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長征
以開放吸納為途徑,組建創業導師隊伍。秭歸縣職教中心為抓好創業教育,組建了開放式創業導師隊伍。學校以職業生涯規劃課程教師為主體,吸收了秭歸縣傲晨豆制品有限公司董事長張其軍,本校畢業生、深圳市友誠國信科技有限公司李臘兵等10多位創業成功者代表,邀請了縣人社、工商、稅務、銀行、食藥、司法等部門代表,聘任了縣機械加工行業專家張東,縣電子行業專家張建權等,組成學校創業教育導師團隊,既解決了創業教育師資不足的問題,又豐富了創業教育資源,為學生創業學習提供案例與榜樣,同時也為學生提供了創業教育校外實訓基地。
以課堂教學為陣地,培養創業綜合能力。秭歸縣職教中心開設創業課程,組織相關教師圍繞創業意識、創業知識和創業技能三大模塊開展教學活動。創業意識主要由德育課教師擔任,著重加強學生創業動機、理想及信念和責任感、道德觀及價值觀等方面的引導,促進學生樹立正確的理想追求,學會趨利除弊,敢于正視現實,不怕挫折,形成較好的心理素質,同時也增強了學生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創業知識主要由外聘自工商、稅務等相關部門的兼職教師任課,內容主要有融資、注冊、稅務和計劃、組織及決策等,使學生掌握必備知識,知曉創業政策法規,誠實經營,善于管理,正確決策。創業能力主要由優秀創業者采用現身說法的方式,側重于分析、判斷、應變、溝通及創新能力的培訓,強化學生創業的基本特質,提高學生開拓與創新、接收與處理信息及發現與把握機會等方面的能力,培養學生靈活運用知識、準確判斷與處理問題和組織策劃的能力。
以專業教育為基礎,提升創業核心技能。秭歸縣職教中心以專業技能教學為基礎,把創業教育融入于專業教育之中,提高創業核心技能。加強實踐環節教學,突出實踐操作和技能訓練,培養學生創新思維。學校廣泛開展項目教學法,通過創設問題情境,以項目或任務為驅動,激發學生求知欲,在“做中學,學中做”,不僅讓學生學到技能,突出培養學生抓住問題情景,強化對工具以及產品存在問題的分析、思考和解決的能力,引發其創新靈感。注重社會實踐,提高學生學以致用和適應社會的能力。學校調整教學計劃,中職二年級進行穿插式教學實習,三年級下學期實行頂崗實習,組織學生深入企業,親身感受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不斷增強創業體驗,增強社會適應能力。為學生創業提供“平臺”,培養學生創業實戰能力。根據學校專業特色,秭歸縣職教中心成立了手機維修、冰霜空調維修、旅游服務等6個專業工作室,在專業教師的帶領下,組成創業團隊,讓學生對創業過程的各個環節進行體驗實踐,并開展相關的社會調查和咨詢活動。
以案例教育為引領,突出創業復制孵化。創業教育的成效如何,學生能否復制孵化“創業”即為試金石。秭歸縣職教中心在開展創業教育時以案例教學為主,力求切合學生實際,讓學生身臨其境,帶著夢想與責任感去學習,增強復制孵化的可行性。在案例教學中以失敗案例為主,通過別人的失敗,獲取經驗教訓,盡量規避自己的創業風險。著重分析本土案例,結合本土小太陽幼兒園等小微企業,展示其創業經歷、創業感悟和創業故事,總結創業經驗、創業規律,讓“創業”走下神壇。突出校友案例教學,注重真實性、模仿性、鼓動性,清晰地勾畫創業之路。據不完全統計,近五年來,秭歸縣職教中心學生成功創業人數達40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