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全媒體時代高校圖書館的工作內容和服務模式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本文闡述了全媒體的概念及對圖書館的影響,分析了全媒體時代圖書館員的素質與能力的要求,探討培養和提升圖書館員素質的有效途徑,以促進圖書館事業的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全媒體;圖書館員;素質
中圖分類號:G251.6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6)08-0260-02
隨著當今社會數字化、網絡化、信息化的迅速發展,新技術和新媒體促使用戶的閱讀需求、閱讀理念和閱讀方式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越來越多的受眾轉向數字化的多媒體閱讀,從而給高校圖書館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沖擊與挑戰。在全媒體時代下,圖書館的服務工作從傳統的借還服務轉移為多層次的信息咨詢服務,對館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知識管理下的知識服務,要求參考咨詢館員由文獻咨詢專家轉變為數字型知識專家,館員不僅向讀者傳遞圖書資料,還能整理數字網絡資源,對用戶進行數字資源培養,進行科技查新、定題服務、信息咨詢、圖書資源網絡培訓、嵌入式教學等高技術信息服務。
一、全媒體概念及對圖書館的影響
(一)全媒體概念
全媒體是指媒體機構及運營商采用文字、圖形、圖像、動畫、網頁、聲音和視頻等多種媒體表現手段(多媒體),通過廣播、電視、音像、電影、出版、報紙、雜志、網站等不同媒介形態(業務融合),通過融合的廣電網絡、電信網絡以及互聯網絡進行傳播(三網融合),最終實現為用戶提供電視、電腦、手機等多種終端的融合接收(三屏合一),實現任何人、任何時間、任何地點、以任何方式接收任何媒體內容(5W)。
全媒體時代具有高度集成性、立體化、開放性、包容性的特點。新媒體、新技術的發展使得閱讀信息的方式開始多樣化、信息出版渠道逐漸多樣化,但同時大量信息也趨于表面化、信息內容的權威性降低,也逐漸模糊了閱讀中傳播者與受眾者之間的界限,使受眾之間存在互動。
(二)全媒體對圖書館的影響
1.服務途徑多樣化。隨著Web2.0的推出與開展,手機、微信平臺的應用,圍繞讀者展開的各種服務途徑的多樣化,對圖書館的自身建設提出了更高要求,對閱讀空間等的探索不斷被提及。2.服務資源多樣化、個性化。多樣化的服務資源和服務途徑,不僅豐富了圖書館得服務方式,而且給校圖書館和其他社會機構帶來了機遇。3.競爭者增多,大量信息通過各類媒體傳播,圖書館在競爭中處于不利位置,這些新型信息服務包括以報紙、廣播、傳統電視為代表的傳統媒體及它們在各類新媒體上的拓展;互聯網網站(包括博客、論壇、共享空間等);以google和百度為代表的搜索引擎;互聯網上各類內容定制;專業化圖書和各類信息資源數據庫公司,如方正超星、維普等;移動通信運營商推出的增值服務等。
二、全媒體時代圖書館員的素質與能力的要求
全媒體是將基礎服務與新服務融合發展,構建圖書館新型服務模式,館員必須轉變觀念,樹立終身學習的思想,努力學習新知識、新技術,不斷獲取交叉學科知識來滿足用戶對知識信息的需求。全媒體時代最看重的是知識和技術,圖書館不僅要加大高精尖技術人才的引進,還要對館員進行業務技術培訓,不斷提升服務能力。
全媒體環境圖書館員應具備的素質與能力:(一)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素養,有奉獻精神和創新意識,善于接受新事物、新觀念等,“以讀者為中心”的服務理念,把圖書館視為實現自己人生價值的場所。(二)具有收集、組織、保存、分析、利用信息的能力。能夠圍繞用戶的需要,快速搜集信息,綜合組織、加工和重組知識,形成具有新價值的知識產品,并轉化為集中化數據存取,充分滿足用戶對知識信息和智慧提升的需求。(三)能綜合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和方法,熟練掌握云計算技術、RFID技術、智能感應技術、物聯網技術和現代化智能設備,依靠網絡平臺開展數字參考咨詢和專題檢索等服務,為用戶提供便利的網絡信息檢索查詢服務和信息導航服務。(四)具備專業知識及多學科知識背景,熟練掌握圖書情報知識,能及時準確地把握用戶的需求動向,全面搜集專業的知識信息,滿足用戶對教學和科研的需求。館員通過深入調查、了解、分析國內外有關學科課題的動態,時刻關注前沿學科進展,利用檢索技術,對館藏及各種載體的文獻進行深度開發和利用,連續為課題用戶提供及時、高效、全面的信息導航,最大限度地滿足課題用戶對課題需求的全程服務,深化學科服務,有目的地進行知識信息服務。(五)具有捕捉信息的敏感度與良好的溝通能力,從不同角度了解讀者的需求,解決讀者的問題。針對大學生讀者癡迷于以網絡閱讀為主的淺閱讀,館員應順勢引導,調查、了解大學生讀者的閱讀傾向和閱讀需求,主動搜集、整合、規范網絡信息,通過圖書館網站有針對性地開展導讀服務工作,讓讀者可隨心所欲地獲得相關信息,為讀者提供健康、高尚的閱讀場所,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同時,積極開展讀書沙龍、閱讀分享會、真人圖書館等形式多樣的閱讀推廣活動,培養他們良好的閱讀習慣,營造良好的閱讀氛圍,通過閱讀提升他們的綜合素質,真正發揮高校圖書館“第二課堂”的作用。(六)具有較高的外語水平。互聯網上90%都是英文網站信息,只有具有較高的英語水平,才能獲取國際領域學術發展的信息資源,更好地勝任工作,提高科研服務能力。
三、培養和提升圖書館員素質的有效途徑
高校圖書館員應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與時俱進,不斷提高自身的素養和專業水平,盡快融入和適應新環境。
(一)加強職業培訓和繼續教育
高校圖書館應結合工作實際,創建學習型圖書館,進行在崗培訓,培養館員的信息素質與信息能力,滿足讀者多元化的信息需求。館員通過繼續教育、在崗培訓、專業閱讀、課題研究等方式,提升學歷、能力、職稱等,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館員只有不斷堅持學習新知識,創新思路,運用新方法、新技術,才能為用戶開展深層次的知識信息服務。同時,圖書館可以通過舉辦業務知識競賽,以物質獎勵與精神獎勵相結合的方式,調動館員學習的積極性。
(二)學術講座與業務交流
圖書館每學期應邀請圖書館學專家和信息技術專業人才等,舉辦學術講座,與館員進行業務學習與交流;組織館員到技術先進的圖書館進行參觀學習,交流工作經驗;還應鼓勵館員積極參加各種學術研討會及科研項目的申報,撰寫論文。館員通過學習、交流、研究等方式,不斷提高自身的科研能力和學術水平。
(三)實行競聘崗位制度及建立定期考核制度
圖書館要做好館員的培訓計劃和職業規劃,在同一性質的崗位上工作滿三年的館員,必須進行輪崗,降低館員的職業倦怠感。為促進館員全面發展,對館員的職業精神進行科學考評,重點對專業人員進行考核,每年通過述職的方式進行考核,并將館員的聘任、工作成績與年度考核、獎金、職稱評定等職工福利待遇掛鉤,按照實際工作水平和工作成績給予物質獎勵。同時,注重精神獎勵,制定公平合理的激勵機制和評價標準,調動館員工作的積極性。
高校圖書館是學校的文獻信息中心,是為教學和科研提供服務的學術性機構,也是校園文化傳播的重要陣地。而圖書館員是聯系圖書館與讀者的橋梁和紐帶,館員的專業能力和素質的高低直接影響圖書館讀者服務工作的順利開展。館員必須樹立良好的職業道德,通過不斷學習和研究,不斷提升專業素質和業務水平,努力成為智慧型的知識信息館員,以最大限度地滿足用戶的知識需求,才能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和職業愿景,促進圖書館事業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百度百科.全媒體[EB/OL].http://baike./baidu.com/view/1491255.htm,2014-05-08.
[2]呂曉吾.構建全媒體圖書館[J].新世紀圖書館,2011,(7):46.
[3]侯明艷.智慧圖書館環境下高校館員的角色轉變[J].現代情報,2015,(5):165-167.
[4]馮永財.高校圖書館館員專業化發展思考與探索[J].陜西學前師范學院學報,2015,(6):17-19.
作者簡介:
馬群燕(1975-),女,漢族,湖北浠水人,本科。現供職于武漢東湖學院圖書館,館員,研究方向:讀者服務。