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玉新 薛利鳳 張智明 張 靜 王 真
?
穴位敷貼輔助核酪注射液穴位注射療法治療慢性支氣管炎68例*
苗玉新1薛利鳳1張智明2張靜1王真1
目的探討穴位敷貼輔助核酪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療慢性支氣管炎臨床應用效果。方法對照組在常規治療基礎上加用穴位敷貼,研究組在常規治療基礎上給予穴位敷貼聯合核酪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療,記錄兩組慢性支氣管炎臨床療效及隨訪復發情況,將所得數據經專業統計學分析后獲得結論。結果研究組臨床總有效率高達88.24%,對照組臨床總有效率僅為73.53%,兩組對比結果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提示研究組臨床療效顯著優于對照組;2年隨訪中研究組復發率僅為17.65%,對照組復發率高達47.06%,兩組對比結果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提示研究組預后效果顯著優于對照組。結論對慢性支氣管炎患者給予常規治療聯合核酪注射液穴位注射及中藥穴位敷貼治療后可顯著提高其療效,有利于降低疾病復發率,保障患者生活質量及生命安全。
慢性支氣管炎;穴位敷貼;核酪注射液;穴位注射
慢性支氣管炎是臨床常見及多發的呼吸系統疾病,其特征為病程長、病情遷延難愈、復發率高,將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甚至威脅其生命安全。本文為提高慢性支氣管炎患者療效及預后,特選取我院于2012年1—12月期間收治的68例此類患者給予臨床研究,探討穴位敷貼輔助核酪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療慢性支氣管炎臨床應用效果,現將結果報道如下。
1.1一般資料68例慢性支氣管炎患者中男性41例、女性27例,年齡45~84歲,平均年齡(64.52±2.11)歲,病程2~23年,平均病程(9.29±1.14)年。按照前來就診序號(單、雙號)將68例慢性支氣管炎患者隨機平分(每組34例)為研究組(單)、對照組(雙),兩組上述一般資料具有臨床可比性(P>0.05)。
1.2方法
1.2.1治療方法兩組均給予常規臨床治療,內容包括0.9%、100ml氯化鈉注射液+0.25 g氨茶堿靜脈滴注平喘,0.9%、100ml氯化鈉注射液+2.0 g頭孢呋辛靜脈滴注抗炎,30mg氨溴索+0.9%、100ml氯化鈉注射液靜脈滴注化痰,上述藥物均每日給藥2次,另加持續低流量吸氧(每分鐘2~3L)改善機體氧供狀態。對照組在常規治療基礎上加用穴位敷貼,方劑組成包括細辛、甘遂、白芥子、延胡索(各藥材量相同),將其碾成粉末后經生姜汁(老)調和并制作成藥餅(圓柱形,規格2cm×1.5cm),敷貼穴位選取天突、肺俞、大椎、定喘、顫中、膈俞等,可根據患者實際情況加用關元、腎俞等穴,將藥餅經膠布固定于上述穴位6~10h后取下,若患者不耐受可適當縮短敷貼持續時間,每年三伏(初伏、中伏、末伏)首日分別敷貼1次。研究組在常規治療基礎上給予穴位敷貼聯合核酪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療,其中穴位貼敷治療方法同對照組,指導患者取坐位,將手掌仰置后使肘關節微屈,經揣穴法將尺澤穴有效定位后常規局部消毒,藥物選用核酪注射液(由上海信誼金朱藥業有限公司提供,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31022570),將注射器針頭垂直迅速插入穴位后緩慢進針,待針尖到達穴位準確位置且患者主訴重脹酸麻后回抽注射器,待確認回抽無血后將藥物緩慢注射至穴位中,僅需對單側穴位注射4ml藥物,若患者無法耐受可于雙側穴位分別注射2ml藥物,于初伏第1天開始每天治療1次,連續治療10天為宜。記錄兩組慢性支氣管炎臨床療效及隨訪復發情況,將所得數據經專業統計學分析后獲得結論。
1.2.2療效判斷標準根據慢性支氣管炎患者治療前后臨床表現變化情況判斷其療效:顯效:經治療后各項臨床表現均消失,醫學影像檢查雙下肺增粗紋理較治療前顯著改善;有效:經治療后各項臨床表現獲得改善,醫學影像檢查雙下肺增粗紋理較治療前好轉;無效:經治療后各項臨床表現均未好轉甚至加重,醫學影像檢查雙下肺增粗紋理較治療前未改善甚至加重。臨床治療總有效率=(顯效患者數+有效患者數)/總患者數×100%。

2.1臨床療效兩組慢性支氣管炎患者經上述不同方法治療后,研究組臨床總有效率高達88.24%,對照組臨床總有效率僅為73.53%,兩組對比結果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提示研究組臨床療效顯著優于對照組,具體見表1。

表1 兩組慢性支氣管炎患者臨床療效分析 (例,%)
注:1)與對照組對比P<0.05
2.2隨訪情況兩組慢性支氣管炎患者經相應措施治療后均給予2年有效隨訪(隨訪成功率100%),研究組復發率僅為17.65%,對照組復發率高達47.06%,兩組對比結果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提示研究組預后效果顯著優于對照組,具體見表2。

表2 兩組慢性支氣管炎患者預后效果對比 (例,%)
注:1)與對照組對比P<0.05
祖國中醫理論認為,慢性支氣管炎屬于“水腫”“咳嗽”“喘癥”“痰飲”范疇,多由腎、肺精氣衰竭,衛外陽氣不固以致六淫之邪侵襲所致。研究表明,慢性支氣管炎緩解期患者若存在生活失調、脾胃虛弱等情況,因外邪入侵極易誘發急性發作,提示在緩解期增補體質可防復發。
冬病夏治是祖國中醫特殊的治療方法,慢性支氣管炎常因外感風寒導致急性發作,中醫借助夏季自然界旺盛的陽氣解除機體陰寒之邪,同時可在機體內有效儲備陽氣降低秋冬季節寒氣損傷概率[1]。穴位敷貼是中醫常用的疾病治療方法,將藥物貼于相應穴位后通過對局部皮膚刺激迅速發揮藥效。研究表明[2,3],細辛、白芥子溫陽化痰,延胡索理氣止痛,甘遂增強化痰功效,諸藥聯用可達溫陽理氣、化痰止痛之功效。
研究表明,慢性支氣管炎患者大多因疾病所致機體免疫力及抵抗力降低,也是導致慢性支氣管炎急性發作的主要原因。穴位注射是近年來于臨床推廣使用的新型治療方法,將核酪注射液經尺澤穴注射后可直接進入機體并發生氧化分解,生成的膽固醇有利于加速激素合成,對支氣管痙攣也具有一定緩解功效,最終將提高患者機體免疫功能。本研究結果與高峰等[4,5]研究結果相符。
綜上所述,對慢性支氣管炎患者給予常規治療聯合核酪注射液穴位注射及中藥穴位敷貼治療后可顯著提高其療效,有利于降低疾病復發率,保障患者生活質量及生命安全,值得今后推廣。
[1]莫江峰.“冬病夏治”三伏貼防治慢性呼吸系統疾病[J].四川中醫,2013,26(8):68.
[2]張建平.三伏三九天貼敷加穴位注射治療哮喘75例[J].山東中醫雜志,2014,29(9):620.
[3]高峰,吳蔚,王彬.穴位貼敷療法預防慢性支氣管炎急性發作療效觀察[J].中國針灸,2014,27(9):645-648.
[4]譚光波,胡學軍,尹天雷,等. 冬病夏治敷貼療法對COPD穩定期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J]. 光明中醫,2011,26(8):1585-1587.
[5]楊磊,曹媛. 穴位敷貼配合中醫護理治療支氣管哮喘緩解期的臨床療效評價研究[J]. 光明中醫,2014,29(3):602-603.
濟源市2015科技攻關課題(No.15013037)
1.河南省濟源市人民醫院針灸科(濟源 459000);2.河南省濟源市人民醫院急診科(濟源 459000)
10.3969/j.issn.1003-8914.2016.07.035
1003-8914(2016)-07-0973-02
(本文校對:徐勝東2015-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