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晶華 滕曉云
?
【護理論壇】
濕疹中醫飲食辨證施護
曲晶華滕曉云
遼寧省大連市皮膚病醫院中醫美容科(大連 116000)
摘要:目的分析針對濕疹在飲食方面的中醫辨證施護對預后的影響。方法抽選2012年12月—2013年12月丹毒患者82例,隨機分為觀察組(41例)和對照組(41例),對照組實施常規護理策略;觀察組根據中醫辨證分型實施以皮膚護理為主的針對性護理。比較施護效果、濕疹病程以及患者滿意度。結果觀察組和對照組患者總有效率分別為90.24%(37/41)和78.05%(32/41),前者優于后者(χ2=10.455,P<0.05);復發率分別為2.44%(1/41)和9.76%(4/41),前者低于后者(χ2=8.336,P<0.05); 施護后,觀察組滿意度評分以及住院時間分別為(92.7±2.6)分和(8.6±2.4)d,優于對照組(P<0.05)。結論中醫辨證施護體現中醫護理內涵,在濕疹治療過程中具有獨特優勢和價值。
關鍵詞:濕疹;飲食;中醫辨證施護
濕疹為多種原因導致的臨床高發性皮疹,以兒童發病率較高,對稱分布,騷癢難耐,病情遷延[1]。中醫范疇內分析濕疹發病病機為本虛標實證,由于先天稟賦不足,脾胃運化功能失償,濕從內生,加之熱、 濕、 風等外邪侵犯,內外邪郁于皮膚而發病。濕性較為黏膩,不易祛除,導致濕疹反復發作。從中醫病機角度考慮,濕疹發病與脾胃健運功能密切相關,飲食調養對于脾胃功能恢復有重要性作用[2],因此,從飲食調護方面施護,具有一定臨床價值。中醫辨證施護強調“以養為主”,根據辨證分型進行飲食方面護理可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現分析如下。
1.1一般資料 皮膚科門診收治的82例濕疹患者(2012年12月—2013年12月)為研究對象,(參考《中醫外科病證診斷療效標準》[3],符合濕疹臨床表現。女42例,男40例,其中6歲以下兒童34例,6~18歲青少年20例,18~70歲以上成年患者28例,平均年齡為(44.3±3.8)歲,病程為1~7d,平均病程為(3.4±0.4)d。其中急性和慢性者分別34例和48例,分型包括濕重于熱、熱重于濕、 血虛風燥型,分別29例、28例、25例。隨機將患者分為觀察組(41例)和對照組(41例),組間各年齡患者、病程以及中醫辨證分型差異不明顯(P>0.05)。
1.2護理方法
1.2.1對照組按皮膚科濕疹的常規護理要求進行護理,告知患者相關注意事項以及濕疹預后情況,提高患者相關認知。1.2.2觀察組從心理疏導、皮膚護理、用藥護理以及飲食等行為干預方面對患者進行全面護理干預,維持心情舒暢,定期為皮膚擦拭敷藥,告知患者用藥注意事項,同時以飲食護理為主,進行辨證施護。具體內容如下。(1)熱重于濕者。此類患者湯藥服用易涼服,飲食以清熱祛濕之品為佳,如苦瓜、西瓜等,以煲湯為主食用。盡量勿食刺激性食物(如煎炸、 酒、 腥類、辛辣之品),以牛奶、瘦肉等優質蛋白食物為主,多食清淡水果和蔬菜。(2)濕重于熱者。此類患者用藥需溫服,多食用健脾化濕之品,如茯苓、薏苡仁、赤小豆,脾虛癥狀明顯者,可適當服用黨參、山藥等補脾氣的中藥,一起煲湯食用。禁食肥甘厚膩之品,戒酒為關鍵所在,因為酒類之品更易生濕,使病情遷延難愈。(3)血虛風燥型。此類患者飲食以養血潤膚為主,適當食用果仁類食物(胡桃仁、松子仁等)以及黑芝麻、龍眼等。也可選擇烏雞加以上食材進行煲湯,補血養血作用明顯。以上各型患者中,若為患兒,由于患兒脾胃功能尚未發育完全,應食用易消化食物,若仍母乳喂養者,患兒母親應以清淡飲食為主,少食海鮮、辛辣之品;若有明顯食物過敏源者,應更換食物,如奶粉等,避免再次誘發濕疹。對以上患者隨訪6個月,觀察施護效果以及復發率。
1.4施護效果評估[4]痊愈:濕疹消失,相關癥狀均消失;有效:濕疹面積明顯減少,瘙癢程度減輕,全身癥狀緩解;無效:濕疹面積未減少,瘙癢程度未減輕。自行設計滿意度調查表進行問卷調查,為百分制,對滿意度進行評分。

2.1施護效果分析觀察組和對照組患者總有效率分別為90.24%(37/41)和78.05%(32/41),前者優于后者(χ2=10.455,P<0.05),復發率分別為2.44%(1/41)和9.76%(4/41),前者低于后者(χ2=8.336,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施護后有效率對比 (例,%)
2.2滿意度評分以及住院時間比較施護后,觀察組滿意度評分以及住院時間分別為(92.7±2.6)分和(8.6±2.4)d,優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施護后滿意度評分以及住院時間比較
濕疹為慢性炎癥,多侵犯表皮或者真皮淺層,可由于多種誘因急性發作,具有滲出性、多形性等多種特點。濕疹發病無明顯季節性和年齡限制,但是以兒童發病率較高(可達30%)[5]。中醫認為其主要發病因素與濕熱內蘊有關,濕氣的祛除與脾胃運化功能密切相關[6],因此中醫辨證施護以健脾為主,從飲食調理方面入手,恢復脾胃健運功能,從源頭改善患者體質,優化濕疹患者預后,降低復發率。
中醫辨證施護針對性強,分析各型濕疹患者發病特點,具有多元化、見效快等優勢。本文研究以其他學者的施護方法為示范,總結經驗,對患者進行辨證施護,結果顯示,濕疹施護后有效率提升,住院時間明顯縮短,復發率減少,達到滿意臨床效果,充分證實中醫辨證施護的優勢和特點。筆者對飲食辨證施護的體會總結如下。需熟練掌握濕疹辨證各型特點,患者食材以清淡、優質蛋白為主,禁食海鮮、辛辣等刺激性食物,同時根據濕熱程度差異,適當增加清熱或者祛濕之品,以食材為藥材,通過食療改善患者體質,優化脾胃功能,從而預防再次感受濕氣,誘發濕疹。對于血虛風燥者,應以補血養血為主,烏雞為補血食材的良好選擇,不僅養血效果好,還可潤燥,達到養生保健的目的。兒童患者,尤其嬰幼兒患者脾胃功能發育不全,容易生濕誘發濕疹,也可由于食物過敏誘發濕疹,因此,患兒家屬需格外細心,注意飲食,及時發現過敏源,并選擇合適制品取而代之[7~8]。母乳喂養者,需提升母乳質量,謹慎用食,避免濕氣通過母乳傳給患兒,導致濕疹。中醫辨證施護還覆蓋皮膚護理、情緒護理等多方面,避免內外刺激,起到綜合性作用,需不斷歸納并推廣。
參考文獻
[1]王少萍,康衛紅.肛周濕疹的辨證治療及護理體會[J].陜西中醫,2010,31(10):1383-1385.
[2]朱坤,孫志越,郭秀穎.濕疹的中醫治療及護理[J].中國實用醫藥,2011,6(12):184-185.
[3]劉穎.中藥浴治療新生兒濕疹的觀察及護理[J].天津護理,2013,21(1):64-66.
[4]張玉萍,徐麗英,沙金麗,等.中藥外洗治療嬰兒濕疹30例臨床觀察及護理體會[J].云南中醫中藥雜志,2013,34(1):80-82.
[5]姚亞春,張應喜.氧化鋅糊包敷治療嬰兒濕疹并感染的效果觀察及護理[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2,9(13):43-45.
[6]崔曉燕,徐偉娥.陰囊濕疹中醫藥治療及護理[J].齊魯護理雜志,2011,17(6):47-48.
[7]柳林林,潘麗麗.中醫護理慢性濕疹[J].實用中醫內科雜志,2013,27(6):147-148.
[8]張宇輝,朱明芳,鐘小平.梅花針放血療法治療慢性濕疹患者的療效觀察與護理[J].當代護士,2011,4(18):98-99.
doi:10.3969/j.issn.1003-8914.2016.05.057
文章編號:1003-8914(2016)-05-0722-02
收稿日期:(本文校對:孫濤2015-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