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端陽
一個下午,我像往常一樣在教室里上課,教室里的光線突然越來越暗,一陣“噼里啪啦”密集的聲音在窗戶上響起,居然是冰雹大駕光臨。始料未及的大風大雨夾冰雹和瞬間的停電,加劇了孩子們內心的恐慌,有孩子開始坐立不安,面露焦急之色。如何讓他們感覺到溫暖和安全?這個問題在我的心中飛快盤旋,突然一首歌閃過腦海,計上心來。我拿起粉筆在黑板上認真寫下了:“陽光總在風雨后,請相信有彩虹,風風雨雨都接受,我一直會在你的左右。”
教室里漸漸安靜了下來,孩子們的注意力開始轉移,這時我轉過身鎮靜地說:“接下來的時間老師教大家唱一首歌,歌名是《陽光總在風雨后》,希望大家認真唱,用心體會每一句歌詞”。我希望通過這首歌學生們能不被這突如其來的冰雹嚇倒,學會勇敢,學會堅強。
在一遍又一遍振奮人心的歌聲中,孩子們的恐懼漸漸被驅散,雖然窗外寒氣逼人,室內卻溫暖如春。不知不覺中——冰雹走了,風歇了,雨停了,一道淡淡的彩虹在山邊若隱若現,直至慢慢變得晴朗。放學前我布置了這樣一道作業題:記錄你所經歷的這場冰雹,寫寫你在學校、回家路上、以及家中的所見、所感、所想。
第二天,我看著孩子們稚嫩卻真實的筆觸,感慨頗多:
有的孩子學會了珍惜。“當時路上已經積滿了水,好幾棵大樹被強風連根拔起,許多樹木都倒了,櫻桃樹上的果子也是七零八落,連房子前菜地里的蔬菜都刮倒了,水溝里的水像瀑布一樣傾瀉。誰都無法預料明天會發生什么,所以我要好好珍惜現在,珍惜今天,珍惜已經擁有的和陪伴在身邊的人”。
有的孩子明白了安全常識的重要性。“當冰雹來臨時,我們應該鎮定下來,不能恐慌。如果在室外,應該用雨具或其他物品保護頭部,并盡快轉移到室內,以免被砸傷;戶外作業人員要停工,應立即到室內躲避。如果在回家的路上,我們應該把書包放在頭頂,預防被冰雹砸傷,不要在高樓、屋檐、煙囪、電線桿或大樹底下躲避冰雹;不要進入孤立的棚屋、崗亭等建筑里面;在躲避冰雹的同時,也要做好防止雷電的準備。平時我們應多積累安全小常識,學會自我保護和保護他人”。
有的孩子增強了紀律和規則意識。“我們遇到任何事情都不要沖動,要沉著冷靜有秩序,才能渡過難關,如遇到火災、冰雹等災害天氣時,要一切行動聽指揮!”“當時我們應該冷靜地想辦法,而不是在教室里吵鬧,要是地震了,大家擠成一團那該怎么辦?還好趙老師沒有讓我們回家,如果出了校門,冰雹一個接一個砸在腦袋上,那后果豈不是不堪設想?謝謝老師,她讓我學會了很多!”
還有的孩子重拾了信心和勇氣。“我們不能因為這點小事就害怕,老師給我了力量、勇氣,讓我不再輕易害怕了”“每當我傷心難過不開心的時候,就會想起這首歌,會明白人生路上有甜有苦,有喜有憂,有時還會遇到比昨天更糟的情景,有很多風雨我們都要學會接受。這首歌能讓我的心平靜下來,不再感到心慌。”
回想這次和孩子們一起經歷冰雹的過程,如果當時的我也驚慌失措,神色慌張,無疑會加劇孩子們的恐慌心理,絲毫緩解不了教室的緊張氣氛;如果當時我不顧孩子們的反應,固執地繼續講課,無疑將會錯過這么好的一次教育契機,錯過一次情感態度價值觀的滲透機會。一次突如其來的冰雹,讓孩子們收獲的遠遠超出我的預料。
教育真的無時無刻不在身邊,我們要用一雙善于發現的眼,一顆善于感知的心,以及對學生們的無條件積極關注,捕捉教育契機,并適時進行情感滲透,讓孩子們內心變得柔軟堅強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