對她棱角分明的肌肉的大特寫,無聲的宣告了一名狂野“女戰士”的誕生,導演把鏡頭的重點放在了莎拉?康納和T-800的動作戲中,他們幾乎隨時都可能會遭到攻擊、被追逐,可以說影片不僅是對演員演技的考驗,更是對身體素質的挑戰。莎拉?康納這一“女戰士”角色的塑造并沒有輸給片中的男性,影片中的男性扮演的都是比較單一的角色,而莎拉身上既體現了作為一名女性、一名母親應有的女性之美,又體現出了女性作為一名戰士時和男性一樣的剛毅之美。
科幻片中的“女戰士”形象是以女性的力量和氣勢為視覺增光添彩的,她們給人以清新、剛健的感覺,而這也正是導演們對現實生活中女性身上的某些魅力的再現,除了上面分析到的人物之外,還有《異形》中的瑞普莉、《阿凡達》中的楚迪?查肯、《坦克女郎》中的麗貝卡、《星球大戰》中的莉亞公主、《查理的天使》中的娜塔莉、艾麗絲和狄綸、《星河戰隊》中的女戰士、《創:戰記》中的葵拉等,她們都是智勇雙全的女英雄,是對傳統的社會身份和性別身份的不斷反抗和顛覆,女性身上的陰柔之美是常有的,而陽剛之氣則是短暫的,這些科幻片中所塑造出來的“女戰士”形象就是把我們中國傳統美學觀念中的陽剛與陰柔兩種形態融為一體的最好實例。
科幻電影中的主角并不僅僅是人,有時候一些外星怪物和外星球上的植物都會成為影片中的重要角色,人們去電影院看科幻片,就是要看其中的奇景異象,看導演們是如何完成布景和制作特效的,特別是對外星生物的想象、未來太空城市的規劃以及宇宙飛船的勾勒也是影片的重要內容之一,甚至成為一部科幻片能否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勝出的關鍵,它們為觀眾所提供的樂趣并不比影片的內容和題材少。
科幻電影中宇宙飛船的設計都是非常有特色的,它們的外形各不相同,有圓形、齒輪形、球體狀和圓柱狀等,并且飛船的內部有著非常先進的設施和配套,但是很多時候它們都只是被當作一個技術背景而存在,為配合敘事而制作,它們的實際功效都沒有得到具體的展現。
任何優秀的設計都應該體現人的特質,這樣才能讓人感動并產生共鳴,在有些科幻片中,人類的宇宙飛船和外星人的飛船很多時候也是具有人的特性的,流線型優雅的飛船和女性身體的曲線其實是有很多類似之處的,因此科幻片中的有些飛船也是具有女性特征的。1980年村上?吉米導演的《世紀爭霸戰》,是由卡梅隆擔任模型設計師,卡梅隆在這部科幻片中充分發揮了自己的創意與構思,影片中有一艘由女性機器人駕駛的飛船,它的外形和女性的身體輪廓極為相似,飛船的中間部分像女性的身體一樣纖細,最上面是像兩只手臂一樣伸展開的巨大翅膀,柔軟而又充滿了力量,最下方是這艘飛船的腿部,兩個堅挺的圓球形船艙,和女性的乳房幾乎一模一樣,這架外星飛船和外星女機器人一樣有著兩個巨大的乳房,《世紀爭霸戰》雖然是一部B級科幻片,但是它在模型制作上是非常成功的,這艘帶乳房的飛船不僅參與了影片的敘事,還刺激了觀眾的眼球,賺錢了票房。在科幻電影的制作中,導演們應該像塑造人物一樣去設計模型,讓每一艘飛船和每一個模型都應該具有自己的個性,而不是僅僅作為一個視覺奇觀。
科幻電影中塑造出了很多讓觀眾無法忘記的外星生物形象,它們有的丑陋無比,有的怪異不堪,甚至有時會令人作嘔,帶給觀眾強烈的視覺沖擊,很多人會對創造怪物的設計師和模型師心生敬佩,因為這些外星生物都是由人所創造的,它們外形的構思往往就是根據人們認知范圍內的事物而來的,這些外星生物的設計可能會具有人的特征,也可能會具有某些動物的特征,在這兩者的基礎上導演會去進行創造性的想象,但是總有一種特征是他們想要突出去表達的,而這恰恰就是創造者對現實世界的某種隱喻。
而在一些科幻片中,外星怪物也是有性別的,甚至它們的外形形狀也會仿照女性的身體特征或生殖器官進行設計。
在《星河戰隊》中像蝎子一樣行動敏捷的外星蟲子,不斷的襲擊人類,致使人類軍隊死傷慘重,這些蟲子沒有《異形》中的怪物那么靈活,也沒有它們有智慧,因為它們是在執行首腦統治所發出的命令,蟲族首腦在影片快要結束時才隆重出場,它在一群蟲子的擁護下緩緩走來,從全景上來看它的外形像是女性的臀部,嘴巴的形狀仿造的是女性的生殖器官,里面也流露出粘稠的液體,蟲族首腦在外形的設計上是仿照了女性的身體進行設計的,而整個蟲族的統治儼然是一個母系社會的翻版,這個蟲族首腦代表了至高無上的權威。
除了宇宙飛船和外星怪物在設計上具有女性特征以外,有些科幻片中對于外星星球上生活的想象也是具有女性主義特征的,有些外星植物的特征是和女性的性格有很多類似之處的。創造了神奇“潘多拉星球”的《阿凡達》中納威族人的社會結構非常類似于母系社會,影片中女性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利,納威公主的母親莫阿特是他們的精神領袖,也是萬物之母艾娃的代言人,而她的父親以及其他男性都是絕對服從于莫阿特的,并且只有她能和納威族人的神靈進行溝通,并把神靈的旨意傳達給其他人。當然還有潘多拉星球的圣母艾娃,她的職責是保護生態平衡,她是神圣不可觸摸的,只會和精神領袖進行靈魂的溝通,她是所有納威人心中的上帝。可見在潘多拉星球中納威人的生活是非常尊重女性的,卡梅隆所幻想的外星星球是非常具有女性主義色彩的。
《阿凡達》中讓觀眾眼花繚亂的還有潘多拉星球上的植物和動物,這些生物讓人驚嘆不已。螺旋葉是影片中一種神奇的生命體,它的外形非常漂亮,像貝殼一樣整體顏色呈暗桔黃,并且它的反應速度異常靈敏,像地球上的含羞草一樣,用手一觸摸就會立即收縮,潘多拉星球上的螺旋葉像個羞澀的小姑娘,這個半植物半動物的生命是具有某些女性性格特征的。影片中還有一種色彩非常艷麗的生物——女妖翼獸,她也是女性的,納威人稱她們為伊蘭卡,女妖翼獸的身體非常纖細,有著兩只扁平而又碩大的翅膀,飛起來動作極為靈敏,全身布滿了極為復雜的花紋,花紋的顏色有多種,外表上看上去像孔雀一樣美麗,女妖翼獸擁有和女性一樣性感而又漂亮的外表。同時又有一顆赤膽忠心,納威人可以用頭發和她的神經纖維進行心靈的溝通,伊卡蘭一旦選擇了一個納威獵手,將會永遠忠于它的選擇。潘多拉星球中有各種各樣的生物,它們都有自己獨特的外形和性格,但是女性色彩較為突出的就只有上面分析到的這些,卡梅隆在他的影片中總是著力去刻劃一些重要的女性形象,從《異形2》中的瑞普莉到《終結者》中的莎拉?康納再到《阿凡達》,這一次卡梅隆費盡心思的去創造潘多拉星球,細致到這個星球上的每一個動植物,并賦予它們獨特的特點,他依舊不忘去創造一些具有獨特魅力的女性形象,他在不斷的挖掘女性身上的力量,以激發女性觀眾的觀看欲望和思考。
[1]吳水保.虛擬現實 變換為真——數字技術對美國當代科幻電影藝術性的影響[D].福建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004.
[2]楊遠嬰.電影理論讀本[M].第十二章中電影與性別研究.第一篇文章是勞拉?穆爾維的視覺快感與敘事性電影.由范蓓, 李二仕翻譯.523.
[3]王志敏.電影批評[M].第一版.北京:中國電影出版社,201006:177.
[4][澳大利亞]薇兒?普魯姆德著.馬天杰,李麗麗譯.女性主義與對自然的主宰[M].第一版.重慶:重慶出版社,2007.
[5][美]瑪格麗特?米德.宋踐等譯.三個原始部落的性別與氣質[M].第一版.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270—272.
[6]鄭軍.光影兩萬里:世界科幻影視簡史[M].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201204.
[7]勞拉?穆爾維.視覺快感和敘事性電影.李恒基,楊遠嬰主編.外國電影理論文選下[M]第一版.上海:三聯書店,2006:652.
[8]朱迪斯?巴特勒.宋素鳳譯.性別麻煩:女性主義與身份的顛覆[M].第一版.上海:上海三聯出版社,200905:25.
J905
A
1671-864X(2016)08-019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