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黃英 羅菲菲
?
【護理論壇】
基于中西醫結合的冠心病心絞痛辨證施護
夏黃英1羅菲菲2
目的探析中西醫結合辨證護理對冠心病心絞痛的臨床效果。方法選擇2013年1月—2014年3月期間我院收治的冠心病心絞痛患者120例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兩組,在常規治療的基礎上,給予對照組常規護理,而觀察組則運用中西醫結合辨證護理,對比分析兩組的治療效果。結果觀察組的心絞痛治療總有效率為86.67%(52/60);而對照組的心絞痛治療總有效率為71.67%(43/60),并且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患者的血流動力學指標變化明顯,組間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臨床上將中西醫結合辨證護理運用在冠心病心絞痛的臨床治療中,不僅可以緩解患者病情,在一定程度上還能提高治療效果,使患者的預后生活質量得到改善。
中西醫結合;辨證護理;冠心病;心絞痛
冠心病心絞痛是比較常見的一種心血管病,好發于中老年人,患者發病后,其前胸部為會出現比較明顯的壓榨性疼痛感,如果治療不及時,出現并發癥的概率較高,對心臟造成損傷,從而導致心力衰竭,進一步加重患者病情。當前,世界衛生組織將冠心病、心臟病以及腦卒中列為威脅人類健康的三大殺手[1],不僅影響患者的身體健康,在一定程度上還嚴重威脅患者生命安全。臨床上在治療冠心病心絞痛時,通常以增加血液流動、降低心肌耗氧以及擴張血管等為主,但是冠心病患者由于具有較高的血脂水平,單一藥物治療效果較差,無法緩解患者的病情。因此,本文重點探討了中西醫結合辨證護理對冠心病心絞痛的臨床效果,現報道如下。
1.1一般資料選擇2013年1月—2014年3月期間我院收治的冠心病心絞痛患者120例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兩組,每組各60例。對照組中38例為男性,22例為女性,年齡49~81歲,平均年齡為(68.3±7.9)歲,其中25例為不穩定型心絞痛,35例為穩定型心絞痛;觀察組中35例為男性,25例為女性,年齡50~82歲,平均年齡為(68.6±8.1)歲,其中26例為不穩定型心絞痛,34例為穩定型心絞痛。兩組患者的病情、年齡等基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可以對比。
1.2方法
1.2.1治療方法兩組患者入院后,均給予藥物常規治療,其中包括硝酸甘油、阿司匹林以及降血糖、降血脂、降血壓等藥物。1.2.1護理方法臨床上主要給予對照組常規護理,其中包括病房護理、飲食護理以及用藥指導等多個方面內容。而觀察組則運用中西醫結合辨證護理,一般來說,護理內容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1)辨證分型護理:①氣滯胸悶型。對于心絞痛陣發、氣短胸悶的患者,治療期間,護理人員應該重視氣機疏調,讓患者盡量臥床休息,保持愉悅的心情;②氣陰兩虛型。對于失眠、心悸、面色潮紅、倦怠以及煩熱的患者,護理人員應該堅持活血通絡、益氣養陰的基本原則,盡量給患者營造一個安靜、舒適的病房環境,讓患者能夠保持充足的睡眠,同時對患者的腳心和手心進行按摩,并給予患者生脈湯劑口服治療;③痰阻血瘀型。對于痰多、身體肥胖、氣短、肢體沉重的患者,護理人員要根據患者的實際病情,給患者制定合適的運動方案,讓患者適當進行運動,并且戒煙戒酒,定期打開病房的窗戶,使房間內保持空氣流通,同時嚴格按照醫囑,給予針對性鎮咳治療;④寒凝心脈型。對于脈沉、四肢冰涼、氣短胸悶的患者,護理人員一定要密切關注患者的病情變化,重視溫熱調理,比如煎煮生姜熱飲,用溫水給患者泡腳等,對于心絞痛嚴重的患者,還可以采用按壓穴位的方法,幫助患者緩解疼痛。(2)情志護理。情志對患者的病情有較大的影響,尤其是煩躁、悲觀的心理,容易影響治療效果。所以,護理人員一定要加強與患者之間的溝通和交流,保持和藹可親的態度,耐心給患者講解治療方法、目的以及效果等,幫助患者解決問題,消除患者疑慮,并且給患者講解成功的病例,使患者樹立戰勝病魔的信心,讓患者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積極配合治療。(3)飲食護理。護理人員要將患者的實際病情作為基本依據,合理安排患者飲食,讓患者盡量食用富含營養、維生素、容易消化的、清淡的食物,做到少食多餐,禁止食用辛辣的、生冷的刺激性較強的食物,多食用新鮮的蔬菜和水果,同時對患者的體重進行控制,確保治療效果。1.3療效判定標準臨床上在評價心絞痛治療效果時,主要依據以下3個標準:顯效:心絞痛發作次數較治療前減少>75%,且疼痛分級為Ⅰ級;有效:心絞痛發作次數較治療前減少>50%,且疼痛分級為Ⅱ級;無效:心絞痛發作次數較治療前減少<50%,且疼痛分級為Ⅲ級[2]。
1.4統計學分析本次實驗數據采用SPSS17.0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其中組間數據資料對比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對比采用卡方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兩組治療效果對比觀察組32例顯效,20例有效,8例無效,心絞痛治療總有效率為86.67%;而對照組20例顯效,23例有效,17例無效,心絞痛治療總有效率為71.67%,組間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兩組血流流變學指標對比觀察組的血流流變學指標變化明顯優于對照組,組間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血流流變學指標對比
近年來,隨著人口老齡化進程的進一步加劇,冠心病在我國的發病率呈現出逐年上升的趨勢,由于該病具有病程長、并發癥多、治療難度大等特點,已經成為當前威脅中老年患者健康的一個重要疾病[3]。臨床上在治療冠心病心絞痛時,主要以藥物為主,比較常見的為維拉帕米、美托洛爾、曲美他嗪以及硝酸甘油等,緩解血管內皮炎癥,使形成的動脈粥樣硬化減少,對血管進行擴張,使氧氣供給增加,使氧氣消耗降低,供氧與需氧達到平衡,從而有效緩解心絞痛[4],但是單純藥物治療只能緩解短期疼痛,長期療效較差。中醫學上將冠心病心絞痛劃分為“心痛”“胸痹”的范疇,將中醫理論作為基本依據,對患者的病情進行分型,并且制定針對性護理措施,再結合飲食護理、心理干預等有效措施,提高患者的治療依從性,從而達到治療目的[5]。在本次研究中,觀察組的治療總有效率明顯優于對照組,護理效果顯著。
綜上所述,臨床上將中西醫結合辨證護理運用在冠心病心絞痛的臨床治療中,不僅可以緩解患者病情,在一定程度上還能提高治療效果,使患者的預后生活質量得到改善。
[1]陳禧,唐青,陶劍芳. 中西醫結合辨證護理冠心病心絞痛62例臨床觀察[J]. 中醫藥導報,2014,9(5):138-139.
[2]曹媛,徐澤蘭,潘展霞. 中西醫結合辨證護理對冠心病PCI術后胸痛的影響分析[J]. 中國醫學創新,2014,36(5):102-104.
[3]鄭淼. 益氣活血湯治療冠心病心絞痛療效分析[D].大連:大連醫科大學,2014.
[4]吳正孝. 中西醫結合治療冠心病心絞痛的臨床療效分析[J]. 中國實用醫藥,2012,33(5):135-136.
[5]資潤. 中西醫結合治療慢性穩定型心絞痛的臨床研究[D].北京:北京中醫藥大學,2008.
1.江西省修水縣太陽升鎮中心衛生院心血管內科(修水 332400);2.江西省九江學院附屬醫院心血管內科(九江 332000)
10.3969/j.issn.1003-8914.2016.07.056
1003-8914(2016)-07-1016-02
(本文校對:劉言言2014-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