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 麗
寧夏廣播電視臺,寧夏銀川 750002
?
廣播電臺新聞編輯的創新理念
閆 麗
寧夏廣播電視臺,寧夏銀川 750002
摘 要隨著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信息傳播途徑不斷增多。這就為廣播電臺節目帶來了一定的發展契機和挑戰。廣播電臺新聞作為廣播電臺節目的重要組成部分,面對該種形式,需要對其自身進行完善,以更好地狀態應對挑戰,把握機遇,從而提高其信息傳播地位。因此,對廣播電臺新聞編輯工作理念進行創新,具有一定的必要性。文章對廣播電臺新聞編輯工作創新的必要進行了概述,并對該項工作的創新思路進行分析,提出自己的建議,希望能夠為相關工作帶來有價值的參考。
關鍵詞廣播電臺;新聞編輯;創新理念
當前新聞傳播的方式較多,如互聯網、電視新聞、報紙等,這些方式具有較強的便捷性。而廣播電臺新聞播出時,又容易受到策劃工作的干預和影響。加之其廣播電臺新聞本身具有較強的動態性,難以對其進行準確的把握。從而導致我國現階段廣播電臺新聞發展受到限制。作為新聞傳播的重要途徑之一,廣播電臺要想在當前的競爭中站穩腳跟,就需要不斷對其自身進行改變,就新聞的內容和形式進行創新,提高其競爭力,實現社會責任。
廣播電臺新聞是一種具有較長歷史且群眾基礎較為深厚的新聞傳播方式,但是,隨著近幾年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我國的新聞傳播方式也在逐步豐富。群眾面對當前的廣播電視新聞,已經完全沒有當初的熱情。但是,這并不表示廣播電臺新聞喪失了存在的價值,廣播電臺新聞編輯創新的必要性,主要表現為如下幾點。
1.1 廣播電臺新聞編輯創新有助于其社會價值的實現
廣播電臺新聞的存在,就是為了實現新聞傳播。而傳統的廣播電臺新聞編輯方式,讓公眾喪失了收聽欲望,且新聞內容與形式過于老舊,從而導致新聞傳播受阻。公眾無法了解到社會的發展狀況,實施自身的社會主體權利。面對該種情況,廣播電臺新聞編輯必須要進行創新,以保證其與時俱進,滿足公眾的信息需求,從而實現自身的社會價值。
1.2 廣播電臺新聞編輯創新有助于其自身競爭力的提高
伴隨著多種信息渠道的出現,廣播電臺新聞的傳播率已經大不如前。在這種情況下,要么讓其徹底消失于公眾的視線之中,要么尋求合適的發展途徑。當然,前者是不可能,因為廣播電臺新聞傳播具有社會價值,對于公眾本位的實現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加之,廣播電臺領域已經有了一定的發展規模,如果讓其消失,就會導致大面積人員喪失工作,進而打破社會的平衡狀態。只有改變,才是其唯一的選擇。通過新聞編輯的創新,從內容到形式來獲得公眾的認可,進而提高自身的競爭市場和競爭力。
1.3 社會發展對于廣播電臺新聞編輯提出的要求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廣播電臺作為一種傳統的休閑活動占據了一定的地位。為了滿足人們不斷提高的審美情趣,新聞編輯必須要與社會發展同步,提高自身的創新意識。廣播電臺新聞編輯的創新,可以在滿足公眾信息需求的同時,對同行業的傳播單位進行信息監督,實現社會輿論的真實化。讓個人和社會的溝通渠道種類多樣化。
廣播新聞編輯工作的與時俱進,也就是利用創新來提高自身的競爭力。所謂創新,也就是對傳統的制作觀念和模式有所突破,需求新的工作模式。對此,廣播新聞編輯創新工作有以下三個要求。
2.1 創新新聞內容
信息社會的發展,導致打開電腦或者電視機,我們就可以接觸到各種各樣的社會訊息,從而使人們對于信息產生了一種疲勞感。如何有效地在眾多新聞中,篩選出重要的信息,成為當前新聞編輯創新工作的主要問題,讓含金量較高的新聞激起公眾的收聽欲望,從而實現廣播電臺新聞傳播。
2.2 創新新聞形式
廣播新聞傳播的最大特點就是以聲音作為媒介。而這種方式本身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會讓人們在收聽的過程中感覺疲倦,進而放棄收聽。而且,無法給予公眾正面的視覺感受,激發他們的情緒。因此,在廣播新聞編輯創新上,需要針對傳統的新聞傳播方式進行改變,進而提高公眾收聽時的畫面感。
2.3 創新新聞編排
廣播媒體想要實現收聽率的提高,就必須在新聞編輯創新工作中注意新聞編排工作。一般來說,新聞編排工作,就是將所有的新聞信息進行組合,在新聞播放的過程中,會存在多個類型的新聞。而這些新聞不是都會受到公眾的喜歡,傳統的廣播就是將這些新聞有機組合,然后播放,顯然聽眾并不喜歡。因此,在新聞編輯創新中,需要加強對于新聞編排工作的注意。
3.1 加大信息收集,豐富報道內容
新媒體技術的發展,使得人們獲取信息的渠道增多。這就導致廣播新聞在選材上具有一定的困難。因此,廣播新聞編輯需要對自身的新聞量進行擴展和豐富,并且,對應的工作人員需要增強自身的信息處理能力。在新聞的選擇中,需要考慮到不同層次的聽眾需求,與時俱進,把新聞和咨詢進行有機融合,擴大新聞的原本價值。
3.2 利用廣播優勢,完善新聞形式
廣播的優勢在于聲音。新聞、電視、互聯網上面的信息內容可能十分豐富。然而隨著人們生活節奏的加快,用于休閑的時間愈加少,更不用說花費過多的時間來觀看各種圖片和視頻。在此背景下,廣播就有了良好的發揮優勢,無論是在開車,還是在工作,只要你的耳朵有空,都可以打開廣播,收聽新聞。所以,新聞的形式必須要有所改變。例如實現重大事件插播等。讓公眾更加全面的了解社會,獲取信息。
3.3 實現科學編排,增強新聞可聽性
在很多的廣播新聞中,都會一次性播放一大串的內容。而這些內容多半都是一個類型。這樣的模式,會讓聽眾疲倦,放棄收聽。所以,在廣播電臺新聞編輯創新中,需要加強科學編排,實現信息的有效組合。進而提高廣播電臺新聞的可收聽性。
綜上所述,廣播電臺新聞編輯創新的目的就是增強收聽率和收聽效益。在當前社會下,各種各樣的新聞傳播方式已經讓人們應接不暇,廣播電視新聞本身就具有局限性,如何實現其傳播效益,成為當前的主要問題。筆者從多方面著手,為廣播電臺新聞編輯創新工作提出自己的建議,希望對我國新聞傳播有所裨益。
參考文獻
[1]秦娜.廣播電臺新聞編輯創新理念的若干研究論述[J].視聽,2015(12):126-127.
[2]林莉.廣播電臺新聞編輯創新理念探索[J].科技傳播,2014(10):20,19.
[3]姚林池.廣播電臺新聞編輯策劃的創新與取向[J].新聞傳播,2014(6):134.
[4]劉鴻.廣播電臺新聞編輯策劃的創新與取向[J].新聞傳播,2013(2):107,109.
[5]王麗萍,薩仁高娃.新時期廣播電臺新聞編輯策劃的創新與取向研究[J].新聞研究導刊,2015(14):141.
作者簡介:閆 麗,工作單位為寧夏廣播電視臺。
中圖分類號G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0360(2016)04-014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